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农村
  • 5篇农村社会
  • 5篇村社
  • 3篇社会稳定
  • 3篇农村社会稳定
  • 3篇纠纷
  • 2篇农村社会组织
  • 2篇自治
  • 2篇村民
  • 2篇村民自治
  • 2篇F
  • 1篇制度主义
  • 1篇社会组织
  • 1篇失范
  • 1篇税费
  • 1篇税费改革
  • 1篇主义
  • 1篇自治组织
  • 1篇维稳
  • 1篇乡村

机构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刘宁
  • 5篇黄辉祥
  • 2篇李晓玲

传媒

  • 2篇东南学术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共合肥市委...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建构:组织培育与体系重构——论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生长逻辑、发展限度与建构路径被引量:10
2013年
村民自治的组织创新和体系建构,是农民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自发创造的,并由国家认可最终提升到国家制度,是一个农民创造与国家提升的过程。但在此后的推广和落实中,国家所主导的组织建设和体系建构,忽视了村庄社会的内在需求及其组织的承接能力,使得一些原有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逐步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因此,培育和丰富村民自治的组织基础、扩展和重构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构建一个更具自主性、制衡性、制度化和开放性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成为推进村民自治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
刘宁
关键词:村民自治
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现代化转型期,农民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政治权利、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与重塑,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直接威胁到农村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在考察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产生、发展与预防、协调和解决机制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提出建构农村社会稳定机制的思路。笔者认为,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实现,需克服当前碎片化、刚性化、缺位化和错位化的制度缺陷,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化、韧性化的农村社会稳定机制。
黄辉祥刘宁
关键词:农村社会稳定矛盾纠纷
组织维稳与集体失范:农村社会组织角色冲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社会组织发育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存在着同样的桎梏——社会组织有利于社会稳定,而社会组织发育过程却引发各种利益冲突,甚至导致利益冲突扩大化,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就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来看,其一方面实现了农民的组织化参与、管理、服务、维权,整合了农民利益,规约了农民行为,满足了农民需求,维护了农民权益,成为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的重要一环;但另一方面,在其发展发育过程中,却潜含着弱化村庄权威、扩大利益冲突、抢占村庄资源和引发群体事件等集体失范风险,严重危及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刘宁黄辉祥
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角色冲突
农村社会组织:生长逻辑、治理功能和发展路径被引量:16
2016年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公民社会的生长,以及农民利益分化、冲突的不断增加和自我整合要求的不断增强,在我国农村社会涌现出大量代表、服务和维护农民利益的社会组织。这些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农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民的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业已成为中国村庄治理重要的内源性组织资源。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监管机制的体制性漏洞、组织体系的排斥性弊端和维权功能的过激化倾向等问题的存在,不但限制了农村社会组织的进一步成长及其治理功能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社会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因此,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和规范农村社会组织的维权功能,成为农村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黄辉祥刘宁
关键词:社会组织
活力与纠纷:土地流动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双重影响——以山东省博兴县F村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土地流动作为激发农村社会活力的主要因素,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在地方政府"卖地财政"和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化"的背景下,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村民自治的落实不到位,违背农民意愿和存在矛盾隐患的土地流转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安定与和谐。本文在对F村土地流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落实村民自治与改革农村制度,是实现农村社会活力和农村社会稳定动态统一的先决条件。
刘宁李晓玲
关键词:纠纷农村
村民自治的治理功能提升:自治组织培育与自治体系构建被引量:11
2010年
民主是治理与参与的紧密结合,只有将有效性和合法性融为一炉的民主机制才有可能得到巩固。当前村民自治受其地位的弱小性、组织的单一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行政干预等因素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其治理功能。增强农村民主治理功能需要扩展和重构村民自治的组织基础,需要培育和丰富自治组织体系,着力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组织体系,完善社会自治功能。
黄辉祥刘宁
关键词:村民自治功能扩展
选择性治理: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的一种尝试性解读被引量:14
2015年
在后税费时代,无论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村民自治的深化,抑或公共事业的建设等等,都亟需在乡镇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有力支持下予以实现。但是,就当前的乡村治理来看,乡镇政府在管理上的形式化、服务上的错位化、项目上的运作化和监督上的逆变化,与群众期望有为、有位的政府形象形成了较大反差,其选择性治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治理的顺利实施。考察选择性治理的形成原因,它既有主观上的利益驱动,也有客观上的财政限制,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现行的民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和乡村治理体制的不合理。
刘宁黄辉祥
关键词:税费改革乡村治理
活力与纠纷:土地流动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双重影响——以博兴县F村为例
2011年
土地流动作为激发农村社会活力的主要因素,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在地方政府"卖地财政"和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化"的背景下,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村民自治的落实不到位,违背农民意愿和存在矛盾隐患的土地流转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安定与和谐。本文在对F村土地流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落实村民自治与改革农村制度,是实现农村社会活力和农村社会稳定动态统一的先决条件。
刘宁李晓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