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瑞 作品数:27 被引量:202 H指数:9 供职机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口服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1例PH患者,在常规PH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贝前列素钠12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Brog呼吸困难评分、WHO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血气分析PaO2、一氧化氮(NO)、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患者血压、心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贝前列素钠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从(352.66±27.84)m增加至(396.52±32.63)m(P〈0.05);Brog呼吸困难评分及WHO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测定SPAP由(98.45±12.19)mmHg降低至(77.65±9.39)mmHg(P〈0.05);血气分析PaO2由(61.50±3.54)mmHg增加至(70.35±2.83)mmHg(P〈0.05);NO由(43.67±10.93)mol/L升至(71.95±11.47)mol/L(P〈0.05),NT-proBNP由(882.50±296.90)ng/L下降至(296.80±127.54)ng/L(P〈0.05)。服药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头痛,患者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贝前列素钠12周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耐量,无患者病情恶化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证实其是治疗PH的有效药物。 左兆凯 冯泽瑞 常方圆 许迎春 陈保增 王云鹏 叶岩岩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联合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行急诊PCI,稳心颗粒组患者术后即刻予以稳心颗粒治疗,前列地尔组患者于PCI前30 min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用法用量分别同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比较4组患者术后3 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6、24、48、72 h QT间期离散度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3 d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P<0.05)。4组患者术前QT间期离散度、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6、24、48、72 h QT间期离散度、QTCD低于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QT间期离散度及QTCD。 王云鹏 张云 孙一荣 左兆凯 孙泽刚 冯泽瑞 常方圆 许迎春 陈保增 齐玉军 刘跃森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列地尔 稳心颗粒 不同剂量国产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国产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拟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择期PCI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剂量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d),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大剂量国产瑞舒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3~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如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 Tn T、CK-MB、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c Tn T、CK-MB、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c Tn T、CK-MB水平均高于术前,hs-CRP水平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 ALT、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停用、减用或换用其他他汀类药物。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国产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国产瑞舒伐他汀对PCI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常方圆 左兆凯 孙泽刚 冯泽瑞 刘跃森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疗效比较研究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影响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负荷量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常规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血脂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常方圆 刘跃森 冯泽瑞 许迎春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不良事件 血脂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力衰竭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2019年 目的本研究试图对心衰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进而发现护理干预的目标。方法共入组150例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填写了基本信息、认知功能问卷、情绪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及生活满意度问卷等。结果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满意度相关,前瞻和回溯记忆问题、焦虑、抑郁、内部性激惹、外部性激惹、消极应对都和生活满意度成负相关,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与生活满意度成正相关。结论焦虑、外向性激惹、主观社会支持在生活满意度中尤其重要,此研究为心衰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了指导。 王志敏 夏凯 冯泽瑞 陈保增关键词:心衰 生活满意度 激惹 社会支持 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对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血浆炎性指标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炎性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入院的STEMI且行急诊PCI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马来酸依那普利组(对照组)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组(试验组),各35例。分别评价两组病人住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基线资料相匹配(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hs-CRP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LVEF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有效降低行急诊PCI术的STEMI病人血浆Hcy、CRP水平,并可改善心功能。 陈保增 冯明静 常方圆 孙泽刚 张云 冯泽瑞 许迎春 王云鹏 叶岩岩 齐玉军 李慧杰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依那普利叶酸片 麝香保心丸 N端脑钠肽前体 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胸痛症状改善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内皮功能指标肱动脉内皮依据性血管合性功能(FMD)、NO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胸痛症状改善有效(66.67%vs 56.67%)和总有效率(84.44%vs 63.33%)及中医症状积分、肱动脉FMD[(8.6±2.2)%vs(6.0±2.4)%]、NO[(35.1±3.7)μmol/Lvs(25.1±4.0)μmol/L]、内皮素1[(30.4±12.9)ng/Lvs(58.8±8.8)ng/L]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 冯泽瑞 王芬 常方圆 马林 许迎春 陈保增 王云鹏 叶岩岩关键词: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胸痛 伊布利特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持续时间≤3个月的AF、AFL患者32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7例)与胺碘酮组(15例)。伊布利特组首次剂量1mg伊布利特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胺碘酮组首次剂量150mg胺碘酮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50mg。结果伊布利特组的AF和AFL转复及总转复率分别为64.3%、66.7%和64.7%,胺碘酮组的AF和AFL转复及总转复率分别为41.7%、33.3%和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29.28±12.57)min,胺碘酮组平均转复时间为(70.59±16.8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7.6%vs 26.7%,P>0.05)。结论伊布利特转复AF、AFL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其疗效优于胺碘酮。 冯泽瑞 王志敏 陈保增 王芬 董爱芝 左兆凯 孙泽刚 张云 马林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 麝香保心丸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病人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1年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病人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对比两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变化、运动平板试验情况、血管内皮标志物。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病人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陈保增 冯明静 张云 冯泽瑞 王志敏关键词:冠脉微循环障碍 麝香保心丸 血管内皮功能 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38 2017年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术前尼可地尔组服用尼可地尔10 mg,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术后尼可地尔组患者继续服用尼可地尔5 mg/次、3次/d,对照组继续服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尼可地尔组术后6、24、48和72 h的QTd分别为(70.6±4.4)、(67.2±5.3)、(55.7±8.5)和(48.2±8.2) ms,均低于对照组的(77.1±7.1)、(71.3±6.5)、(65.1 ±8.1)和(57.2±5.4) ms(t=13.523、15.376、17.318、20.315,均P <0.05);尼可地尔组术后6、24、48和72 h的QTcd分别为(77.5±7.7)、(67.7±8.6)、(61.2±7.5)和(52.9±8.4) ms,均低于对照组的(88.6±8.1)、(79.2±7.8)、(74.4±7.4)和(69.6±8.6) ms(t=15.397、18.582、20.342、27.352,均P<0.05);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内尼可地尔组室性早搏发生率为41.7%(2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45/60,x2=6.52,P<0.01);尼可地尔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发生率为10.0%(6/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18/60,x2=7.42,P<0.01).结论 尼可地尔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QTd及QTcd较低有关. 王云鹏 张云 孙一荣 孙泽刚 左兆凯 冯泽瑞 常方圆 许迎春 陈保增 叶岩岩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尼可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