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涛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心态
  • 1篇心态变化
  • 1篇需要层次理论
  • 1篇士人
  • 1篇秦汉
  • 1篇秦汉时期
  • 1篇李清照词
  • 1篇马斯洛
  • 1篇九首
  • 1篇古诗
  • 1篇古诗十九首
  • 1篇《古诗十九首...
  • 1篇愁绪

机构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海涛

传媒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新探被引量:2
2011年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女词人。她早期的词作不乏描写甜蜜爱情、赞美美好自然之作,但以抒发闺怨闲愁、相思离别为主;后期的词作则更多地表达故乡之思、家国之痛。总之,"愁"是李清照《漱玉词》中表达的主要情绪。从个人、婚姻、社会三个层面对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作一探寻,发现这些愁绪都是由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缺失而引起的。
刘海涛
关键词:愁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秦汉时期士人的心态变化——以《古诗十九首》为例
2011年
在封建社会,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随着社会政局、经济状况、文化思潮的变化,士人的心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由于东汉末期政治腐败黑暗、卖官鬻爵成风、自然灾害频发、外族不断寇边,士人的心态也由一心追求功名、汲汲富贵变为参政热情骤然锐减、人生价值的冷静反思、亲情爱情的格外珍重。本文以《古诗十九首》为例,对秦汉时期士人心态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士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历程。
刘海涛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