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和
- 作品数:128 被引量:3,398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我国创意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 本文简述了创意农业的概念与性质,介绍了中国创意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并着重分析了北京和上海创意农业的发展,文章探讨饿了中国创意农业发展存在认识不足、功能开发不够等问题以及对其提出了提高认识、做好规划等对策。
- 郭焕成刘盛和任国柱陈田
- 关键词:创意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被引量:31
- 2008年
- 在简要回顾国外国土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美国、法国、荷兰、墨西哥等五个国家国土开发规划实践的分析总结,凝练出不同国家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即点-轴-面开发、多极核圈域开发、多极核网络开发、面状区域开发等,探讨了国外国土空间开发的一些共同点及其对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 刘慧高晓路刘盛和
- 关键词:国土规划空间开发模式
- 海岸带是人类文明精华荟萃之地
- 1997年
- 地球系统科学是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视作一个相互作用的大系统,研究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是其全部工作的重心。可以认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性乃由于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前途上的重要性。 海岸带是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一个接合部,是一个敏感带、过渡带。
- 刘盛和
- 关键词:海岸带地球系统科学人类文明海平面变化精华
- 我国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阐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 ,论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希望。并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农业知识化程度低下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 。
- 刘盛和鲁奇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 都市农业与观光发展研究
- <正>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与功能1、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
- 郭焕成刘盛和任国柱
- 文献传递
- 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绍兴市为例
- <正>1 引言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尽管近年来土地利用的研究已经从城市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扩展到了区域土地利用方面,但是整体上仍然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半城市化地区作为由制...
- 杜红亮刘盛和宋金平
- 文献传递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 2022年
-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城市郊区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必要在此新形势下系统梳理中国城市郊区化脉络和研究展望。论文通过CiteSpace 5.8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中北大核心与CSSCI来源期刊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郊区化主题文献为对象,对郊区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突现词探测进行分析,在探究郊区化研究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1983年至今郊区化研究热点与前沿及其演变。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在1996年之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1997—2015年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进入关注活跃阶段,但是2016年以来相关研究逐步淡化。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郊区化与城市化、郊区化的人口分布与流动、郊区化的动力机制以及案例区的具体研究等,基本符合“借鉴学习—摸清现象—探究本质—实际应用”的研究脉络。面向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有必要重新审视城市郊区化的内涵,同时关注不同群体、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郊区化过程,重视郊区化与城市空间重构的关系探究,并突出城市郊区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软层面保障措施的综合研究。
- 魏湖滨戚伟刘盛和刘盛和
- 关键词:郊区化新型城镇化CITESPACE
-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格局变动及解释
- "胡焕庸线"作为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备受推崇。然则,在新的剧变的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胡焕庸线"及其所表达的地理意义是否稳定,亦备受关注。本文在GIS的支持下,构...
-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
- 关键词:人口分布稳定性影响因素
- 小城镇特色要素定位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安徽省15个特色小城镇为例被引量:6
- 2022年
- 特色化发展模式对助力小城镇突破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到中宏观视角提出“特色识别—特色优势度评价—特色综合定位”逻辑框架,构建“特色三步定位法”:(1)特色识别基于多种传统方法及文本大数据处理,依据特色要素类别进行差异化方法构建;(2)特色优势度评价主要根据不同特色要素类别选取不同指标或方法,采取同市域同类别横向比较的思路构建评价体系;(3)特色综合定位是结合国土空间类型分析,依托“自然要素类—文化要素类—区位要素类—产业要素类”的优先贯序构建方法。此外,以安徽省15个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检验了“特色三步定位法”的可操作性及实践指导作用,并发现两成案例地特色要素定位不准,根源在于特色要素定位方法及技术规范的欠缺。未来,建议特色小城镇及时检验当前主导特色,其他小城镇需以特色要素准确定位为前提进行特色化开发。
- 王雪芹刘盛和
- 关键词:小城镇实证研究
- 基于区域差异类型的流动人口快速监测方法被引量:5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迅猛,但目前我国还缺乏对流动人口进行快速动态监测的有效方法与方案,特别是未能考虑我国流动人口的区域差异性,这已成为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及时行动时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差异的我国流动人口快速监测方法,旨在应用流动人口区域差异的知识来改正流动人口监测样点网络布局方案和监测指标体系,突出监测重点,节约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绩效。该方法依次由划分流动人口区域类型、制定监测样点网络布局方案、设计监测指标体系、估算流动人口规模与特征、数据校核及区域类型调整等五个步骤所组成。
- 刘盛和胡章邓羽
- 关键词: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