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朝
- 作品数:33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附6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 6 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 ,随访 3~ 2 4个月 ,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肿瘤缩小的程度。结果 :6 0例均完成子宫肌瘤栓塞。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5 6例 ,其中以一侧供血为主 38例 ,另 4例肌瘤较小为一侧单纯供血。栓塞后 6个月复查B超或 /和MRI,6 0例中治愈 5例 ,显效 4 4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丁同文刘金朝王东林刘朝晖李金锋苏金玲
- 关键词:子宫肌瘤血管造影栓塞
- CT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结合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A、DSA结合应用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疑颅内动脉瘤患者.先行CTA检查再行DSA检查,对比评价显示动脉瘤的数目、大小、动脉瘤瘤颈及与载瘤动脉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与DSA结果相对照,CTA共检出27个动脉瘤中的26个,CTA显示动脉瘤大小、瘤颈、动脉瘤的空间位置与周围大血管骨质结构的关系方面优势明显,动脉瘤临近穿支血管的显示不如DSA。结论:CTA可提供动脉瘤较全面和精确的影像资料,DSA可根据CTAVRT图像动脉瘤的空间位置选择造影治疗角度。
- 刘金朝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血管造影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7
- 2005年
- 王东林刘金朝史岩鹏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部分性脾动脉栓塞部分性脾栓塞术PSE脾亢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导管取栓溶栓治疗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价导管取栓溶栓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疗效。资料与方法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1例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61~81岁,风湿性心脏病并房颤7例,心肌梗死4例,合并小脑梗死1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采用6F导引导管、5F导管、颈动脉保护伞取栓导管溶栓术。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取出血栓,取栓溶栓后血管复通,2例患者开腹探查,1例切除坏死肠管,1例未见肠管坏死,无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导管取栓溶栓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操作简便,能迅速恢复肠管血运,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 刘金朝王东林丁同文陈广礼
- 关键词:导管栓子肠系膜上动脉
- 椎体血管瘤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椎体血管瘤的术前栓塞和单纯栓塞的意义。方法 :经栓塞治疗的椎体血管瘤 18例。方法是先行节段动脉及其他供血动脉造影。经导管注入栓塞剂栓塞。术前栓塞用明胶海绵GS和聚乙烯醇Ivalon ,单纯栓塞用Ivalon和无水酒精。结果 :术前栓塞后肿瘤染色大部或完全消失者术中出血显著减少 ,单纯栓塞肿瘤染色大部或完全消失者。临床症状消失 ,3~ 6个月后复查平片示病变椎体不同程度增生硬化。 2例复查MR未显血管瘤信号。结论 :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 。
- 刘金朝王东林丁同文张金山
- 关键词:椎体血管瘤血管造影栓塞治疗介入治疗
- CT引导下PEI治疗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碘化油/无水酒精瘤体多点注射治疗肝癌(PEI/PII)60临床价值。
方法:15例肝癌TACE后两周,对残存肿瘤行PEI,4周后增强CT/MRI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15例20...
- 张斌陈广礼王东林刘金朝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CT引导TACE术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诊断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AP的HRCT表现。结果 PAP的主要表现为两肺较弥漫分布、边界清晰的磨玻璃影或实变影,呈碎石路(crazy-paving)样改变。结论 PAP的HR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可以作出诊断。
- 丁同文刘金朝王东林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高分辨率CT
- 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7年
- 郭大立丁同文刘金朝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术后反应、并发症及处理
- 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是目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本院自1998年以来对65例该类病人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术后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得到缓解,门脉高压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本文旨在探讨期术后并发症的...
- 王东林史岩鹏刘金朝苏金玲
- 文献传递
- 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球囊置胃底部 ,回撤球囊寻找最狭窄处停止 ,固定球囊导管缓慢充盈球囊 ,至“腰部”消失 ,维持 1min ,间歇 1min ,反复 3~ 4次 ,至球囊完全充盈时在狭窄处仍可较轻松移动为止。结果 成功率为 10 0 % ,31例患者 1次扩张 2 1例 ,2次扩张 7例 ,3次扩张 3例。狭窄段松驰扩张内径增至 0 7~ 1 7cm ,平均宽度 1 1cm。结论 球囊扩张治疗是利用外力机械的扩张食管下端括约肌 ,将其部分肌纤维撕裂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方法损伤小、费用低 ,为贲门失驰缓症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王东林刘金朝
-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