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牙周
  • 8篇细胞
  • 7篇低氧
  • 6篇牙周膜
  • 6篇牙周膜细胞
  • 6篇膜细胞
  • 4篇锥形束CT
  • 3篇牙周膜细胞增...
  • 3篇增殖
  • 3篇缺损
  • 3篇细胞增殖
  • 3篇口腔
  • 3篇骨缺损
  • 2篇动物学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牙槽骨缺损
  • 2篇牙周病
  • 2篇细胞特性
  • 2篇骨再生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7篇吴志玲
  • 10篇梁焕友
  • 7篇邹菡
  • 6篇文韵笙
  • 6篇崔敏毅
  • 6篇曾东林
  • 4篇唐倩
  • 3篇吴坚
  • 3篇温奕雄
  • 1篇曾融生
  • 1篇谢谦
  • 1篇汪淼
  • 1篇任力
  • 1篇涂之平
  • 1篇黄南楠
  • 1篇刘依

传媒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第十届全国牙...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11第九...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中学生采用课堂集中方式宣教口腔健康知识。以问卷形式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1周对受检学生进行牙菌斑检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刷牙的菌斑清除率及口腔卫生指数改善情况。结果经健康宣教后,所有受检者的口腔健康知识及刷牙正确率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后刷牙菌斑清除率分别为31.4%和80.3%(P<0.01)。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对增强中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腔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吴志玲梁焕友唐倩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菌斑
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的动物学实验研究
唐倩梁焕友吴志玲吴坚黄南楠
关键词:引导牙周组织再生锥形束CT
低氧对血管形成-骨再生分子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在骨损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形成和骨再生紧密相连。血管系统不仅为骨组织的发育和再生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还能传送促进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主要信号分子。低氧诱导因子(HIFs)和低氧模仿剂(HMAs)被认为是促进血管形成的主要刺激物。低氧环境中,HIFs能促进血管形成-骨再生,而HIFs在常氧中会快速降解。HMAs主要通过在常氧条件下抑制HIFs的降解,从而达到促进血管形成-骨再生。本文对低氧对血管形成-骨再生分子机制的影响做一综述。
邹菡吴志玲梁焕友
关键词:低氧低氧诱导因子
口腔锥形束CT影像的存储传输与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背景:口腔锥形束CT具有图像精度高、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它应用于口腔临床至今约10余年,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目的:介绍锥形束CT的数据处理特点、工作站配置、数据存储传输,及其在口腔临床医疗科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有关CT影像存储与传输的文献资料,结合口腔锥形束CT数据的特点,举例说明锥形束CT工作站的设计与配置、影像存储架构的设计、诊断工作站软件和硬件的配置。采用锥形束CT对口腔临床患者进行CT扫描,分析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口腔锥形束CT影像的数据量较大,宜采用存储区域网存储架构进行影像资料的存储:诊断工作站电脑的配置应高于CT设备厂家的推荐参数,同时应配备激光干式打印机等设备以便图像输出。口腔锥形束CT可以提供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结构的三维影像及任意层面的断层影像,有利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提示口腔锥形束CT影像对于口腔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吴志玲曾东林崔敏毅温奕雄
关键词:锥形束CT口腔
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的动物学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应用于动物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通过模拟牙周炎骨缺损形态在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制作3个大小为5mm×5mm的急性二壁骨袋的骨缺损模型,深达牙面。采用自体对照方法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骨缺损区随机分为3组:胶原膜组、聚四氟乙烯(e-PTFE)膜组、空白对照组,共5只Beagle犬、14个实验部位。术后2、4、8、12周将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并重建、扫描电镜Ca、P元素微区定量测定。结果该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骨引导和暴露后抗感染能力。术后12周,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组的新生骨高度、体积与e-PTFE膜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引导的新生骨钙磷比值(Ca/P值)高于空白组及e-PTFE膜组。结论动物实验显示,该新型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提高牙周骨再生能力。
郑贵成梁焕友吴志玲唐倩吴坚任力
关键词:胶原膜骨再生钙磷比
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s;取第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和低氧(1.5%~2%O2)条件下培养12、24、36、48h后采用MTT法检...
邹菡文韵笙吴志玲梁焕友
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的理化性能及细胞学实验研究
1.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新研制的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降解引导组织再生膜(GTMm)材料——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的理化性能及其与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s)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步探讨,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吴志玲
关键词:牙周韧带细胞组织块法
文献传递
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氧环境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的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s;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及细胞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细胞来源;对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培养并进行鉴定....
梁焕友邹菡文韵笙吴志玲
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分化潜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TRO-1和CD14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取第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和低氧(1.5%~2.0% O2)条件下培养12、24、36、48 h,采用MTT法检测低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氧条件下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细胞表面STRO-1和CD146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细胞增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2和24 h低氧组细胞增殖率比常氧组稍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6和48 h低氧组增殖活性较常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 h=3.538, P36 h=0.024;t48 h=5.349,P48 h=0.006);12 h低氧组细胞的增殖指数(PI)比常氧组低,24和36 h低氧组细胞PI比常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 h低氧组细胞PI比常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 h=-5.768,P48 h=0.004);4个时间点低氧组细胞STRO-1和CD146的表达水平与常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抑制hPDLC的增殖,但促进hPDLC DNA合成;hPDLC在低氧条件下能保持其分化潜能。
邹菡文韵笙吴志玲梁焕友吴坚唐倩
关键词:细胞低氧人牙周膜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化潜能
Blackboad网络课程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网络课程在口腔颌面影像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基于Blackboad平台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网络课程,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网络课程教学法和传统方法进行实验课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该学科考试成绩,并对成绩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lackboad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为62.76±8.15,阅片考试成绩为20.24±4.69,总分成绩为83.0±11.86;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为64.16±6.98,阅片考试成绩为20.68±3.04,总成绩为84.66±8.6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lackboad平台的网络课程教学可以替代传统教学方法用于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实验课教学。
曾东林崔敏毅吴志玲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网络课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