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帼显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多晶金刚石
  • 3篇金刚石
  • 3篇合金
  • 3篇刚石
  • 2篇细粒
  • 2篇金属
  • 2篇金属玻璃
  • 2篇PD
  • 1篇多晶
  • 1篇凝聚相
  • 1篇钻进
  • 1篇金刚石多晶体
  • 1篇金属合金
  • 1篇机械合金化
  • 1篇光洁度
  • 1篇贵金属合金
  • 1篇过冷
  • 1篇合金化
  • 1篇NI
  • 1篇玻璃形成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孙帼显
  • 3篇池用谦
  • 3篇沈主同
  • 2篇王文魁
  • 2篇许应凡
  • 2篇张青哲
  • 1篇严志华
  • 1篇徐小平
  • 1篇白海洋
  • 1篇王文君
  • 1篇秦志成
  • 1篇陈佳圭
  • 1篇陈红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2篇1990
  • 1篇1989
  • 3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复合掺杂烧结多晶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下复合掺杂烧结多晶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按金刚石所处工作条件,根据特征方程选择掺杂物和掺杂方式,采用高压高温复合掺杂方法使细粒、特别是微米级金刚石原料形成优质大颗粒多晶金刚石,其显微组织整体均匀致密...
沈主同孙帼显池用谦张青哲
文献传递
机械合金化与材料开发
1990年
INCO公司Benjamin于1970年首先提出了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取弥散强化型合金粉末。这种方法,在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不仅用于通常的微粉加工,而且扩大到非晶形成及纳米级超细结构材料的研究领域,成为一种前途广阔的新材料制备技术。顾名思义,机械合金化是靠球磨装置将粗颗粒粒子破碎、粘着等机械作用,达到合金化目的。
孙帼显严志华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
无容器过程中Pd-Ni-P系合金的过冷及金属玻璃形成被引量:11
1990年
在1.2m落管中对Pd_(43.5)Ni_(43.5)P_(13)和Pd_(40)Ni_(40)P_(20)合金进行了无容器过冷实验。通过在落管中充以不同的惰性气体,从而调节过冷液滴的散热条件,研究了冷却速率对于Pd_(40)Ni_(40)P_(20)合金的玻璃形成、晶体成核和长大的影响。确定了在落管中形成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此外,液滴下落以前的初始温度也与玻璃形成、晶体的成核和长大有密切联系。
许应凡孙帼显陈红王文魁
关键词:合金过冷金属玻璃
一种粗颗粒高强度烧结多晶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颗粒高强度烧结多晶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按预定要求的粒度和强度选用特制基体,使细粒金刚石原料在高压高温下形成一种粗颗粒高强度多晶金刚石,其显微组织致密,颗粒间界面结合牢固。适于镶制成钻进工具如钻头和切...
沈主同池用谦孙帼显张青哲王文君
文献传递
Pd_(40.5)Ni_(40.5)P_(19)合金的无容器凝固及其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被引量:11
1989年
熔态Pd_(40.5)Ni_(40.5)P_(19),合金在1.2落管中被分散成液滴,并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凝固.由于实验是在纯净的氦气氛下的无容器环境中进行,因而消除了由于表面氧化层的存在以及由于液态合金与容器壁的接触所造成的非均匀成核,得到了迄今尺寸最大的直径2mm的规则金属玻璃球体.
王文魁秦志成许应凡孙帼显徐小平白海洋金作文刘培铭陈佳圭
关键词:贵金属合金金属玻璃
金刚石烧结体系中的界面结合问题的WL1型多晶金刚石
沈主同孙帼显池用谦
关键词:金刚石金刚石多晶体凝聚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