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容
- 作品数:43 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专用试管
- 一种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专用试管,包括试管和试管盖,试管盖可拆卸式固定于试管的管口上,所述试管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试管盖上开有凹槽,凹槽的中心处开有操作洞口,操作洞口中嵌入有圆锥形密封套,密封套由连接圆环套和固定于连接圆...
- 严湘红喻容汤泽军
- 文献传递
- 22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分型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湖南地区结核培养阳性样本3157例,再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然后用基因芯片将其进一步分型,采用绝度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湖南地区3157株结核阳性样本中非结核分支杆菌占225株(7.1%),其中鸟分支杆菌63株(28%)、胞内分支杆菌90株(40%)、偶然分支杆菌9株(4%)、龟或脓肿分支杆菌54株(24%)、戈登分支杆菌3株(1.33%)、瘰疬分支杆菌3株(1.33%)、堪萨斯分支杆菌3株(1.33%)。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高度耐药。结论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7.1%,以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和龟或脓肿分支杆菌为主,其对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
- 齐志强向延根唐爱国石国民喻容
- 关键词: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
- 青蒿琥酯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抗菌活性研究
- 目的了解青蒿琥酯(artesunate,ASN)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作用,以期为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保存的菌株经绝对浓度法确认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32例,根据实验设计,分...
- 马小华晏国威石国民潘建华喻容向延根
- 关键词:青蒿琥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结核病
- 文献传递
- 药物外排泵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2017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5年的3.0%和2.9%上升到了2017年的20.9%和24.0%[1]。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不断增多给临床用药带来诸多挑战。该菌的耐药机制有很多,包括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孔蛋白丢失导致的细菌外膜渗透性改变、主动外排系统表达活跃、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药物靶点的突变等[2]。
- 晏国威向延根马小华潘建华喻容石国民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外排泵
- 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和异烟肼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结核病仍然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利福平和异烟肼作为抗结核一线药物应用较为广泛,由于对其使用不当,导致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的作用靶位和相关的突变基因上。异烟肼耐药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主要与katG、inhA、kasA、oxyR、ndh等多种基因突变相关;而利福平主要由rpoB基因突变导致耐药,本文将对近年来与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的突变基因作一简要综述。
- 邓叶华向延根马小华范任华石国民喻容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利福平异烟肼
- 日本血吸虫反复感染及多次治疗鼠诱生抗攻击感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小鼠受日本血吸虫(Sj)反复感染与用吡喹酮或青蒿琥酯多次治疗后诱生的抗攻击感染保护力。方法反复感染与多次治疗试验:设A、B两组昆明鼠,分第1、2、6周感染Sj尾蚴。A组在第1和2次感染后15min经腹部皮肤涂抹吡喹酮,并在第1和2周灌服青蒿琥酯。B组仅在第1和2周灌服青蒿琥酯。第8周两组鼠均灌服吡喹酮,第9周每组剖杀1半小鼠,观察虫荷、检测特异抗体和体外杀童虫试验。抗攻击感染试验:以反复感染与多次治疗两组为实验鼠,对照组用正常鼠,在前述试验第10周,对三组鼠攻击感染Sj尾蚴。感染后第7周解剖冲虫,观察虫荷。结果反复感染与多次治疗鼠:在A组中,未发现虫体,在B组中,发现1条虫;特异性抗体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鼠血清对童虫具有明显杀伤作用。抗攻击感染试验:与对照组比,两组实验鼠的减虫率均为33.36%,肝卵减少率分别为24.03%和56.46%。结论反复感染和多次治疗鼠模型可诱生部分抗攻击感染的保护力。
- 喻容蔡力汀龚燕飞张祖萍曾庆仁沈杰林雪迟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预防服药抗体水平保护性免疫
- 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不同发育时点的生长速度与蛋白组分差异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观察日本血吸虫发育中虫体在不同时点的生长速度和蛋白组分差异。方法选择昆明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收集感染前和感染后第8、12、16、20、24和28d虫体;用MoticBA400病理图像处理系统及3.2分析软件采集虫体图象作形态观察和大小测量(包括水平面积、周长、长与宽);用SDS-PAGE平行分离各时点虫体蛋白,用图像分析软件QuantityOne4.4比较分析其区带差异。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昆明鼠后,发育中虫体在不同时点的生长速度不均衡,第8~12天的生长速度为最快,其他依次为12~16d、16~20d、20~24d、0~8d和24~28d的虫体;同一时点虫体间发育的个体差异也大,以12d后虫体较为明显。电泳分析7个不同时点的虫体蛋白区带显示:区带数在0、8、12、16、20、24和28d虫体中分别为27、30、33、32、31、36和29条,其中多数为相同分子量蛋白区带,但有些在蛋白表达量上有明显差异;各时点虫体特异性区带在0、8、12~24d和28d虫体中分别为7、4、8、3条,虫体特异性区带多为低表达量的条带。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在小鼠体内的不同发育时点间存在着生长速度和蛋白组分的差异,其中以8~12d时段的虫体发育最快,两者间蛋白组分差异也较明显。
