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郑州城市特色之构建被引量:2
- 2013年
- 阐述了城市特色的定义,从城市特色构成要素入手,对郑州市目前城市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挖掘,以期能对城市风貌的形成和城市形象的建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张雨汀冯艳
-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风貌
- 基于Vega的景观空间格局梯度特征提取方法被引量:3
- 2020年
- 为解决当前景观空间格局在梯度特征提取时存在的准确度低、消耗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基于Vega的景观空间格局梯度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分析Vega三维视景的生成原理,包括流水线与多进程技术;其次将采集到的原始图像做数据预处理,先通过卷积方法计算方向滤波,得到线上的最佳响应,此时图像仍然属于灰度图像,为进一步去除噪声,加快景观梯度特征提取效率,利用蚁群算法获得最佳图像分割结果;最后计算原始图像所有梯度特征值,在归一化函数基础上构建梯度特征向量,引入Vega技术,完成景观空间格局梯度特征提取。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噪声干扰情况下,上述提取方法准确率最高,耗时较短,为景观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 冯艳
- 关键词:蚁群算法
- 城市绿地不同植被群落对表层土壤入渗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探索郑州市城市不同植被群落对绿地表层土壤入渗的影响,以郑州市城区13种不同绿地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饱和导水率,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绿地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乔灌草混合配置的绿地比单一种植的绿地理化性质更好,且土壤的物理理化性质易受到人为踩踏等因素的影响。2)不同绿地表层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与持水能力差异显著,乔灌草混合配置的绿地比单一种植的绿地入渗性能和持水能力好,表现为较高的饱和导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其中银杏-麦冬配置的绿地饱和导水率最高,西府海棠-沿阶草配置的绿地饱和导水率最小;大叶黄杨单作绿地的田间持水能力最强,西府海棠-沿阶草配置的绿地田间持水能力最弱。3)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城市绿地建设采用乔灌草混合配置的形式,能有效提高绿地土壤的入渗能力和持水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 冯艳谢栋博陈军洲董娜林雷雅凯贺丹
- 关键词:城市绿地土壤入渗植被群落饱和导水率田间持水量
- 基于AHP的北京市望湖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被引量:9
- 2021年
- 以北京市望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问卷调查、阅读文献等方法选择休闲冥想环境、感官体验环境、园艺疗法环境、健身娱乐环境、疗养环境作为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构建康复性景观评价体系,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望湖公园康复性景观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意见。结果表明,5个评价准则所占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健身娱乐环境(0.4493)>感官体验环境(0.2661)>休闲冥想环境(0.1478)>疗养环境(0.1012)>园艺疗法环境(0.0355)。望湖公园康复性景观综合评分为0.210,评价等级为Ⅲ级。
- 高爽冯艳郭悦孔德政
- 关键词:景观评价
- 基于AHP的巩义市海上桥村视觉景观评价研究
- 2023年
- 以河南省巩义市海上桥村为研究对象,以可视性、风景景观质量和视觉吸收力3个准则层和11个评价因子构建视觉景观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海上桥村视觉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排序为可视性(0.539 6)>风景景观质量(0.297 0)>视觉吸收力(0.163 4)。海上桥村视觉景观综合评分为3.287 4,总体景观效果属于“一般”水平,评价等级为Ⅲ级。针对可视性、景观质量和视觉吸收力给出了优化措施。
- 冯艳李丹刘畅赵濛濛孔德政
- 关键词:视觉景观AHP层次分析法景观质量
- 黄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健康动态评价——以焦作市为例
- 2024年
-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基于PSR模型与“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使用相关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选取可视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集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2000—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45、0.53、0.52,整体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状况及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景观生态健康变化较为稳定,区域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以相邻等级转化为主,但主要存在于中低值之间的转化,并具有向邻近区域等级转化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以城市扩张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生态健康影响为基础,从景观格局优化、完善生态网络布局、管控土地利用开发等出发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 张雪莹穆战强孔德政王冬梦冯艳
