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玮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凝血酶对U_(937)细胞uPAR mRNA表达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研究凝血酶通过凝血酶受体 (TR)对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凝血酶、灭活凝血酶、和抗TR小肽多抗等作用下 ,以RT -PCR法测定培养U937细胞uPARmRNA的表达量。 结果凝血酶增强uPARmRNA表达呈现凝血酶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凝血酶和细胞膜上TR间的结合、以及凝血酶的蛋白水解活性有关。高浓度凝血酶或中等浓度凝血酶在延长作用时间时 ,对U937细胞uPAR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效应。 结论凝血酶对U937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除通过活化TR外可能还存在其它的途径 。
- 张启良刘玮黄海浪张健杨君蕊张建平
- 关键词:凝血酶凝血酶受体UPARMRNAU937细胞
- uPA及其抗uPA抗体和其他因素对U937细胞uPAR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观察uPA、抗体等因素对U937细胞表达uPAR的影响。方法 以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BA)测定U937细胞的uPAR,并用uPA、抗uPA抗体、PMA、TNF-α、IFN-γ和放线菌素D刺激培养细胞。结果 PMA、TNF-α、IFN-γ都能使细胞表达uPAR增多,放线菌素D具有抑制作用。抗uPA抗体使PMA非刺激或刺激细胞的uPAR数减少,刺激细胞的粘附贴壁性能下降。
- 张启良刘玮
- 关键词:UPAU937细胞UPAR
- 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探索《病理生理学》从“填鸭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式变革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 方法随机确定 97级医学系一大班为试点班并提供由我室新编的适合自学的病生教材的基础上 ,学生在自学后进行考试 ,并与非试点班进行比较。 结果 117名曾表示愿意参与试点的学生中有 3 1人参加了考试 ,其中最终成绩最高为 98分 ,优良率 (≥ 80分 )达 5 4 .8% ,明显高于非试点的 96级 60 8名和 97级 5 60名学生病生成绩的优良率。 结论有适于自学的教材和学生具有自学时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下 ,辅以讲座、答疑 ,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病生的基本知识。
- 张启良刘玮李菊英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
-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不同细胞uPAR表达的比较研究
- 2000年
- 目的测定和比较不同正常细胞及人类肿瘤细胞膜上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PAR)的表达,了解肿瘤细胞表达uPAR的基本性质。方法建立并应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eceptor- radio- ligand binding assay, RBA)测定细胞膜上的uPAR。结果 成纤维细胞经不同处理,U937细胞以PMA处理不同时间,测定uPAR的结果无论表达量或平衡解离常数(Kd)的变化均与文献一致。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株共10种测定膜上uPAR,结果肺癌、肝癌等5种人类肿瘤细胞比人成纤维细胞、牛内皮细胞等正常组织细胞的表达数明显多。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uPAR表达增强是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一种特点。
- 张启良陈岚刘玮张健杨君蕊张建平
- 关键词:肿瘤UPAR
- uPAR mRNA测定及其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
- 1999年
- 目的研究凝血酶、TNF-α.IFN-γ等对U937细胞表达uPARmRNA的影响,观察凝血系统、炎症介质与纤溶功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并应用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培养U937细胞的uPARmRNA。结果1.经测定批间变异系数(CV间)确认了RT-PCR法测定uPARmRNA的稳定性;2以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24h,对U937细胞表达uPARmRNA有抑制和促进两种不同的效应:TNF-α、IFN-γ、ATRA和As2O3都能促进uPARmRNA表达,但剂量-效应关系并不相同。结论与凝血和炎症反应相关的因子及某些药物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影响细胞表达uPARmRNA,说明它们的作用机制和意义并不相同。
- 张启良黄海浪刘玮张健杨君蕊张建平
- 关键词:U937细胞UPARMRNA肿瘤坏死因子肿瘤
-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优点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1
- 2002年
- 为了配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在98级医学生中曾组织34名学生进行了病生"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试点,收到良好的效果,试点的方法也受到多数参加试点学生的好评.本文介绍试点的方法、结果以及对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优点和可行性的分析.
- 张启良刘玮夏立韩玉慧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