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佐泉

作品数:63 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血管
  • 16篇栓塞
  • 12篇动脉
  • 12篇静脉
  • 11篇动静脉
  • 11篇畸形
  • 10篇脑动静脉
  • 10篇脑组织
  • 10篇静脉畸形
  • 9篇动静脉畸形
  • 9篇动脉瘤
  • 9篇脑动静脉畸形
  • 8篇血管内治疗
  • 7篇栓塞材料
  • 7篇胎脑
  • 7篇胎脑组织
  • 7篇脑组织移植
  • 7篇假性动脉瘤
  • 6篇栓塞治疗
  • 5篇血管内栓塞

机构

  • 59篇广州军区武汉...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解放军第18...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医学实验中心

作者

  • 63篇吴佐泉
  • 50篇马廉亭
  • 25篇徐国政
  • 17篇秦尚振
  • 15篇龚杰
  • 14篇余泽
  • 11篇杨铭
  • 9篇张小征
  • 7篇丁继兵
  • 7篇杜浩
  • 6篇王溶杨
  • 6篇胡军民
  • 6篇王颖群
  • 5篇郑宝轩
  • 5篇张积志
  • 4篇刘云松
  • 4篇张小军
  • 4篇郭再玉
  • 4篇邱炜
  • 4篇曹家义

