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介铭

作品数:129 被引量:1,425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经济管理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农业科学
  • 4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2篇土地利用
  • 16篇城乡
  • 15篇农村
  • 15篇耕地
  • 14篇遥感
  • 12篇生态
  • 12篇建设用地
  • 12篇GIS
  • 10篇城市
  • 8篇生态系统
  • 8篇土地利用变化
  • 8篇长江
  • 8篇长江上游
  • 8篇城乡建设
  • 8篇城乡建设用地
  • 7篇基于GIS
  • 7篇集约利用
  • 6篇城市土地
  • 5篇地价
  • 5篇土地管理

机构

  • 120篇四川师范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西南财经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国务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四川音乐学院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四川省水利厅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遂宁市林业局
  • 1篇成都市教育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成都市环境保...

作者

  • 122篇周介铭
  • 47篇任平
  • 30篇彭文甫
  • 29篇杨存建
  • 16篇蒋贵国
  • 15篇何伟
  • 15篇赵景峰
  • 13篇程武学
  • 12篇罗怀良
  • 12篇潘洪义
  • 7篇洪步庭
  • 6篇张果
  • 6篇王广杰
  • 6篇徐新良
  • 6篇吴涛
  • 4篇周万村
  • 4篇林先成
  • 3篇樊淑云
  • 3篇何政伟
  • 3篇许辉熙

传媒

  • 28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测绘科学
  • 2篇调研世界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农村经济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技术与市场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8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2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
周介铭任平姚树荣杜伟何伟蒋贵国彭建辉赵东新潘洪义程武学王凤霞
该课题研究任务来源于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08ZR0098)。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关键词:
关键词:五个统筹灾后重建
基于波段辐射变化向量的四川省翠屏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翠屏区植被的动态变化状况,为区域植被变化提供监测方法。【方法】利用1988、2000和2009年3个年份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采用波段辐射变化向量与影像叠加分析和知识分类对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不受地形阴影影响的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可有效分析植被覆盖变化;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覆盖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高密度植被面积有所增加;1988-2009年改善的植被区域与破坏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但改善的植被区域面积较大,整个区域表现为植被有所改善。将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值的不同等级赋予不同植被生长区域,从中反映了近22年来翠屏区植被生长趋势较好。此外,将植被动态变化与植被生长图叠加耦合分类得到了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动态生长变化特征图谱。【结论】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覆盖发生明显变化,虽然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高密度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改善与退化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因此,应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维持植被覆盖的良好趋势。
高国林王石英杨存建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赵景峰蒋容倪静
关键词:知识分类
基于遥感与产能核算成都市农用地承载力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以ERDAS9.2为遥感平台对1992和2002年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将土地利用变化结果与产能核算成果统一转入ARCGIS10.0平台,得出两期不同层次农用地生产能力变化,并结合土地人口承载力运算模型得出两期不同层次下承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从数量和质量上看,研究期间农用地数量大量减少,生产能力降低。②从空间上看,农用地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武侯区、锦江区、高新区,占总面积的66.27%。③基于产能核算的3个层次的农用地承载力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潘洪义蒋贵国何伟周介铭
关键词:遥感产能核算农用地承载力
基于遥感影像的2005~2010年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首先对成都市CBERS和TM影像进行前期处理,包括几何校正、影像镶嵌、影像配准;之后用像素级的影像融合方法对CBERS影像和TM影像进行融合。对成都市2005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后,对2期影像的土地利用地类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并从自然、人口、政策、经济等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程武学周介铭杨存建任平卢洲
关键词: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驱动力
石棉县林业信息化及其应用研究
杨存建周介铭陈军许辉熙双志云
该研究基于ARCGIS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林业信息化与服务示范应用系统。利用VC开发了基于知识发现的林相图专题信息提取模块,并用于从林相图中提取森林资源小班的空间数据。开发了等高线自动、半自动提取模块,并用于从地形图中提取等...
关键词:
关键词:林相图
我国“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理论矛盾与现实困境被引量:12
2012年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支柱,"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是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其实施和执行的严格程度应该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本文研究发现,其执行和实施效果与既定目标有很大偏差:(1)逻辑矛盾使得"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面临理论难题;(2)现实效果验证"两个最严格制度"远未达到预定目标,耕地数量质量堪忧,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并未根本落实;建设用地规模扩张与效益低下并存,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受到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之间的理论矛盾及其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了"以静制动"的破解路径和政策思路。
任平吴芬娜周介铭
关键词:耕地保护
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对四川省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计算,结果显示四川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日趋明显,其总体差异有逐年扩大趋势.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性和区域类型划分,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任平周介铭
关键词:聚类分析
1996-2002年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27
2007年
利用1996-2002年土地利用、社会和经济统计数据,以数理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逐年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导致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文社会因素,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等是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彭文甫何政伟周介铭周斌赵银兵陈刚
关键词:土地利用驱动力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作用机理与潜在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在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增减挂钩政策设计使耕地难保平衡:刚性占地,柔性补地;(2)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导致耕地数量呈现"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监管不力"的现象严重;(3)耕地质量变化呈现"占优补劣"、"劣地换良田"、"无人监管"的局面;(4)粮食生产主体变化中农民"被上楼",种粮主体减少,种粮积极性极大减弱,导致耕地抛荒现象严重。以上结果说明,增减挂钩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潜在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任平吴涛周介铭
关键词:粮食安全
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3
2004年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必须以人为本,从保护农民合法的权益出发,明确征地目的和适用范围、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征地费用、完善征地程序、赋予农民更大的土地权益、强化监督机制、配套推进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彭文甫周介铭李世强王广杰
关键词:土地征用制度征地补偿土地管理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