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丹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家蚕
  • 2篇酶基因
  • 2篇克隆
  • 2篇活性
  • 1篇野桑蚕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桑蚕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检测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序列
  • 1篇脑组织
  • 1篇活性分析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 1篇家蚕蛾
  • 1篇核表达
  • 1篇杆状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篇吴玉丹
  • 3篇沈卫德
  • 3篇李兵
  • 3篇王东
  • 2篇王文兵
  • 1篇王燕红
  • 1篇许雅香
  • 1篇卫正国
  • 1篇赵华强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蚕业科学

年份

  • 4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野桑蚕脑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及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SP3)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TAKARA公司生产的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了野桑蚕脑组织的cDNA文库,经鉴定文库的滴度达3.5×105pfu/mL,文库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为1.2kb。从文库的测序结果中获得野桑蚕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SP3)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登录号:EU439267)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读码框由38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2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4.6kD。通过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和其它17种昆虫的CSP编码的氨基酸进行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与家蚕CSP3的同源性最高,达96.85%。该基因的发现对于研究家蚕和野桑蚕对化学农药的敏感性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李兵王东王燕红吴玉丹赵华强许雅香卫正国沈卫德
关键词:野桑蚕脑组织CDNA文库
家蚕溶茧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获得家蚕溶茧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实现溶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方法】利用cDNA末端扩增技术(RLM-RACE)克隆了家蚕溶茧酶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F428980)。【结果】家蚕溶茧酶基因cDNA序列全长1047bp,其中780bp的蛋白质编码区可编码2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7.6kD,等电点(pI)为8.89。家蚕溶茧酶基因包含4个内含子。用Signal P3.0Server程序分析家蚕溶茧酶基因,预测其从第1~22位为信号肽序列。SMART分析结果预测其第34~254位氨基酸序列具有类胰蛋白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重组质粒pET-32a-Cocoonase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家蚕溶茧酶基因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为48kD。【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表达了家蚕溶茧酶基因,分析和预测了它的结构和功能,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吴玉丹王文兵李兵王东沈卫德
关键词:家蚕原核表达
家蚕溶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溶茧酶是蚕蛾在羽化的过程中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用于水解、软化茧的先端,以便于羽化后的蚕蛾脱茧而出。研究家蚕蛾溶茧酶,不仅对蚕蛾脱茧而出这一生理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蚕丝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也将产生积极的影...
吴玉丹
关键词:家蚕蛾基因克隆启动子序列
文献传递
家蚕溶茧酶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生物活性检测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mori溶茧酶基因(cocoonae)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生物活性,将溶茧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F428980)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TM1中获得pFast-cocoonase,将其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PCR方法检测证实所分离的重组病毒DNA中含有目的片段溶茧酶基因。用脂质体法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SDS-PAGE分析显示,感染重组杆状病毒Bac-cocoonase的细胞表达产物在约为27.6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这与预测的蛋白大小相符。用该表达产物与茧丝反应后,电镜下观察茧丝的形态,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对茧丝的丝胶层有一定的水解作用。
吴玉丹李兵王文兵王东沈卫德
关键词:家蚕真核表达杆状病毒系统BAC-TO-BAC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