传媒

  • 19篇中国临床神经...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微侵袭神经外...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 10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8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8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分别通过脑动静脉畸形(AVM)供血动脉直接测压和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3D-TCD)对31例脑AVM栓塞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在不同程度闭塞犬颈总动脉前后通过DSA、3D-TCD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犬的头颈部解剖及脑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探索性研究,供血动脉直接测压和3D-TCD能及时、直观和准确了解脑AVM栓塞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秦尚振马廉亭王宪荣吴佐泉余泽魏崇健张小征阎金伟徐国政龚杰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血液动力学脑血管畸形
川芎煎剂对损毁大鼠下丘脑诱致的胃粘膜损伤之影响被引量:4
1989年
本实验首先观察了川芎煎剂(dLwF)对电解损毁后部下丘脑诱致的大鼠胃粘膜损伤之影响,并将其与甲氰咪胍、阿托品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然后观察了dLwF对损毁后部下丘脑后大鼠血液比粘度、血浆皮质醇水平和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dLwF,甲氰咪胍,阿托品对这种消化道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dLwF的抑制效果与阿品托相近,但优于甲氰咪胍,dLwF且能防止这种大鼠全血比粘度的上升和血浆皮质醇水平的下降,但对其血浆比粘度和胃酸分泌无明显影响。这表明,dLwF对这种大鼠胃粘膜有细胞保护作用及能改善胃粘膜的微循环。
吴佐泉马廉亭周银芳李玫珠于利利
关键词:下丘脑胃粘膜药理作用
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研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新型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P-HEMA)的栓塞性能及技术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2%、3.5%、5%、6.5%、8%、9.5%2-P-HEMA的乙醇溶液(A组)、乙醇/碘比醇溶液(B组)及乙醇/三氧化二铋(Bi2O3)溶液(C组)在流动盐水中的凝固时间。分别采用2%、5%、8%2-P-HEMA的乙醇/Bi2O3溶液栓塞兔肾动脉,观察栓塞效果,术后分期复查肾动脉造影,取肾脏标本行大体及光镜检查。结果2-P-HEMA的乙醇溶液注入流动水中很快呈絮状固化。A、B、C组相互之间的各浓度亚组材料凝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浓度栓塞材料能顺利通过微导管,注射阻力小,能完全栓塞肾动脉及其分支,在透视下显影良好,无粘管现象。高浓度材料通过微导管阻力大,推注困难。造影复查未见肾动脉再通。肾脏标本可见肾脏动脉腔内有栓塞材料填充,自肾动脉至肾小球动脉内均可见到栓塞材料。结论2-P-HEMA能在流动水中快速凝固,合适浓度可满意栓塞兔肾动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杜浩马廉亭殷斌烈吴佐泉秦尚振徐国政郭再玉张新元
关键词:栓塞动物实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1998年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技术,以应用于临床菌种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酚氯仿法提取其DNA后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15株临床分离株大多数产生独特而稳定的RAPD带型,可分成5个噬菌体型和14个RAPD谱型。采用同一反应体系,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未出现RAPD谱型。结论RAPD基因分型技术不需已知核酸序列,分型率高,分辨力强,简便快捷,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提供分型标志。
王颖群靳桂明张晓珍丁继兵吴佐泉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多态性噬菌体
经颈内动脉内注入真丝线段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模仿脑梗死的自然形成过程,尝试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脑梗死模型。方法:经颈内动脉内注入真丝线段,处理前后脑血管造影证实模型的建立。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只大鼠脑梗死模型建立成功。其中12只为大脑中动脉梗死,4只合并大脑前动脉梗死。结论:经颈内动脉内注入真丝线段可建立大鼠局部脑梗死模型,并可即刻经脑血管造影证实。
姚国杰马廉亭吴佐泉
关键词:数字减影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
2003年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全闭塞 ,载瘤动脉通畅 ,局部解剖发现TPA消失。MC载瘤动脉栓塞组TPA亦消失。对照组均于观察过程中死于TPA破裂出血。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实验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9)。
刘云松马廉亭吴佐泉
关键词: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1999年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技术,以应用于临床菌种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酚氯仿法提取其DNA后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15株临床分离株大多数产生独特而稳定的RAPD带型,可分成5个噬菌体型和14个RAPD谱型。采用同一反应体系,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出现RAPD谱型。结论:RAPD基因分型技术不需己知核酸序列,分型率高,分辩力强,简便快捷,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提供分型标志,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王颖群靳桂明张晓珍丁继兵吴佐泉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多态性噬菌体
依托咪酯促进大鼠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成年大鼠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5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依托咪酯治疗组(腹腔注射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15只)、治疗对照组(腹腔注射脂肪乳,5只)和空白对照组(5只);治疗组又分为低(2mg/kg)、中(4mg/kg)和高(6mg/kg)剂量3个亚组,每亚组5只。采用自体坐骨神经移植模型和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自体坐骨神经移植术后4周,采用视网膜平铺技术计数再生RGCs。结果空白对照组每张视网膜中再生RGCs数量平均为(1032±147)个,治疗对照组为(1114±179)个,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低、中和高剂量依托咪酯治疗组每张视网膜中再生RGCs数量分别为(2054±349)个、(2853±498)个和(4118±615)个,与空白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而且不同剂量之间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依托咪酯能显著促进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徐召溪胡军民吴佐泉秦尚振徐国政马廉亭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依托咪酯
恶痛的立体定向术治疗(附5例报告)被引量:1
1991年
我院1985年2月~1990年12月间应用立体定向术,电凝毁损丘脑枕、中央中核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例1:女,66岁。左乳癌术后,左锁骨上下、腋窝淋巴结转移,致左上肢、左胸痛4年。例2:女,62岁。右上肺癌,右锁骨上下、腋窝淋巴结转移,致右上肢、右胸背痛1年半。例3:男,60岁。左肺尖癌浸及左臂丛神经,致左肩、背胸、左上肢疼痛1年。
李元光马廉亭曹家义吴佐泉余译张积志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转移立体定向术慢性顽固性疼痛肺尖癌胸背痛
简便快速获取人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PCR方法
2000年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地获取人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 GDNF)基因的 PCR方法。方法 :根据从Gene Bank中调出的人 GDNF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 ,提取人基因组 DNA做模板行 PCR,经酶切和凝胶电泳鉴定产物。结果 :扩增出 4 2 5bp的人 GDNF基因 ,经 Eco R I酶切可见预期的 34 1 bp片段 ,证实获得正确的产物。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地从人基因组 DNA获取人 GDNF基因的 PCR方法 ,避免了其他作者为获得 GDNF基因而采取收集神经胶质瘤标本 ,提取 RNA,逆转录 PCR等较为繁琐的步骤 ,省时省力 ,经济实用。
张玲王颖群吴佐泉余绍祖
关键词:基因组DNAPCR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