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冰

作品数:120 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3篇火箭
  • 37篇火箭发动机
  • 20篇数值模拟
  • 20篇值模拟
  • 18篇液体火箭
  • 18篇液体火箭发动...
  • 18篇有限元
  • 16篇推进剂
  • 16篇推力
  • 16篇推力室
  • 14篇传热
  • 12篇仿真
  • 11篇数值仿真
  • 10篇烧蚀
  • 10篇气膜
  • 10篇热防护
  • 10篇固体火箭
  • 10篇冲压发动机
  • 9篇固体火箭发动...
  • 8篇气膜冷却

机构

  • 120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北京宇航系统...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北京航天动力...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燃气涡轮...
  • 1篇中国空空导弹...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航天精密...
  • 1篇北京机电工程...

作者

  • 120篇孙冰
  • 21篇郑力铭
  • 16篇张建伟
  • 10篇方杰
  • 9篇蔡国飙
  • 8篇康玉东
  • 8篇张涛
  • 7篇魏鑫
  • 6篇职世君
  • 6篇张佳
  • 6篇王太平
  • 4篇王岳武
  • 4篇李露
  • 4篇马朝利
  • 4篇吴大方
  • 4篇刘迪
  • 4篇潘兵
  • 4篇张杰
  • 3篇金平
  • 3篇孙菊芳

传媒

  • 30篇航空动力学报
  • 19篇推进技术
  • 8篇宇航学报
  • 7篇火箭推进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导弹与航天运...
  • 2篇上海航天
  • 2篇载人航天
  • 2篇中国宇航学会...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强度与环境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2010年全...
  • 1篇中国航天第三...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 1篇第七届发动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膜冷却结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其气膜冷却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膜冷却结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其气膜冷却试验方法,涉及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气膜冷却结构包括基体部和气膜喷射部,基体部上设置有气膜介质入口,气膜喷射部上设置有环形的气膜集合器,气膜集合器的圆周上设置有排气...
孙冰王太平刘迪向纪鑫
一种基于变刚度原理的新型隔振器设计被引量:6
1999年
根据变刚度原理,吸收橡胶隔振器高阻尼和金属弹簧隔振器高承载力的优点,采用新型材料,设计了一种由特形弹性元件以及弹性阻尼限幅装置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隔振器.该隔振器承受载荷能力大、压缩量小、阻尼大,并且散热快、寿命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振器可以较好地隔离振动,并且隔振性能稳定.
孙冰聂景旭
关键词:隔振器有限元变刚度金属橡胶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表面热结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表面的热环境,考虑采用结构防热来实现进气道表面的有效热防护.对进气道表面进行了隔热网结构和瓦楞结构两种方案的热结构设计,并分别对两种方案设计的热防护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作时间内两种热结构设计都满足工作在材料许用温度范围内的要求,可以实现有效热防护.并在计算结果基础上,对两种方案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瓦楞结构的防热效果更佳.
魏鑫孙冰郑力铭张杰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热结构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将层板式大高宽比、薄壁、弹性冷却内衬等新技术采用到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设计上,结合全流量发动机工作特点,建立了冷却通道准一维换热和二维数学模型,得到了推力室轴向热参数分布和危险截面冷却通道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出了采用推力室再生冷却新技术相对于传统模式可以较大地降低推力室喉部内壁温、内衬最大等效应力和冷却压降,从而提高推力室寿命及发动机性能的结论,并初步设计出大推力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
汪小卫金平孙冰
燃气非平衡流再生冷却流动传热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11年
为准确预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再生冷却换热状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燃气、推力室壁和超临界气氢进行三维流动和换热耦合计算。采用6组分9步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燃气的非平衡化学反应,采用DO模型计算燃气辐射换热,考虑超临界气氢物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获得了室壁温度场、燃气及冷却剂流场。结果表明,Redlich-Kwong方程、Peng-Robinson方程、Lucas法、TRAPP法能分别准确计算超临界氢的密度、定压比热容、粘度、导热系数,采用燃气非平衡流计算所得流场值更符合实际情况。
康玉东孙冰
关键词:化学非平衡流传热数值仿真
液膜再生复合冷却中液膜传热特性被引量:9
2011年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液膜再生复合冷却进行了算法研究.综合考虑了发动机内部化学反应、蒸发、卷吸、对流、导热、辐射等因素,将冷却液膜分为显热区、潜热区及气膜区三个区域进行了计算.推导了液膜长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液膜再生复合冷却效率及各因素对液膜传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①液膜入口质量流量越大,液膜区长度越长,冷却效率越高,复合冷却效率可维持在0.57以上.②高温燃烧室内膜的液体段长度很短,在液膜存在区域内冷却效率高达0.9.③液膜消失后,头部冷却液膜的设计仍对室壁起了很好的冷却保护作用,低温边区一直延伸至出口.④液膜吸收的显热和液膜蒸发吸收的热量及高温燃气与膜间的对流在液膜区内起了主要作用,而卷吸造成的质量损失及传热不可忽略.
杨薇孙冰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热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通道温度分层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研究冷却剂温度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应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冷却剂为气氢,考虑其物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得结果表明:冷却剂在非流动方向会出现温度分层现象,随着冷却剂的不断受热,温度分层现象越明显,由于喉部二次流加强了冷却剂间的混合,在喉部区域温度分层被减弱,温度分层对冷却剂温升及压降影响较小,严重影响气壁温度的估算.
康玉东孙冰高翔宇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变物性温度分层
基于非协调单元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热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用巴兹公式和发动机的热力计算数据,得到了推力室内的燃气壁面对流传热系数和燃气温度的分布,并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推力室的温度场.在温度场计算基础上,采用Wilson非协调单元,对推力室的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其中位移函数采用二阶形式,将计算精度提高到二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单元,Wilson非协调单元在计算结构比较复杂,温度梯度比较大的结构时,精度比较高,结果合理.
张建伟孙冰郑力铭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温度场应力场
气壁镀镍和冷却剂入口对再生冷却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考虑冷却剂入口模型及气壁镀镍,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和冷却剂进行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燃气侧对流及辐射换热,冷却剂为甲烷,考虑其物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得结果表明:冷却剂入口二次流及突扩流场的叠加,使局部压力损失变大,影响进口下游较大区域流动传热状况;气壁镀镍能提高气壁的耐高温性,降低气壁锆铜的温度.
康玉东孙冰
关键词:镀镍换热数值模拟
传热与热防护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探究
传热与热防护是宇航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科理论核心课,对未来宇航推进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储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传热与热防护教学课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建设、教材建设、线上课程...
朱浩袁军娅翁慧焱朱定强孙冰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核心课程建设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