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未
- 作品数:63 被引量:48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循环型城市初探
- 循环型城市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城市,强调转变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其区域生命支持系统构建一种并非单纯索取的协和关系。在对循环型城市定义和内涵探讨的基础上,指出循环型城市的发展理念具有感知、认知和...
- 吴未黄贤金林炳耀
-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型城市
- 文献传递
- 人力资本是西部开发中的核心问题被引量:5
- 2002年
- 人力资本是西部开发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当前西部人才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从人力资本、科技和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相应对策。
- 吴未曹荣林
- 关键词:人力资本教育科技成果转化
- 循环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变革
-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注重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崭新的可持续发展观。依照循环经济理念,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上需要变革:(1)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动态研究城市的主体;(2)城市规划要促进废弃物的...
- 吴未
-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市规划
- 文献传递
- 政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晋江市陈埭镇为例被引量:5
- 2006年
-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正确政策的支持。而政策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却又是一把“双刃剑”,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对于地方产业集群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各阶段政策选择的着力点。根据晋江市陈埭镇制鞋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政策选择建议,即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创造环境,尤其是硬件环境;组织科学论证,明确缺口产业;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孵化创新机制。
- 吴未陀扬桦陈亮
- 关键词:产业集群
- 土地生态安全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以黄河三角洲惠民县为例
- 2012年
- 资源型关键地段对于维护和控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构建一套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指标体系,在以行政区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出行政单元内地类斑块尺度的资源型关键地段。将惠民县划分为6类地域,即关键地段、关键地段保护区、一般地段、干扰地段、干扰区及交汇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9.70%、50.61%、7.93%、15.37%和6.89%。资源型关键地段所占比重小,反映出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水平较低;一般地段基本以耕地为主,具有随季节交替变化、物种单一、稳定性差等特点;交汇区具有保护需求强烈和受干扰程度明显的双重特性,在现实土地利用与管理过程中需得到高度重视。
- 吴未路平山刘莉
-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黄河三角洲地区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观生态保护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观生态保护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生态风险防范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农林景观历史变化趋势,获取研究区景观类型空间转移矩阵,揭示农林景观与其他景观类型的相互转换特征;基于多模型耦合进行农林景...
- 吴未陈鸿山田诗琪徐梦洁李哲李林娟
- 特色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特色小城镇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小城镇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科学合理评价特色小城镇发展建设水平既有益于剖析现状中的主要问题,对未来发展建设又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特定理论相结合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视角,构建出一套特色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为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这些特色小城镇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发展水平特征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应针对其发展特色做出差异化对策建议以推进其健康稳定发展。该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可为我国其他省份特色小城镇发展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引提供借鉴。
- 吴未周佳瑜
-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评价指标
- 我看“概念规划”被引量:33
- 2001年
- 通过对国内外概念规划概念的比较 ,给出了相对全面完整的定义 ,辨明了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提出概念规划应具有7条特点和遵循的 5条原则。指出概念规划时需要注意的 4个问题。
- 吴未曹荣林
- 关键词:城市规划
- 城市发展中土地利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5
- 1999年
- 吴未甄峰吴祖宜
- 关键词: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人均居住面积旧城改造
- 晋江模式下的劳动力结构变化分析——以陈埭镇为例
- 2005年
- 晋江在其特有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转变。它的变化引起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人口的变化情况对晋江经济的发展又起到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晋江陈埭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分析,指出陈埭经济发展中急缺的三类人才、制约人才留住的主要因素和提供满足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对策建议。
- 吴未陈亮陀扬桦徐灵枝
- 关键词:晋江模式劳动力结构动力结构民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