- 脱细胞猪角膜角膜移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13年
- 总结了13例脱细胞猪角膜角膜移植患者心理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患者在围手术期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回避等负性心理。认为对脱细胞猪角膜角膜移植患者心理疏导,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 王顺清孙成淑张小兰
- 关键词:角膜移植心理护理
- 近视角膜屈光手术后睑板腺功能障碍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18岁。因“双眼近视激光矫正术后1个月,双眼发红、刺痛、畏光2周”就诊。1个月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近视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规格:5 m L,0.1%,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规格:5 g,20%,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
- 孙成淑覃玲王琳
-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干眼情况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干眼相关的临床变化,评价其眼表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09/10拟行ICL植入手术矫正近视的患者50例5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和角膜染色评分(Oxford法)、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Ⅰ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检查。结果:OSDI问卷评分在术后1wk,1mo时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3mo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染色评分在术后3mo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mo与术后1wk比较有差异(χ^(2)=5.267,P=0.022)。角膜染色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和OSDI问卷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s>0,P<0.05)。TBUT在术后1wk及1mo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mo恢复至术前水平。SⅠt和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在术后各个时间点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ICL植入术后早期会影响患者眼表泪膜的稳定性,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相关症状,OSDI问卷评分可以评价其主观不适症状。但到术后3mo,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染色阳性评分越高的患者,干眼相关症状越明显。
- 缪娜邓应平张小兰王顺清孙成淑邱乐梅龚芮马可
- 关键词:干眼
-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比较目前主流的3种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探讨最佳角膜屈光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amellar extraction,SMILE)(40例,80只眼)、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36例,72只眼)、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42例,84只眼)的118例患者(236只眼)的病历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眼表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和眼红指数;进行SchimerⅠ试验检测泪液分泌;采用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中央角膜知觉。观察分析3种手术方式组各观察时间点测量指标差异。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周泪膜破裂时间均下降(P<0.05),SMILE组[9.643±4.751)s]较其他2组[FS-LASIK组(8.172±4.300)s、SBK组(7.612±3.691)s]更长(P<0.05),SMILE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较术前仍下降(P<0.05)。术后1周和1个月,3组泪河高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FS-LASIK组术后1周时除外(P>0.05),SBK组术后1周下降最明显。3组各观察时间点眼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和1个月中央角膜知觉均下降(P<0.05),SBK组下降最为显著。3组各观察时间点泪液分泌无变化(P>0.05)。结论 SMILE手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最小,其次为FS-LASIK,最大为SBK。
- 张颖邱乐梅王顺清张小兰孙成淑马可
- 关键词:角膜知觉
- 圆锥角膜与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了解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规律.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法选择圆锥角膜50眼和年龄相匹配的预行LASIK手术的50眼;测量LASIK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并与圆锥角膜患者相应的角膜参数进行比较.对LASIK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数据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各时间点差异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2组之间的差异行u检验.结果 LASIK术前CH[(10.25±2.44)mmHg]及CRF[(10.97±2.33)mmHg]明显高于术后1周[(7.84±1.25)mmHg、(7.47±1.13) mmHg]及术后6个月[(8.33±1.16)mmHg、(8.18±1.3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角膜生物力学值较术后1周时有回升;圆锥角膜患者的CH[(7.19±1.35)mmHg]、CRF[(7.15±1.46)mmHg]与LASIK患者术后1周角膜CH、CR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05,P<0.01).结论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CH、CRF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提示早期角膜保护的重要性.
- 吴东芳邓应平张小兰邱乐梅王顺清孙成淑
- 关键词:生物力学圆锥角膜
- 标准作业流程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护理流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总结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护理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此类手术护理中引入了标准作业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并通过它对屈光手术护理的步骤和环节进行流程优化、改进和标准化再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护理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认为采用标准作业流程规范和优化准分子角膜屈光手术护理流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染风险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 孙成淑张小兰王顺清邓应平
- 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护理流程
- CASIA 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厚度的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比较扫频CASIA 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两种仪器测量正常人角膜顶点厚度(CCT)和最薄点角膜厚度(TCT)结果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近视患者34例,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对受检者右眼进行测量,先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再使用SS-1000 OCT重复测量角膜厚度。配对t检验及Bland-Altman用于评估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的角膜顶点及角膜最薄点的一致性。结果:SS-1000 OCT及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CCT的角膜顶点均值分别为517.62±25.29、518.47±27.23μm。SS-1000 OCT及Sirius眼前节分析仪CCT的角膜最薄点均值分别为513.53±25.06、515.32±26.69μm。两者角膜顶点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角膜最薄点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设备测量的角膜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9、0.965,均P<0.05)。做Bland-Altman分析,角膜顶点厚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4.22μm,12.52μm),角膜最薄点厚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5.61μm,12.03μm),4%(3/68)的点在95%一致性的界限外,但角膜最薄点的一致性差异更大。结论:SS-1000 OCT测量C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相互替代。
- 孙成淑张小兰黄永志
- 关键词:眼前节分析仪
- LENSTAR LS900与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对前房深度测量的对比分析
- 2013年
- 目的比较LENSTARLS900与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术前前房深度(ACD)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日-12月10日对29例(58只眼)进行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8~40岁,平均21.5岁,分别采用LENSTARLS900和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测量ACD。采用配对t检验、直线回归分析比较检查结果的差异和两种设备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运用Bland-Altman法对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评价。结果LENSTARLS900测量的ACD平均值为(3.78士0.26)mm,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测量的ACD平均值为(3.844-0.23)nlnl,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分析显示两者有较高的相关性(r=0.960,P〈O.05);两种仪器测量ACD的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95%一致性界限为(0.089mm,O.211mm),在一致性界限范围内。结论LENSTARLS900与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互相替代,都可作为临床ACD测量的工具。
- 张小兰孙成淑王顺清王琳
- 关键词:前房深度LENSTAR一致性
- 高度近视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调节功能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30例(30眼),年龄为22—30岁,平均(25.2±1.3)岁。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的单眼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和单眼调节灵敏度,收集数据并将不同观察时间点的各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单眼调节幅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相比.单眼调节幅度增加(F=57.909,P〈0.05)。单眼调节灵敏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相比.单眼调节灵敏度增加(B18.663.P〈0.05)。正负相对调节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C—ICL的植入不会对调节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术后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以及单眼调节灵敏度有所增加,对正负相对调节无明显影响。
- 马可王琳邱乐梅张小兰王顺清孙成淑邓应平
-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视退行性
-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中负压吸引圆环与椭圆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手术中运用负压吸引圆环与椭圆环对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视激光中心行SBK患者51例(102眼),在制作角膜瓣时,分别采用圆环和椭圆环,其中圆环组23例,椭圆环组25例。另外3例左右眼分别使用圆环与椭圆环,圆环眼纳入圆环组,椭圆环眼纳入椭圆环组。Orbscan11角膜地形图检查患者术前、术后水平及垂直方向角膜曲率,并计算患者术前、术后散光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周,圆环组角膜散光值为(-0.84±0.71)D,椭圆环组角膜散光值为(-0.90±0.54)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术中矫正散光值的影响,术前与术后1周角膜散光值差值椭圆环组为(0.58±0.77)D,圆环组为(0.57±0.76)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游离瓣、不全瓣、纽扣瓣等角膜瓣并发症,术后角膜愈合过程也未出现层间异物、瓣溶解、感染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结论相对传统负压吸引圆环来说,SBK手术中负压吸引椭圆环不会引起角膜散光值增加或降低。
- 张轶邓应平唐敏黄晓旭王琳邱乐梅孙成淑张小兰
-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激光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