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丽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文学
  • 2篇叙事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学
  • 1篇叙事策略
  • 1篇逊位
  • 1篇样板戏
  • 1篇英雄主义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人性
  • 1篇人性精神
  • 1篇日常生活书写
  • 1篇日常生活叙事
  • 1篇上海文学
  • 1篇神性
  • 1篇生活叙事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体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刘永丽
  • 1篇朱寿桐

传媒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云梦学刊

年份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样板戏的叙事策略论析被引量:4
2005年
样板戏创作模式里既有传统戏曲中符合中国民众心理趣味的思想母题及创作手法,又有新时代所倡导的现代气息。样板戏正是借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达到其深层潜藏着的政治宣传目的。
刘永丽
关键词:传统手法
《长恨歌》: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复制品被引量:2
2004年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所展示的上海仍然是一个“大历史”观念中人云亦云的上海,是王安忆对三十年代海派的复制品,是90年代商业文化的产物。
刘永丽
关键词:长恨歌海派复制品
日常生活叙事与当代上海文学被引量:5
2004年
日常生活叙事在上海现代文学中有其独特性。建国后,上海作为资产阶级思想的集聚地,处于被改造的境地,日常生活由此被纳入社会整体目标下,失去了独特性。80年代中后期,上海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在回归中发展,展露出积极向上的生存理念。进入90年代,上海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呈现出多种姿态。本文对上海当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的发展流变作一总体的描述,并力图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嬗变。
刘永丽
关键词:日常生活叙事上海文学
神性:生命的完美形式——从《看虹摘星录》看沈从文对生命形式的追寻被引量:7
2004年
沈从文在小说集《看虹摘星录》里 ,探讨了那种最原始的不拘泥于外在束缚的生命形式 ,并指出由于文明社会的教化 ,这种生命形式在现实中的不可获得。在沈从文的理念里 ,最为理想的生命形式是“神性”的生命形式。
刘永丽
关键词:小说生命体验人性精神
上海:逊位了的都市文学中心被引量:3
2003年
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是无可争辩的中心.从上海支撑现代文学的时间长度,从中国现代作家活动的密度,文学运作的影响,文学作品和杂志出版的数量,以及在相当时段内对全国文坛的辐射力等等方面细加考察,都可看出上海作为现代文学中心地位的稳固性.
朱寿桐刘永丽
关键词:都市文学《霓虹灯下的哨兵》西方文学文学影响
论上海20世纪文学中日常生活的书写和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20世纪上海现代性的发展影响了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书写。清末民初,上海的传统娱乐业和西式娱乐业相结合,青楼白话小说展示了这一场景;30年代,上海的商品经济和娱乐畸形发展,上海都市作品表现了现代派的颓废;40年代的上海作家展示了更普通的世俗人生,带有荒诞怪异的色彩;建国后的30年,有关上海日常生活的书写则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圣化";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日常生活的描写又浮出水面,反映了普通人生活观念的发展变化。纵观上海百年来日常生活的描写变迁,可以看到现代启蒙话语在建构合理的符合人性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
刘永丽
关键词:日常生活书写
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的发展流变被引量:8
2003年
建国后 ,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情怀的存在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土壤 ,英雄主义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政治性而趋于畸形。新时期后英雄主义在文学创作中日渐流失。这和日渐习染人心的现代性思潮有很大关系。本文梳理英雄主义的发展流变 ,并力求提示其嬗变的精神内质。
刘永丽
关键词:英雄主义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想像力被引量:2
2004年
审视20世纪的中国文学,想像力的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匮乏与聚讼不已的现代性有关。具体来说,是与科学所倡导的理性思维有关;也和政治话语下的文学创作观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刘永丽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想像匮乏感时忧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