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凤
- 作品数:43 被引量:5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道病毒68型特征及其近期在美国流行概况
- 2015年
- 中国CDC自媒体获悉,2014年8月份以来,美国连续报道因严重呼吸道疾病就诊和入院的患儿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实验室确诊为肠道病毒68型(enterovirus 68,EV68)所引起.为进一步了解EV68特征、近期在美国的流行概况,以及我国既往的相关报道,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组织人员重点查阅了美国CDC官方网页,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形成专题报告,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常昭瑞刘凤凤李中杰王丽萍曾令佳廖巧红邢薇佳余宏杰
- 关键词:美国CDC肠道病毒呼吸道疾病实验室确诊传染病
- 2016年5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估2016年5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5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继续呈上升态势,可能达到全年最高峰。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出现寨卡病毒病、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输入性病例,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广西和浙江等重点省份存在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可能。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将逐渐进入高峰,重症和死亡病例将逐渐增多。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仍可能呈散发态势。食物中毒事件将逐渐上升。结论 2016年5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达到全年的最高峰;需重点关注伊蚊媒介传染病(如寨卡病毒病、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和手足口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 涂文校随海田牟笛刘小波刘凤凤王亚丽王锐孟玲洪志恒黎丹金连梅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 2023年6月中国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评估2023年6月在我国(不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023年6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较5月增多,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类事件为主。自上次风险评估(2023年5月8日)以来至2023年6月6日,我国本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呈现先波动上升后下降趋势;XBB系列变异株为境内疫情主要优势流行株;疫情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预计6月蘑菇中毒事件继续增多;预计6月高温中暑病例继续增多;根据既往报告情况,预计6月手足口病疫情将呈上升趋势;预计6月全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仍将处于高水平阶段。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予以特别关注,对蘑菇中毒、高温中暑、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予以一般关注。
- 孔庆福马晓洁刘凤凤黄晓霞袁媛王霄晔向妮娟涂文校孟玲笃梦雪施国庆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蘑菇中毒高温中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风险评估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应对和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23年1—6月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情况、肠道病毒血清型构成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与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的同期平均水平进行对比;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评估2023年1—6月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结果2023年1—6月,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57940例,报告发病率为39.68/10万,低于2017—2019年同期平均报告发病率(64.97/10万),高于2020—2022年同期平均报告发病率(26.37/10万)。从发病趋势来看,2023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较往年推迟,第20周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第26周达到极高流行水平。从病原构成来看,2023年1—6月全国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31%(4694/32804)、12.18%(3995/32804)和73.51%(24115/32804);与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EV-A71和CV-A16构成比均下降,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均上升。MEM评估结果显示,2023年上半年南方手足口病总体流行强度高于北方,其中广东处于极高流行水平,江西和湖南处于中流行水平,贵州、四川、湖北、重庆和浙江处于低流行水平。结论2023年,我国手足口病春夏季发病高峰后移,峰值明显高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同期平均水平,南方省份流行高峰早于北方省份。建议各省密切关注本省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动态变化,做好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
- 张雨桐宋杨刘凤凤丁凡刘言哲常昭瑞
- 关键词:手足口病监测预警
- 2014年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 2014年
- 目的 评估2014年7月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 方法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以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较6月有所下降。报告事件将以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布鲁氏菌病、登革热等传染病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近期,多地发生登革热输入病例,广东部分地区出现了本地感染病例,预计未来3-4个月将迎来登革热发病高峰;近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增加,暑期因集体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也将有所增加,同时应加强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人感染H7N9禽流感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中东呼吸综合征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近期有所上升,但传入我国的风险仍为低,输入病例导致该病在我国本土化和大范围播散的可能性极低。 结论 2014年7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事件数将下降;需重点关注我国霍乱、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食物中毒,同时关注中东呼吸综合征及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
