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恩年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铬酸
  • 3篇铬酸钠
  • 2篇热力学
  • 2篇重铬酸钠
  • 1篇液相
  • 1篇碳化
  • 1篇碳化法
  • 1篇热力学模型
  • 1篇固液
  • 1篇红矾钠
  • 1篇反应器
  • 1篇反应物
  • 1篇反应物料
  • 1篇釜式
  • 1篇釜式反应器
  • 1篇PE
  • 1篇CO
  • 1篇CR
  • 1篇NG-
  • 1篇NA_2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过...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天健兴业...
  • 1篇四川安县银河...

作者

  • 4篇齐涛
  • 4篇周恩年
  • 4篇余志辉
  • 4篇曲景奎
  • 2篇韩晓英
  • 1篇郭强
  • 1篇魏广叶
  • 1篇范静斐
  • 1篇宋静

传媒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单釜实现连续碳化制备红矾钠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釜实现连续碳化制备红矾钠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预碳化除杂后的铬酸钠中性液送入带有多级梯度挡板的带压反应釜内,进行连续多级碳化后,将固液分离后的液相经冷却结晶,得到红矾钠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制备红矾钠...
曲景奎周恩年余志辉齐涛范静斐魏广叶郭强宋静
文献传递
碳化法制备重铬酸钠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在2L高压反应釜内,通过测定平衡时总Cr^(6+)浓度及Cr2O7^(2-)浓度,研究了反应温度、CO_2压力、搅拌转速、碳化反应时间及Na2CrO4料液浓度对碳化法生产Na2Cr2O7工艺中一次碳化率的影响及一次碳化率、总Cr6+浓度对Na2CrO4二次碳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CO_2压强1.2MPa、搅拌速度800r/min、反应时间2h及料液浓度4.17mol/L时,一次碳化率可达70%;一次碳化率为60%及总Cr6+浓度为5mol/L时,二次碳化率可达95%.
曲景奎周恩年郭为余志辉齐涛
关键词:铬酸钠重铬酸钠
CO_2在Na_2Cr_2O_7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模型(英文)
2012年
为研究重铬酸钠(Na2Cr2O7)对CO2溶解的影响,本文在带有搅拌的气液相高压平衡釜内,采用静态法测定了温度在313.2-333.2K,压力在0.1-1.9MPa范围内,重铬酸钠浓度分别为0、0.361、0.650、0.901mol.kg-1时,CO2在Na2Cr2O7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1)Na2Cr2O7对CO2的溶解有盐析效应;(2)CO2在Na2Cr2O7溶液中的溶解符合亨利定律,并且CO2溶解度是温度和Na2Cr2O7浓度的函数,且用改进的Setschenow方程和Peng-Robinson-Pitzer(PR-Pitzer)方程拟合了在此温度、压力及重铬酸钠浓度范围内的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并且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24%和3.32%.
周恩年余志辉曲景奎齐涛韩晓英张国庆
关键词:热力学模型
铬酸钠碳化生产重铬酸钠工艺的热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铬酸钠碳化生产重铬酸钠工艺是高压反应,且泄压后会发生强烈的逆反应,因此实际反应过程的机理及受控条件的影响状况难以用实验来测定。OLI使用非常先进的热力学和数学模型来预测化学体系平衡过程的性质,并且利用OLI预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已成为工业预测标准。本文应用OLI-Analyzer对铬酸钠碳化生产重铬酸钠工艺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包括一次碳化、二次碳化、碳酸氢钠分离以及碳酸氢钠湿法分解。探索压力、温度、浓度等因素对碳化工艺各平衡过程的影响。从热力学的角度确定了各平衡过程的最佳条件,为实际工业应用提供指导意义。经过模拟得出各平衡过程的最佳条件为:(1)一次碳化:温度为40℃,压力为1MPa,铬酸钠初始浓度10mol/kg;(2)二次碳化:温度为40℃,压力为1MPa,预碳化率66.7%;(3)碳化液中碳酸氢钠分离:温度为40℃,压力为1MPa,铬酸钠初始浓度10mol/kg;(4)碳酸氢钠湿法分解:温度为7℃,压力为0.001MPa,此时分解率98.89%。
韩晓英余志辉曲景奎齐涛周恩年
关键词:热力学铬酸钠重铬酸钠碳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