- 方会龙曾庆仁喻容曾铁兵杨胜辉刘彦李艳琴蔡力汀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组分
- 运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蛋白组分差异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应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阐明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蛋白组分的差异。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人工感染昆明鼠,分别收集感染前和感染后第8、12、16、20、24天和第28天虫体,用SDS-PAGE平行分离各时点虫体蛋白,用图像分析软件Quantity One4.4比较分析其区带差异。结果图像分析软件Quantity One4.4分析7个不同时点的虫体蛋白区带显示:区带数在0、8、12、16、20、24d和28d虫体中分别为27、30、33、32、31、36条和29条,各时点虫体特异性区带在0、8、12~24d和28d虫体中分别为7、4、8、3条,虫体特异性区带多为低表达量的条带。结论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能够快速获得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蛋白泳道条带的分析图形,自动计算出蛋白区带数、区带光密度值大小和分子量。
- 方会龙曾庆仁王俊杰曾铁兵喻容杨胜辉刘碧源刘彦蔡力汀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组分
- 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日本血吸虫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日本血吸虫(Sj)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双嗜性逆转录病毒rRam-1受体同源性分布、结构与功能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培养细胞,经PCR和RT-PCR检测感染细胞目的基因(E77.43)的整合与表达。结果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推断,Sj细胞膜上存在的SjCHGC09605和SjCHGC05362两种蛋白为非分泌性跨膜蛋白,可能具有细胞膜离子转运通道或受体蛋白的功能及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的膜受体样作用,可能参与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和穿入过程;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培养细胞后,用PCR及RT-PCR检测到目的基因整合与表达,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330 bp,与理论值相符。结论用载有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细胞获得成功,推测SjCHGC09605和SjCHGC05362两种与rRam-1受体同源的蛋白可能是Sj感染过程中起作用的分子。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永生化基因到Sj细胞提供了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
- 杨胜辉秦志强曾庆仁曾铁兵刘彦刘碧源蔡力汀喻容张顺科兰玲梅
- 关键词:培养细胞
- 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及菌种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型以及分枝杆菌菌种基因型,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和基因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菌种分型基因芯片技术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acer oligonucleo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临床标本分离菌株137株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应用绝对浓度法进行利福平和异烟肼药物敏感性检测。并进一步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耐药、异烟肼耐药、敏感株)应用耐药基因芯片技术对rpoB、katG、inhA基因的野生型位点及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即rpoB基因中1个或多个位点的碱基突变为利福平耐药,katG、inhA基因任何基因中的1个或多个位点的碱基突变为异烟肼耐药。Spoligotyping法和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比较应用Kappa检验,绝对浓度法和基因芯片法药物敏感性比较采用χ^2检验和Kappa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对利福平敏感和异烟肼敏感的菌株45株,耐药基因芯片法检测鉴定为敏感株、即野生型的rpB基因42株,符合率为93.3%(42/45)(不符合的1株为511TC突变,1株为531C-T突变,1株为515A—T突变);hatG基因45株,符合率为100.0%(45/45);inhA基因43株,符合率为95.6%(43/45)(不符合的2株为inhA-15C-T突变)。(2)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对利福平轻度耐药的耐药菌株18株,耐药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为rpoB基因突变型的16株,符合率为88.9%(16/18),且与531、516、526、511位点突变相关。对利福平高度耐药的耐药菌株19株,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全部鉴定为咖B基因突变型,符合率为100.0%(19/19),且与531、516、526、511位点突变相关。(3)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对异烟肼轻度耐药的�
- 石国民喻容彭雪峰石燕聂英齐志强陈拥军向延根刘忠泉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寡核苷酸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