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雁林

作品数:24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子宫
  • 8篇子宫内膜
  • 8篇内膜
  • 8篇宫内
  • 8篇宫内膜
  • 6篇异位症
  • 6篇子宫内膜异位
  • 6篇子宫内膜异位...
  • 6篇内膜异位症
  • 4篇术后
  • 4篇免疫
  • 4篇宫颈
  • 3篇血清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细胞
  • 3篇激素
  • 3篇宫腔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妇科

机构

  • 1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刘雁林
  • 9篇陈海燕
  • 6篇杨静
  • 5篇沈艳丽
  • 5篇王沛靓
  • 4篇易金玲
  • 4篇冯文广
  • 2篇朱君
  • 1篇易金玲
  • 1篇杨进军
  • 1篇马彩玲
  • 1篇王琳
  • 1篇王晓燕
  • 1篇班允清
  • 1篇史松
  • 1篇腊晓琳
  • 1篇陈建欢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亮丙瑞林联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EMT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亮丙瑞林联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EMT患者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亮丙瑞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γ(IFN-γ)、IL-4、IL-10、T淋巴细胞(Th)1、Th2、Th1/Th2]、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Th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FN-γ、IL-4、外周血Th1及Th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99、CA125、HE4及EMA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复方口服避孕药辅助腹腔镜术后EMT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Th1/Th2相关免疫功能水平、降低EMT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
伊婷杨静陈海燕刘雁林
关键词:亮丙瑞林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血清标志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泌体调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极化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极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群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外泌体,命名为对照(CON)组,分离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的外泌体命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用纳米颗粒示踪技术检测各组外泌体大小、粒径以及电势。Westernblot检测CON组和EMS组中外泌体标志物CD9和CD63的表达。将CON组和EMS组的外泌体与巨噬细胞THP-1进行共培养,分别命名为CON-exosomes组和EMS-exosomes组,空白对照组(PBS-Control组)加入等量的PBS。用MTT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巨噬细胞M1极化(CD86^(+))细胞和M2极化(CD206^(+))的比例。用CM-Dildye染料标记外泌体用DAPI标记细胞核,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外泌体的吞噬能力。结果 CON组和EMS组外泌体的物理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直径分别为95.67~119.25 nm,94.82~121.33 nm(P>0.05)。粒径分布的峰尺寸分别为103.46nm和106.89nm。CON组外泌体的Zeta电势为(-29.28±3.91)mV,EMS组外泌体的Zeta电势为(-28.64±4.52)mV(P>0.05)。两组的外泌体标志物CD9、CD6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Control组比,与CON-exosomes组的THP-1细胞增殖活力和M2极化比例减少(P<0.05),THP-1细胞凋亡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exosomes组比,EMS-exosomes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和M2极化比例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CON-exosomes组比,EMS-exosomes组的THP-1细胞对外泌体的吞噬功能减弱。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的外泌体抑制THP-1细胞增殖活力和M2极化,促进THP-1细胞的凋亡,并减弱其吞噬功能。
刘雁林杨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外泌体巨噬细胞极化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对妊娠结局、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及万方、CNKI、CBM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检索时间至2013年3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 5.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对照试验11篇,包括721例病例组与5565对照组。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行宫颈锥切的正常人群相比,宫颈锥切手术对治疗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分娩时宫颈裂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OR=2.15,95%CI:0.51~9.09,P=0.30),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OR=1.02,95%CI:0.59~1.76,P=0.94),分娩方式(剖宫产或阴道分娩)上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CI:0.86~1.27,P=0.06),流产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81~2.23,P=0.26)。但在早产率(OR=2.16,95%CI:1.56~2.99,P<0.00001)、胎膜早破的发生率(OR=2.82,95%CI:1.70~4.67,P<0.00001)、新生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OR=2.62,95%CI:1.62~4.24,P<0.00001)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未行宫颈锥切的正常人群相比,宫颈锥切手术对术后妊娠率、分娩方式、宫颈裂伤以及流产率无影响,但会增加术后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刘雁林马彩玲陈建欢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联合Floey球囊预防胎物残留清除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分析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联合Floey球囊预防胎物残留清除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胎物残留清除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后使用Foley球囊,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厚于对照组,雌二醇、孕酮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血清IL-6、IL-8、TNF-α、TGF-β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联合Floey球囊可预防胎物残留清除术后患者发生宫腔粘连,利于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提高雌孕激素水平,利于患者预后。
