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映
- 作品数:41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被引量:2
- 2006年
- 金庸小说的爱情主题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观念,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集体无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价值。
- 吕映
- 关键词:爱情主题传统文化
- 概念性理解: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根本追寻被引量:14
- 2022年
- 大单元教学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语文大单元教学要以概念性理解为根本追寻,基于教材单元要素确定概念性理解目标,以概念性理解为本,重组单元学习内容,统领单元学习进程和设计单元学习评估,促进概念性理解的深度迭代,实现大单元“教—学—评”的一致。
- 吕映
-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 故事中思辨的教学路径
- 2024年
-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类文本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资源,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在故事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辨的六条路径:第一,融入情境,具身体验,是理性思辨的前提;第二,有深度的问题,是引发思辨的有效方法;第三,在字里行间寻找证据,让思辨更具相关性、精确性;第四,还原思维过程,学习思维方法,让思辨更具清晰性、逻辑性;第五,发现思维困境,提供思维支持,让思辨更具深刻性、宽广性;第六,拓展情境,建构意义,让思辨更具灵活性、公正性。
- 吕映
- 关键词:故事思辨能力思维品质
- 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内涵、价值与走向被引量:1
- 2007年
- 课程的文化研究是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当代课程论领域的重要课题。“这是一种建构新课程理论形态的积极尝试,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将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 吕映
- 关键词:文化研究语文课程课程理论研究思维方式课程开发课程论
- 认知负荷理论视域下读写结合的教学建议
- 2024年
- 认知负荷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信息加工中认知资源分配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外部认知负荷,控制内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读写结合教学提出六条建议:读写任务集中,读写语境共享,读写支架搭设,控制内部认知负荷;读写材料呈现,减少外部认知负荷;读写图式构建,“情境→行动”组合,增加相关认知负荷。
- 吕映
-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读写结合
- 后现代视阈下的语文新课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后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动词形式理解课程,关注学生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语文课程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师生主动参与、建构与创造意义的过程。
- 吕映
- 关键词:语文课程研究后现代视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 发掘文本语言运用经验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质量被引量:2
- 2021年
- 统编本教材的课文蕴藏了丰富的语言运用经验,其中,缺失性的、进阶式的经验是对学生先有语言经验的发展,规律性的、类别化的、陌生化的经验揭示语言运用的特殊规律,情境中的经验促进语言经验的迁移运用。理解、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经验,能够显著提升语言表达质量。
- 裴海安吕映
- 关键词:语言经验语言表达
- 汉语重动句式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被引量:14
- 2001年
- 汉语重动句的语义特征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和延续所产生的结果或状态。这种意义是由句式中“动宾”和“动补”的语义关系以及补语的语义性质决定的。重动句的语用功能是强调偏离说话人所预期的结果 ,所谓“超常性”是语用分析的结果。通过对重动句以及相关句式进行对比 ,揭示了这种句式的语用价值。
- 吕映
- 关键词:重动句语义特征语用功能汉语句法特征
- 知人、知世、知法,方能知境——古典诗歌意境谈
- 2002年
- 所谓意境,是作者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生活反映在作品中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解读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诗的意境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知其人、知其世、知其法,才能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并获得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 吕映
- 关键词:意境知人知法诗歌
-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模范角色的类型特征与价值蕴涵被引量:1
- 2013年
- 语文教科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其中,塑造模范角色是教科书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人格模塑的重要手段。所谓模范角色,是值得学习的人物形象。他们可能来自不同国度,生活在不同时代,但都在某些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研究模范角色的类型特征与价值蕴涵能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从文化角度对教材编写进行理性审视与深度反思。
- 吕映
-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蕴涵模范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