- 关键词:黄河流域
- 郑州浅山区村落街巷微气候影响机制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村落街巷空间微气候的影响因素与调节机制,创造更加舒适的夏季微气候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方法】以郑州市浅山区典型村落的90个街巷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无人机测绘等方式采集数据,利用ENVI-met软件建立样地实况模型对微气候参数进行模拟,借助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街巷高宽比、街巷走向、植被覆盖度3项要素与街巷微气候的影响机制。【结果】1)高宽比(height-width ratio,H/W)主要通过降低平均太阳辐射温度(mean radiant temperature,MRT)来调节夏季街巷空间的微气候;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AC)主要通过增加相对湿度进而调节夏季街巷空间的微气候;而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TA)、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平均太阳辐射温度均会受到街巷走向的影响;2)通过极差分析可得,当高宽比达到1.1后,即可有效缩短街巷处于“极端”热应激等级的时间;3)在村内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10%时,通过和街巷高宽比结合设计的方式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植被增湿降温作用;4)南北走向(North-South direction,N-S)的街巷内夏季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太阳辐射温度均优于东西走向(East-West direction,E-W)。【结论】街巷高宽比、街巷走向、植被覆盖度对郑州浅山区村落街巷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存在最佳阈值。可从微气候的角度对村落街巷空间进行改造和设计,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规划设计策略,为相同地理环境下的村落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 冯艳刘雪莹李菁雯张玲玲孔德政徐兰兰
- 关键词:微气候
- 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形几何美学——对西方的欧氏几何美学的反叛被引量:8
- 2016年
- 从设计构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西方园林设计构图的几何学基础。以欧氏几何为基础的西方园林构图理论,造成了静止、孤立、片面的空间特性;以分形几何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园林,造就了动态、联系、整体的空间特性。欧氏几何是解读西方园林构图的钥匙,是西方构成美学的基础;分形几何是解读中国传统园林构图的密码,是中国构成美学法则——分形美的基础。
- 冯艳田芃田朝阳
- 关键词:欧氏几何师法自然传统园林
- 基于POI的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步行友好性评价
- 2021年
- 文章对郑州市金水区POI数据测评筛选,选取老年POI密集片区道路进行步行友好性评价,结果表明,片区道路老年步行友好性较差,仅有2.22%的道路达到"步行天堂"标准;13.33%的道路"非常适宜步行";31.11%的道路"适宜步行";33.33%的道路"较适宜步行";20%的道路"不适宜步行"。老年人步行友好性四个维度排序为: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道路和河流均会对步行产生削减。
- 冯艳刘聪黄懿李丹
- 关键词:老年人公园
-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信阳山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以新县毛铺村为例被引量:12
- 2021年
- 基于景观基因理论,以信阳市新县毛铺村楼上楼下村为例,通过无人机影像拍照,结合访谈、文献查阅等收集资料,以识别提取村落的景观基因,构建完整的景观基因信息链,对毛铺村风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地理位置影响,毛铺村整体风貌保存较好,村落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山水基地,中山区聚落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2)景观信息元即文化基因,其内涵丰富,主要文化基因为儒家文化,在其影响下形成较强的宗族文化制度;(3)景观信息点形式多样,涵盖山体、水系、文物建筑等物质景观和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景观2个方面,且物质景观保存度优于非物质文化景观保存度;(4)风貌景观信息廊道为河流、汉潢古道和现存道路,各景观基因信息点组织较为完善,局部道路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5)毛铺村景观信息网络整体性较强,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少量建筑存在坍塌、残缺、佚失等问题,对整体风貌有一定影响。以毛铺村为例的传统村落须要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来加强数字化研究进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数据管理模式达到传统村落精准的保护与正确开发。
- 冯艳张寒雪王冬梦刘保国刘艺平孔德政
- 关键词:传统村落风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