- 曹洋向妮娟李昱王锐刘凤凤涂文校洪志恒金连梅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被引量:204
- 2014年
- 目的为加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与防控工作,更新相关技术指南,提出技术关键点的措施建议。方法收集2006—2013年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数据、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2006—2012年数据以及国内外诺如病毒感染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及有关文献,分析我国诺如病毒发病情况、病原分型和暴发危险因素,监测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内外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结果2006—2013年全国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报告数逐年上升,共报告56起,发病4979例,平均每起暴发89例病例,主要病原类型包括GⅠ型、GⅡ型。在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从2007年的11.2%上升至2011年20.3%,2012年为15.3%。结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和住院病例呈上升趋势,暴发规模较大,暴发监测的敏感性有待改进。本研究提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主要技术措施建议,对指导开展我国诺如病毒腹泻防控工作,更新技术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 张静常昭瑞孙军玲廖巧红邢薇佳刘凤凤
- 关键词:诺如病毒腹泻急性胃肠炎
- 2019年9月中国大陆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估2019年9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总体上,预计9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8月略有上升。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地区处于登革热高发期,本地病例将继续增多,Ⅰ类省份部分本地暴发疫情仍将持续,存在发生较大规模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输入病例多且媒介密度较高的Ⅱ、Ⅲ类省份存在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甚至出现暴发疫情的可能。手足口病将进入秋季流行期。霍乱仍会出现散发病例。炭疽处于高峰期,既往存在炭疽疫源地的西部和东北等地发生炭疽病例的可能性大。空肠弯曲菌感染所致格林–巴利综合征暴发事件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仍处于高发期。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将持续发生,但输入我国的风险低。结论需要对登革热、手足口病予以重点关注,对霍乱、炭疽、空肠弯曲菌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食物中毒、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予以一般关注。
- 孟玲黄晓霞李建东刘凤凤李伟魏建春张茂俊王霄晔任婧寰黎丹涂文校向妮娟倪大新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及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很大比例人群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嗅觉或味觉丧失、胃肠道症状等,一部分表现为重症,需要住院或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本文通过对新冠病毒不良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人群特征、社会因素及病毒特征等与新冠肺炎不良结局的关联,为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疫情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预测、病例识别和救治策略改进提供证据支持。
- 任敏睿刘凤凤孙军玲赵宏婷张业武常昭瑞李中杰
- 关键词:重症影响因素
- 2021年4月中国大陆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评估2021年4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021年4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逐步回归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前5年的平均水平。在我国防控策略未改变的情况下,随着疫苗接种和气温回升,4月面临COVID-19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将较3月有所下降。我国大部分省份尤其南部和东部省份手足口病将持续上升。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能高于2020年以及前5年平均水平。流行性出血热仍处于春季小高峰、疫情水平可能类似往年同期。结论特别关注COVID-19,重点关注手足口病,一般关注诺如病毒肠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
- 涂文校靳淼黄晓霞刘凤凤宋洋王富珍孟玲魏依侬向妮娟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保护效果研究:检测阴性病例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灭活疫苗在真实世界中对EV-A71感染相关重症病例保护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湖南、河南和云南省采用检测阴性设计(test-negative design,TND)病例对照研究评估EV-A71疫苗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6例6~71月龄的手足口病重症患者,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为83.3%,其中,CVA6阳性248例(33.2%),CVA16阳性142例(19.0%),CVA10阳性62例(8.3%),EV-A71阳性52例(7.0%),未分型242例(32.4%)。EV-A71阳性病例中,均未接种EV-A71疫苗,EV-A71疫苗对EV-A71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保护效果为100.0%,对CVA1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都无交叉保护作用。结论EV-A71疫苗对EV-A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鉴于目前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肠道病毒优势血清型发生改变,应加紧研发多价疫苗以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尤其是针对CVA6和CVA16等肠道病毒血清型。
- 张雨桐崔金朝刘凤凤宋杨刘言哲张彦平李中杰常昭瑞
-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