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迅

作品数:31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市“十一五”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7篇衰竭
  • 6篇动脉
  • 6篇心脏
  • 5篇心力衰竭
  • 5篇NOGO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心力衰竭患者
  • 4篇血压
  • 4篇萘哌地尔
  • 4篇慢性
  • 4篇慢性心力衰竭
  • 4篇老年
  • 4篇高血压
  • 4篇肺动脉
  • 4篇肺动脉高压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病

机构

  • 14篇贵州省人民医...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贵阳医学院附...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4篇成都上锦南府...
  • 3篇成都市第二人...
  • 3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卫生局

作者

  • 31篇冉迅
  • 8篇吴立荣
  • 8篇蒲艳
  • 5篇聂虎
  • 5篇赵建洵
  • 4篇陈玉成
  • 4篇曾智
  • 3篇刘雅
  • 3篇黄晓波
  • 3篇曾伟
  • 3篇潘媛媛
  • 2篇胡咏梅
  • 2篇屈模英
  • 2篇刘晓桥
  • 2篇安亚平
  • 2篇吴强
  • 2篇杨雷
  • 2篇赵卓
  • 2篇刘志琴
  • 2篇易延静

传媒

  • 5篇贵州医药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四川医学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迟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被引量:3
2016年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封堵器介入治疗VSD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靠[1]。Ⅲ房室传导阻滞(Ⅲ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Ⅲ度AVB)为封堵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术后第2~7天,但术后迟发性Ⅲ度AVB目前少见报道,现报告1例经导管VSD封堵术后9个月出现Ⅲ度AVB。
张莉冉迅庄梅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传导阻滞迟发
蒿本内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蒿本内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阳性对照组(地尔硫卓,5 mg/kg)、蒿本内酯组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造模后,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FS和LVWT;ELISA检测血清CK-MB、Mb、cTnI、IL-18、IL-1β、IL-6、MCP-1和TNF-α;检测Caspase-3、ATG7、LC3Ⅱ/LC3Ⅰ、p62、PI3K/AKT/mTOR通路表达。结果与I/R组比,蒿本内酯高剂量组大鼠HR、LVSP、LVWT、LVEF、FS升高,血清CK-MB、Mb、cTnI、IL-18、IL-1β、IL-6、MCP-1和TNF-α下降(P<0.05);心肌组织中ATG7、LC3Ⅱ/LC3Ⅰ、Caspase-3、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下调(P<0.05),p62表达上调(P<0.05)。结论蒿本内酯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的磷酸化,改善MIRI心肌组织损伤。
郎勇冉迅屈模英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PI3K/AKT/MTOR
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成都城乡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状况,为今后成都市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2008年在成都地区调查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样本的获取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社区(村)为单位,抽取成都市2008年城乡社区60~79岁人群2005例进行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1.77%,标准化率为47.36%。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半数有高血压。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知晓率55.0 1%、治疗率40.08%、控制率20.23%,城市老年人群高血压知晓率58.50%、治疗率43.29%、控制率22.04%,明显高于农村33.33%、20.1 4%、9.03%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P<0.01。结论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老年人群应作为血压监测重点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群。尚需进一步加强成都地区的社区老年高血压防治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水平,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率。
袁涛薛梦黄晓波曾伟刘雅易延静杨雷钟宏胡咏梅聂晓莉贾勇冉迅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CTRP-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017年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09-2015-09在我院首次明确诊断为STEMI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46例,根据CTRP1水平分为高CTRP1组和低CTRP1组。结果:低CTRP1组患者Gensini积分比高CTRP1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RP1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和植入支架的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RP1与Gensini积分(r=-0.243,P=0.007)、Hs-CRP(r=-0.313,P=0.012)呈负相关,与LVEF(r=0.172,P=0.035)呈正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TC、LDL-C、Hs-CRP、LVEF、左主干病变和冠脉病变支数为Gens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TRP1与急性STE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能够作为急性STE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冉迅汪林赵建洵聂虎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GENSINI积分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转铁蛋白水平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组42例,Ⅱ级组39例,Ⅲ级组41例,Ⅳ级组38例;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血脂水平和QRS波时限;分析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与QRS波时限、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TC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Ⅳ级组血清铁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Ⅳ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组(P<0.05);心功能Ⅳ级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Ⅰ级组(均P<0.05)。