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蓉蓉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提升术
  • 2篇面部
  • 2篇还原型谷胱甘...
  • 2篇黄褐斑
  • 2篇氨甲环酸
  • 2篇SMAS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测量
  • 1篇脂肪垫
  • 1篇三维CT
  • 1篇年轻女性
  • 1篇女性
  • 1篇皮瓣
  • 1篇皮肤
  • 1篇颧脂肪垫
  • 1篇重提
  • 1篇颌面
  • 1篇联合皮瓣
  • 1篇颅颌
  • 1篇颅颌面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11...

作者

  • 5篇周蓉蓉
  • 3篇吴近芳
  • 2篇陆海山
  • 2篇陈智勇
  • 2篇夏东胜
  • 2篇郭剑
  • 2篇甘精兵
  • 2篇何冬梅
  • 2篇赵启明
  • 1篇刘淼
  • 1篇赵启明

传媒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耳前区SMAS荷包收紧的颧脂肪垫悬吊联合皮瓣递进减张行面中下部提升术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面中下部提升的方法。方法:采用发际缘-耳前-耳垂下-耳后切口,在SMAS筋膜浅层广泛分离面部皮瓣。范围:由切口向前至外眦、颧骨、鼻唇沟外上0.5cm,向下至下颌缘下2横指,充分显露颧脂肪垫上外缘...
夏东胜何冬梅周蓉蓉
关键词:面部提升SMAS颧脂肪垫皮瓣
文献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黄褐斑患者使用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口服治疗,时间2-6个月,平均3.9个月。观察服药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随访152...
陆海山郭剑陈智勇赵启明甘精兵周蓉蓉吴近芳
文献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黄褐斑患者使用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口服治疗,时间2-6个月,平均3.9个月。观察服药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随访152...
陆海山郭剑陈智勇赵启明甘精兵周蓉蓉吴近芳
文献传递
三重提紧法行面中下部提升术
目的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中下面部提升技术。方法采用发际缘-绕鬓角-至耳前-绕耳垂-至耳后乳突区皮肤切口,在局麻下进行广泛的皮下分离后,再分别进行'SMAS荷包收紧、颧脂肪垫提升复位、皮肤递进减张-重建'支持韧带粘着点''...
夏东胜何冬梅周蓉蓉吴近芳
关键词:除皱术面部老化SMAS
文献传递
现代汉族年轻女性“倒三角脸”与“方脸”下面部颅颌面软硬组织三维CT的测量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现代汉族年轻女性"倒三角脸"与"方脸"下面部颅颌面软硬组织量化标准及相互关系,为下面部轮廓改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15例现代汉族年轻女性下面部软硬组织形态学指标(倒三角脸7例,方脸8例),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种脸型在下面部软硬组织上的区别。结果:1两种脸型下面宽、下面高、咬肌厚度、中面宽/下面宽、下面宽/下面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下面宽与咬肌厚度正相关,与下颌角角度负相关;下面高与下颌角角度正相关,与咬肌厚度负相关;下颌角角度与咬肌厚度负相关;3下面部软硬组织测量项目左右对称性较好,差异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方脸与倒三角脸下面部软硬组织差异较大,横向差异以咬肌厚度差异为主,纵向以下面高差异为主。多数人通过肉毒素瘦咬肌结合隆颏术,可缩窄下面宽、延长下面高,使方脸向倒三角脸转变。该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高,效果显著。
周蓉蓉赵启明刘淼
关键词:形态学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