伊婷杨静刘雁林
关键词:宫腔粘连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创伤反应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3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创伤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促黄体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环磷酰胺、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肌红蛋白、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6和心肌细胞P物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黄体素(17. 22±1. 35) U/L、促卵泡刺激素(20. 35±1. 24) U/L、雌二醇(224. 69±8. 53)pmol/L、环磷酰胺(8. 42±1. 33) k U/L、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65. 33±3. 18) U/L、肌红蛋白(22. 19±1. 43) ng/ml、前列腺素E2(115. 28±8. 45) pg/ml、白细胞介素-6(6. 18±1. 28) pg/ml和心肌细胞P物质(4. 27±1. 35)μg/ml,均优于对照组的(22. 41±1. 67) U/L、(22. 44±2. 61) U/L、(254. 17±8. 12)pmol/L、(13. 17±1. 85) kU/L、(70. 42±4. 22) U/L、(26. 37±2. 55) ng/ml、(155. 56±9. 85) pg/ml、(7. 59±1. 53) pg/ml和(5. 86±1. 42)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卵巢功能。
刘雁林陈海燕王沛靓沈艳丽冯文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功能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取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曼月乐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红蛋白(Hb)含量及血清垂体催乳素(PRL)、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5.74%、95.7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93.62%、89.36%、87.23%,但两组各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b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的PRL、P、FSH、L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观察组,而E2水平低于治疗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各项性激素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1.28%(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状况,且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刘雁林陈海燕王沛靓伊婷杨静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性激素
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60例疑似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信封式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技术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拟诊和盲探诊断性刮宫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病变检出情况、敏感性、漏诊率、特异性及误诊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内膜萎缩、内膜癌和内膜增生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 5%,低于对照组的6.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
陈海燕刘雁林王沛靓伊婷杨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对妊娠结局、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及万方、CNKI.CBM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检索时间至2013年3...
刘雁林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同时给予GnRH-a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痛经程度评分、2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SH、LH、E2水平、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FSH、LH、E2水平、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且研究组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研究组的复发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但是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易金玲朱君刘雁林沈艳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外阴组织Foxp3表达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外阴组织Foxp3表达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数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确诊的VLS患者15例(VLS组,并根据外阴活检部位分为皮损组和皮损旁组),选择同期外阴修复手术者10例(外阴对照组)和健康体检者15例(外周血对照组)分别作为外阴组织和外周血的相应对照。亚硫酸氢钠基因测序法检测外阴组织Foxp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蛋白印迹法检测外阴组织Foxp3、DNMT1、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各组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甲基化率的相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数量。结果与外阴对照组比较,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皮损组和皮损旁组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58±0.05、0.32±0.05、0.42±0.06;P<0.05);DNMT1和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皮损组显著升高(分别为0.52±0.10、0.39±0.04;P<0.05)。3组Foxp3基因启动子区的总甲基化率无差异(P>0.05);10个CpG位点中,CpG1(皮损旁组)、CpG9(皮损组)、CpG4及CpG10(皮损旁组和皮损组)甲基化率均高于外阴对照组(P<0.05)。VLS组患者10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率与Foxp3、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关(P>0.05);皮损组、皮损旁组Foxp3与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相关性(r=0.375,P=0.032;r=-0.665,P=0.007),而与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无相关(P>0.05)。VLS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数量明显下降[VLS组和外周血对照组分别为(6.8±1.5)%、(8.3±1.7)%;P<0.05]。结论VLS患者外阴组织Foxp3低表达所致外阴局部Treg数量减少或抑制功能异常,可导致VLS发生,这可能有部分甲基化的因素,可能与DNMT1表达上调有关。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数量下降可能是VLS的发病原因之一。
王琳易金玲陈海燕刘雁林沈艳丽
关键词:调节性T淋巴细胞外阴硬化性苔藓CD127DNMT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