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输血
  • 2篇输注
  • 2篇抗体
  • 2篇不规则抗体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疗法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血小板输注
  • 1篇血小板输注无...
  • 1篇血小板血型
  • 1篇血型不规则抗...
  • 1篇血型不合
  • 1篇血症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水平
  • 1篇阳性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吴玉敏
  • 5篇赵志红
  • 1篇张慧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内科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观察及处理措施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7月自愿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输血治疗患者473例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测定;通过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干预。结果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率为4.86%,高于聚凝胺法3.17%(P<0.05);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抗c、抗-Mur、抗-M、抗-N、抗-JKb、抗-P1及自身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抗-D、抗-E、抗Ec、抗-Lea、抗-Leb、冷抗体,均高于聚凝胺法(P<0.05);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性别、输血史及妊娠史关系密切(P<0.05)。结论将微柱凝胶法用于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中效果理想,能消除假阳性反应。但是,微柱凝胶法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干预,提高输血安全性。
吴玉敏赵志红
关键词:微柱凝胶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因素
血浆置换疗法在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疗法在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取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2、IL-6及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常规WBC、AMY、GLU及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7.84±1.20)×10^9/L比(10.94±1.43)×10^9/L、(200.52±17.31)U/L比(425.12±20.64)U/L;(7.04±1.02)mmol/L比(9.04±2.51)mmol/L;(5.93±1.57)mmol/L比(10.49±4.26)m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IL-2、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172.4±56.2)pg/ml比(246.7±96.4)pg/ml、(26.6±9.0)pg/ml比(41.4±11.1)pg/ml、(31.5±8.5)pg/ml比(134.4±37.8)pg/ml、(62.7±16.2)pg/ml比(149.5±28.3)pg/ml](P〈0.05),两组IL-10治疗前[(24.6±153)pg/ml比(56.4±24.4)pg/ml]、治疗后[(116.7±34.6)pg/ml比(119.5±23.6)pg/ml]水平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3.3%)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吴玉敏赵志红
关键词:血浆置换疗法炎性因子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输血策略研究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血型变化,以及移植后输血方法,为患者输入合适的血液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经不合allo-HSCT后患者32例,在移植后检测患者ABO血型抗原以及抗体,并与同期26例血型相合的alloHSCT患者血型情况比较。结果 ABO血型主要不合异基因的患者,在移植手术后,血型抗原转变为提供者血型后,检测血型配对成功,ABO血型次要不合异基因的患者与ABO主要不合异基因的患者,在移植手术后,检测血型,可出现血型配对不成功以及ABO主要血型不合异基因移植在血型转换之后,患者血型检测与正反定型相符,证明患者与提供者血型配对成功。结论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与提供者血型配对成功,并且成功改变血型,所以选择相对应的血液进行输血,以确保临床上输血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吴玉敏赵志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及其与输注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反复输血治疗患者血小板抗体的阳性率,探讨血小板抗体及其类型与输注血小板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输血科收治的需要3次及以上输注血小板治疗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于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之后24 h,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计算患者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对临床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为阳性的患者,分别采取配型输注和随机输注的方法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输注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输血6次及以上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44.23%)显著高于输血3~5次的患者(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输注有效率(78.89%)显著高于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别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型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随机输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次数会影响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血小板抗体和类别会影响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效果,配型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高输注治疗的有效率。
吴玉敏张慧赵志红
关键词:反复输血血小板抗体HLA抗体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探讨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对策。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输血科320例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2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的PTR发生率随着输注血小板次数增多而增加(P<0.05)。血液科患者PTR的发生率最高,达到40%,与其他科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临床上应尽可能避免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吴玉敏
关键词:血小板无效输注影响因素
6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特异性抗体和病种分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特异性抗体和病种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申请输血患者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筛查不规则抗体情况,收集确诊的6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结果特异性抗体中同种特异性抗体43例(71.67%)、主要为抗-E 17例(28.33%)、抗M 11例(18.33%)、抗-Le 7例(11.67%);非特异性抗体17例(28.33%),其中自身抗体13例(21.67%)。6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所患病种中,血液病39例(65.00%)、恶性肿瘤14例(23.33%)、其他内科疾病7例(11.67%),不同病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病主要为溶血性贫血16例(26.67%)、缺铁性贫血9例(15.00%)、巨幼红细胞性贫血7例(11.67%)。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主要为同种特异性抗体阳性,以贫血为主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对血液病及肿瘤患者应加强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及鉴定。
吴玉敏赵志红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特异性抗体病种阳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