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民

作品数:440 被引量:3,042H指数:2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0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6篇中药
  • 58篇代谢
  • 46篇代谢组学
  • 42篇药理
  • 41篇细胞
  • 33篇帕金森
  • 30篇帕金森病
  • 30篇刺五加
  • 29篇毒性
  • 29篇穿山龙
  • 27篇黄芩
  • 24篇痛风
  • 24篇小鼠
  • 23篇通路
  • 23篇关节炎
  • 22篇痛风性
  • 22篇风性
  • 21篇性关节炎
  • 20篇肝脏
  • 17篇蛋白

机构

  • 437篇黑龙江中医药...
  • 16篇黑龙江中医药...
  • 1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0篇黑龙江八一农...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贵州中医药大...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教育部
  • 4篇大庆油田总医...
  • 4篇包头医学院
  • 4篇海南医学院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大连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黑龙江省中医...
  • 3篇黑龙江生物科...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437篇刘树民
  • 111篇卢芳
  • 64篇于栋华
  • 50篇王宇
  • 44篇陈平平
  • 37篇柳长凤
  • 29篇张宁
  • 23篇周琦
  • 22篇董婉茹
  • 20篇汪娜
  • 18篇李自辉
  • 16篇罗明媚
  • 14篇李玉洁
  • 13篇祖金祥
  • 13篇董培良
  • 12篇刘学伟
  • 12篇张淑香
  • 12篇崔立然
  • 12篇赵洪伟
  • 11篇曹敏

