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广波
- 作品数:24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致颅内感染后共济失调1例
- 2014年
- 患儿女,11岁,因“行走不稳2 d,伴呕吐头晕”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上学时突然出现行走不稳,伴呕吐、头晕,吐出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视物模糊及头痛,无发热及咳嗽,无腹痛腹泻,无意识障碍,就诊于我院收住。患儿既往体健。
- 刘静卞广波
- 关键词:鞘氨醇共济失调脑脊液培养胃内容物
- 癫痫儿童的心理障碍特点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及行为特点。方法:对48例癫痫患儿及50例健康学龄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 ISC-CR)、注意力测验(划消测验CPT)、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验,比较两组间各项心理行为指标的差异。结果:癫痫组FIQ、VIQ及PIQ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癫痫组儿童在交往不良、抑郁、多动、攻击性、强迫性、分裂样、体诉、社交退缩、违纪等行为问题9个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CPT得分也明显不同,癫痫组正确数低于对照组,而CPT错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明显的认知损害和行为异常,而认知功能中的注意力障碍则需给予特别的关注。
- 邱银萍卞广波
- 关键词:儿童癫痫心理障碍
- 咪达唑仑持续静滴治疗新生儿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研究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治疗新生儿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咪达唑仑首剂静注0.15mg/kg,随后予1ug/kg.min静脉滴注,如惊厥仍持续,则每15min 增加1-2ug/kg.min直至...
- 邱银萍卞广波
- 文献传递
- 医源性难治性癫56例
- 2002年
- 卞广波邱银萍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儿童
- 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向性行为问题结构方程模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我的班级"问卷、家庭环境问卷对宁夏生态移民区的1453名生态移民青少年进行调查,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将男生和女生的三个假设模型分别进行比较,均为模型三拟合较理想:GFI、AGFI、CFI均大于0.9,其中男生χ2/df=2.493、RMSEA为0.045,女生χ2/df=2.502、RMSEA为0.046。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对外向性行为问题的总效应系数在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70、-0.49和-2.47、-1.35。人格因素对外向性行为问题的效应系数男生为2.55、女生为5.51。结论:人格因素通过直接作用对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向性行为问题产生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因素都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外向性行为问题产生影响。
- 马馥荔方建群颜国利张朝霞吴锦荣冯丽平陈诗琪王志忠王颖丽卞广波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 结核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误诊3例分析
- 1995年
- 结核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误诊3例分析卞广波,邱银萍,张晓春(宁夏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1典型病例例1患儿,男,6月。以反复强直性抽搐伴发热2月入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硬膜下积液”,用青霉素、氨苄青静滴及硬膜下穿刺放液,治疗1月,抽搐止,体...
- 卞广波邱银萍张晓春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症硬膜下积液误诊
- 130例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前后肌张力的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观察脑损伤高危儿在出生1~6个月间出现躯体各部位异常肌张力的特征及干预治疗后的早期变化.方法 经Gesell测定162例患儿一般发育水平DQ低于75的1~6个月龄的脑损伤高危儿,进行儿童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及神经运动发育评定.其中肌张力部分结合鲍秀兰修改自Amil-Tison神经运动检查法中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进行评价.对其中需要干预者通过Moter learning、Bobath疗法及低频脉冲生物电刺激进行治疗,并于治疗第12周后对患儿肌张力各项进行复查,比较干预前后肌张力的变化.结果 检出肌张力异常者共130例,其中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者85例,异常肌张力增高出现部位最多见为躯干肌(68.24%),出现最少部位为上肢肌(20%).肌张力低下者45例,异常肌张力低下出现最多见部位亦为躯干肌(86.67%),出现最少部位则为颈肌(24.44%).经12周干预治疗后85例肌张力增高的患儿中49例患儿(57.65%)肌张力检查达正常水平,而45例肌张力低下者复查时仅有12例(26.67)肌张力达到正常水平,肌张力增高的患儿治疗后达正常比率高于肌张力低下者(χ2=11.33,P<0.01).治疗后患儿躯体肌张力仍异常增高的各部位检出率以小腿三头肌(25%)最高.而45例肌张力低下患者中仍以躯干肌检出率最高(87.88%).结论 高危脑损伤患儿肌张力的异常应作为开始早期干预的重要指标.早期干预对肌张力增高患儿改善相对明显.对肌张力低下患儿的治疗不应过多注重于单纯肌张力的提高,而是综合评价患儿全面发育情况,要兼顾运动的矫正及功能的改善,以便最大限度改善其神经系统发育水平,防治脑瘫的目的.
- 卞广波葛丽娟刘芳
- 关键词:脑损伤儿童肌张力早期干预
-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47例临床观察
- 2008年
- 为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4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结合文献对本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0.4%的患儿发病前有上感、消化道症状、疫苗接种等病史,全部病例临床表现均有进行性对称性肢体瘫痪,31.8%患儿伴有感觉异常,44.6%伴有颅神经损害,57.4%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89.4%患儿肌电图检查异常,80.9%患儿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治愈好转率为87.2%,死亡率为4.2%。表明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肌电图及脑脊液检查对诊断有决定意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球治疗有一定疗效,丙种球蛋白尤其适合重型GBS的治疗。
- 马立燕方晓东卞广波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小儿丙种球蛋白
-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47例临床观察
-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7例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进行临床观察,并结合文献对本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0.4%的患儿发病前有上感、疫苗接种等前驱症状。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3.5d。...
- 马立燕方晓东卞广波
- 文献传递
- 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卞广波1马金海1邱银萍1张丽2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近年来显著提高,流行期间可占小儿肺炎的20%[1],1996年春至1997年春我科对收住入院的小儿肺炎患者中疑似肺炎支原体(MP)感染者200例,采用鼻导管负压吸引抽取下...
- 卞广波马金海邱银萍邱银萍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