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静
-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说说广告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 2010年
- 有人说,"广告是现代社会里最大的感官侵略者,是最强的信息植入者"。作为广告的发布载体,新闻媒体受到广告的巨大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广告与新闻的"共生"和"斗争"媒体业内有句话:"版面(时段)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能挤出来。"广告和新闻在媒体上交替出现,共存共生,同时也在争夺版面(时段)。可以说二者是此消彼长,又不能完全挤垮对方的关系。
- 连小青郭皓刘雪静
- 关键词:新闻媒体广告侵略者媒体业版面
- 浅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保障机制被引量:2
- 2010年
-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实现特色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和现实途径。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相对短暂.文化底蕴较为薄弱.在自身改革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规模发展,追求办学条件的完善,而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普遍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与实施。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重心从注重规模扩张到重视内涵建设的战略转移.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构建文化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新机制已逐渐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 陈志强任焕茹刘雪静
-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办学历史科学发展观
- 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张家口市地方高校为例
- 2014年
- 地方高校在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的同时,师资结构却更加不合理、师资力量也更加紧缺,进而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文章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地方高校为例,从教师的引进、培养及利用这样三个维度入手来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地方高校师资建设提供借鉴。
- 范丽刘雪静
-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资
- 论张抗抗小说“生活在别处”的青春流浪精神
- 2010年
- 张抗抗小说中充满着富有青春气质的流浪故事,小说里的"青春流浪"其实是一种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的隐喻,本文将从青春流浪的精神层面剖析张抗抗小说中的流浪故事和流浪情怀。
- 刘雪静连晓青郭皓
- 关键词:生活在别处
-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2010年
- 为突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对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富有职业特色、注重技能培养的"职技型"校园文化进行探讨。认为应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吸纳先进企业制度,模拟企业真实情境,融合企业理念精神,在校园文化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各项建设中彰显特有的职业文化特色。
- 任焕茹刘雪静郭皓
-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与探索被引量:5
- 2013年
-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德育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利用企业文化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创新第二课堂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功能。
- 张茹孙永芹刘雪静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0
- 2016年
-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 刘雪静任焕茹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回归民族精神家园,重塑国人价值体系,开创当代文化新态,引领普世价值规范。
- 刘雪静贾佳
-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 就媒体对“肖志军拒签事件”的报道——谈社会新闻报道的“度”被引量:1
- 2010年
- 社会新闻报道做得好与坏,会对社会及个人产生极大影响。当前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方面存在着媒体全面跟进而连续报道、标题感情色彩强烈、牺牲新闻人物形象和隐私、报道内容感性多于理性等问题,因此,社会新闻报道工作应从正确引导受众、保护新闻人物的隐私、保持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几方面努力。
- 郭皓刘雪静连晓青
- 关键词:社会新闻媒体报道
- 浅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
- 2010年
- 新闻与文学存在着其个性与共性,个性是可以独立和分离的,而共性则是共生共存的,恰恰这共性又可以互补和借鉴,达到二者单独没有的优势,这就是新闻与文学"杂交"。在新闻与文学创作中存在"二律背反",如果解开二律背反,那就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 连小青刘雪静郭皓
-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二律背反重大新闻事件新闻语言评论员文章新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