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炳祥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南第二矿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免疫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1篇毒性肝炎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标志
  • 1篇乙肝病毒标志...
  • 1篇乙肝病毒脱氧...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免疫测定
  • 1篇免疫学
  • 1篇核酸
  • 1篇放射免疫
  • 1篇放射免疫测定
  • 1篇干扰素
  • 1篇干扰素治疗
  • 1篇肝病

机构

  • 2篇淮南工业学院
  • 2篇淮南第二矿工...

作者

  • 2篇刘炳祥
  • 2篇项桂菊
  • 2篇王健

传媒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α2 b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 HCV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α 2 b干扰素 (30 0 MU / d)治疗 ,3个月为一疗程 ,共 2个疗程 ,并设常规治疗组(Vit C、门冬氨酸 )为对照。于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患者 PBMC内 HCV- RNA和血清内 HCV- RNA、抗 - HCV。结果 α 2 b干扰素治疗组 2个疗程后慢性丙肝患者 PBMC、血清内 HCV - RNA和抗 -HCV转阴率分别为 4 2 .31% (11/ 2 6 )、5 7.6 9% (15 / 2 6 )、6 5 .38% (17/ 2 6 ) ,常规治疗组慢性丙肝患者 PBMC、血清内 HCV- RNA和抗 - HCV转阴率分别为 13.6 4 % (3/ 2 2 )、2 2 .73% (5 / 2 2 )、2 7.2 7%(6 / 2 2 ) ,两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α 2 b干扰素对 PBMC内 HCV- RNA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王健项桂菊刘炳祥
关键词:丙型肝炎RNA病毒免疫学
RIA法HBVM检测与PCR法HBV-DNA检测的对比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与HBV DNA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对 5 315例乙肝患者进行HBsAg、抗 HBs、HBeAg、抗 HBe、HBcAg、抗 HBc、抗 HBc IgM、PHSA R、HBsAgIgM 9项HB VM检测 ,同份血清用PCR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 血清HBVM有 32种阳性表现形式 ,HBV DNA总体阳性率 40 73%(2 16 5 / 5 315 )。其中HBeAg(+)组HBV DNA阳性率最高 ,为 99 74% (15 35 / 15 39) ;单一HBsAg(+)的“正常携带者”和HBeAg(- )组、单一抗 HBs(+)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6 6 7% (2 2 / 132 )、16 6 8% (6 30 / 3776 )、5 2 6 % (4 / 76 )。PHSA R(+)组、PHSA R(- )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5 6 92 % (176 5 / 310 1)和 18 0 7% (4 0 0 / 2 2 14) ,二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HBVM表现具有多样性 ,PHSA R在介导HBV感染起重要作用。抗 HBs不能完全阻断HBV入侵。HBV DNA与HBeAg密切相关 ,是对常规血清HBVM的重要补充 ,可为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防乙肝传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王健项桂菊刘炳祥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标志物放射免疫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