传媒

  • 32篇中医药信息
  • 31篇中国实验方剂...
  • 26篇中药药理与临...
  • 22篇中医药学报
  • 18篇时珍国医国药
  • 13篇中国药师
  • 12篇中国药房
  • 1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0篇中国中医药信...
  • 10篇中国中药杂志
  • 9篇中草药
  • 7篇药物不良反应...
  • 7篇世界科学技术...
  • 7篇药物评价研究
  • 6篇中成药
  • 5篇吉林中医药
  • 5篇中国中医药科...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7篇2025
  • 31篇2024
  • 29篇2023
  • 21篇2022
  • 22篇2021
  • 23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28篇2017
  • 31篇2016
  • 26篇2015
  • 25篇2014
  • 21篇2013
  • 28篇2012
  • 30篇2011
  • 21篇2010
  • 21篇2009
  • 15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4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TRAQ技术的玄参对阴虚火旺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运用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玄参水煎液干预阴虚火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滋阴降火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诱导的阴虚火旺甲亢模型组(模型组)及玄参组。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用于探讨各组中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结果。结果:通过iTRAQ分析,鉴别出了3 981种蛋白质,其中142种在模型组中发生差异表达并被认为是潜在生物标志物。玄参干预后,玄参表现出了纠正78种异常表达蛋白质的趋势,涉及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代谢途径,与ErbB信号通路相关。结论:玄参对优甲乐诱导的阴虚火旺甲亢大鼠中蛋白质通路具有调节作用,其可能成为治疗或预防阴虚火旺甲亢的候选药物。
张宁李自辉李自辉赵洪伟叶涛刘树民刘树民罗君
关键词:玄参阴虚火旺左甲状腺素钠片蛋白质组学滋阴降火
阿尔茨海默病与微小脱氧核糖核酸的研究进展
2014年
一、微小脱氧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概述 miRNA是一类编码长度为20 ~ 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于1993年首次被发现[1],具有高度保守性、组织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等特点,在不同组织中及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miRNA表达.例如,miR-1720位于Hela细胞同一基因簇内并在斑马鱼细胞中表达,但在鼠肾和蛙卵巢细胞中未检测到;miR-1专一地表达于人类的心肌组织,在其他组织中检测不到,同时miR-1的表达只在小鼠胚胎形成阶段可以检测到其存在.故miRNA的这些生物学特性,意味着其在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更广泛且重要的作用.
白云潘思文李洋卢芳刘树民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阿尔茨海默病HELA细胞组织特异性小分子RNA基因表达调控
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对CCI模型大鼠疼痛及脊髓组织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对CCI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以及脊髓组织GFAP表达的影响,以期从抑制脊髓组织胶质细胞活化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分为3 d,7 d和14 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按照Bennett的方法建立CCI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损伤侧环跳、阳陵泉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胶囊治疗(1.64 g/kg),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5 m L/kg,每日1次。针药组给予电针和中药联合治疗,方法及疗程同上。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C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GFAP mRNA的表达。结果:MW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MWT从术后3天即显著降低,术后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中药组、针药组CCI大鼠MWT有所上升,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大鼠MWT显著上升,与电针组、中药组相比,疗效更加显著(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电针组、中药组、针药组脊髓组织中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针药组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电针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电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抑制C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GFAP mRNA的表达,尤以针药组疗效更佳。结论: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能够显著改善CCI模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脊髓组织中GFAP mRNA表达上调有关。
金弘刘婷婷刘树民陈英华孙晓伟朴圣爱祝鹏宇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GFAP
海巴戟果实诺丽(NONI)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1年
海巴戟(诺丽)被波利尼西亚人作为民间药物而广泛使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理功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现就其对肝损伤的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于纯淼李煦照于栋华陈佳刘树民
关键词:生理功能
穿山龙总皂苷对白介素-1β诱导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PI3K/AKT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重组白介素-1β(rIL-1β)诱导的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探讨其对PI3K/AKT通路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滑膜细胞;模型组给予10μg·L-1rIL-1β,给药组给予10μg·L-1rIL-1β和100μg·L-1穿山龙总皂苷共同孵育,孵育72 h后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穿山龙总皂苷对rIL-1β诱导大鼠FLS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PI3K,p-AKT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62.66±2.34,157.03±1.84)(P<0.05),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降低rIL-1β诱导下大鼠FLS中p-PI3K,p-AKT水平(分别为67.84±1.24,71.66±1.20)(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穿山龙总皂苷具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潜在价值。
于栋华刘磊卢芳杨超薛欢欢刘树民
关键词:穿山龙总皂苷白介素-1Β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基于肺纤维化模型的五味参芩汤配比筛选及提取工艺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五味参芩汤的最佳提取工艺,基于肺纤维化模型研究最佳配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正交实验法探究五味参芩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使用博来霉素诱导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研究五味参芩汤最佳配比。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DSI/BUXCO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监测系统仪器,计算机实时监测并记录大鼠潮气量、气道阻力及动态肺顺应性;试剂盒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II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IINP)、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红素氧化酶-1(HO-1)及肺组织中相关指标羟脯氨酸(HYP)含量,计算各组综合评分以此从16组配比组合中筛选出最优配比。以五味参芩汤中人参皂苷Rg1、黄芩苷、五味子醇甲、阿魏酸、桔梗皂苷D的含量以及出膏率为综合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液料比、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出L9(3^(4))正交实验表,计算各组综合评分以此初步优选五味参芩汤的提取工艺。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肺功能指标显著降低(P<0.01),气道阻力及PIIINP、MMP-7、SP-A、SP-D、KL-6、HO-1及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五味参芩汤给药16组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增加(P<0.05,P<0.01),气道阻力及PIIINP、MMP-7、SP-A、SP-D、KL-6、HO-1以及HYP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五味参芩汤最佳配比为:人参9 g,黄芩15 g,五味子6 g,川芎12 g,桔梗9 g。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0%乙醇,煎煮1.5 h,提取1次。结论:以博来霉素成功复制了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且五味参芩汤可以用于肺纤维化的治疗;筛选出了五味参芩汤最佳配比;建立了此方中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液相方法,且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重现性、稳定性、精密度、加样回收均良好,方法稳定可靠。
杨慧聪王克婧张飞宇孙梦迪卢芳王宇陈平平刘树民
关键词:肺纤维化正交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普萘洛尔致银屑病样大鼠模型的剂量、时间及性别探讨
2025年
目的:研究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在不同剂量、时间、性别下对银屑病样大鼠造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雄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将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均匀涂抹于大鼠背部皮肤上,每天1次,分别涂抹1周、2周,设立1个月恢复期。通过比较各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17,CK-17)表达水平、ELISA及RT-qPCR法检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评价皮损严重程度及造模效果。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1周和2周的雌雄高低剂量组大鼠出现明显红斑、鳞屑和肥厚,角化不全,表皮增厚,PCNA和CK-17表达增多,血清和皮损中的IL-1β、IL-17A、IL-22、IL-23和TNF-α表达量升高;与造模2周比较,造模1周表达明显,且雌鼠优于雄鼠;恢复1个月后,各组大鼠的表达较1周和2周造模时期下降。结论: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诱导银屑病样大鼠模型,重复性好,与造模2周相比造模1周效果好,雌鼠优于雄鼠,高剂量造模效果更好。
张萌萌刘树民孙慧娟高蕊邓戈宇张振东黄琳卢芳
关键词:盐酸普萘洛尔
MPTP对小鼠帕金森病造模条件探讨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行为学及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小鼠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C57BL小鼠分别给与MPTP不同剂量处理,测定各组小鼠爬竿时间检测动物运动协调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高效液相法观察不同模型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爬竿时间延长,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减少和多巴胺含量减少。结论MPTP处理可造成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在此种动物模型中,应根据科研目的选择MPTP的应用剂量和给药途径。
刘树民张琳丛树园于海龙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帕金森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蒲公英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探讨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 TCM、PubChem及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蒲公英有效成分、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间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于R软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得到8个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42个差异基因,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中的MicroRNA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及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有关,其中Akt1、PTGS2、ESR1、NFKB1、AR等基因可能为核心靶点。结论蒲公英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阐述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刘婷婷刘扬王宇刘树民
关键词:蒲公英乳腺癌网络药理学靶点
栀子清泄三焦之释义被引量:7
2011年
运用古代临床经验与现代药物研究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栀子清泄三焦这一传统的中医理论进行系统的解释说明,赋予栀子清泄三焦湿热症候以现代临床意义,更加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应用意义。
董婉茹刘洪毓丁雅光王海平刘树民
关键词:栀子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