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呈正相关(r=0.325、0.475、0.853,均P<0.05),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365、0.435、0.725,均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可能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
蒲艳潘媛媛冉迅
关键词:冠心病转铁蛋白心功能分级
662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经导管介入治疗的6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208例,房间隔缺损(ASD)230例,室间隔缺损(VSD)217例和肺动脉瓣狭窄(PS)7例。结果介入治疗总成功率为97.73%(647/662),其中PDA、ASD、VSD封堵术成功率分别为98.56%、98.26%和96.31%,PS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成功率100%。各种类型的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2%(18/662),其中封堵器脱落3例,残余分流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III°AVB)5例,严重血小板减少3例,心包填塞1例,与介入治疗无关死亡1例。平均随访6个月,PDA和VSD完全闭合率达到100%,ASD完全闭合率均达到99.12%,PBPV跨瓣压差进一步降低至正常范围,血小板减少和III°AVB在3星期内完全恢复。结论严格把握适应症和注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经导管介入治疗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冉迅吴立荣张蓓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
不同程度右心衰竭大鼠心脏组织Nogo的表达差异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构建大鼠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模型,研究右心室Nogo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右心衰竭组。模型诱导采用野百合碱(MCT)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经右侧颈内静脉测量中心静脉压(CVP)。处死大鼠,称其肺脏(Lung Weight)、肝脏质量(Liver Weight,LW),计算出肺脏与体质量、肝脏与体质量的比值。去掉心房及大血管,游离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后分别称重,并计算右心指数:RV/(LV+S)。同时观察右室心肌组织的Nogo的表达、Nogo蛋白合成和胶原生成情况。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和右心衰竭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压力、中心静脉压、右室重量和右心指数进行性升高。肺动脉高压组和右心衰竭组NOGO-A mRNA逐渐升高,NOGO-B mRNA逐渐降低,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随着右心室病变加重逐渐升高。Nogo-A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Nogo-B1逐渐下降,Nogo-B2基本无变化。结论野百合碱注射法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模型可靠;Nogo在右心组织有表达,Nogo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右心衰竭的心室重塑。
冉迅赵健洵陈玉成聂虎曾智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
双峰T波与先天性心脏病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及正常人群组双峰T波的检出率差异性,年龄和性别对双峰T波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例675例和6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平静心电图,分析双峰T波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检出率和在室间隔缺损(VSD)、房室间隔缺损(AVSD)、房间隔缺损(ASD)和法洛四联症(F4)患者中的检出率。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中出现双峰T波患者401例(检出率59.4%,p〈0.05),其中,双峰T波在ASD中检出率42.1%,在VSD中检出率70.6%,AVSD双峰T波出现38例(82.2%),在F4中出现率42.3%;检出圆顶尖角T波及尖角T波169例(检出率26.0%);②随着年龄增长,先心病组及正常人群组双峰T波检出率降低;③正常人群组双峰T波检出率男性15岁左右开始逐渐下降,女性20-30岁检出率达高峰。结论双峰T波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检出率高于正常人;双峰T波受年龄的影响,正常人群还受性别的影响。
蒲艳吴强刘晓桥冉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双峰T波
Reticulon-4/Nogo基因表达与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室肥厚相关
目的:右心功能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患者预后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然而,我们对右心力衰竭竭发生的具体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拟检测野百合碱(Monocrotal...
赵建洵冉迅陈玉成曾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细胞因子水平及萘哌地尔干预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细胞因子水平及萘哌地尔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47例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TNF-α、IL-1、IL-6水平,同时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将4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入选24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萘哌地尔治疗组(B组)入选23例,在A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萘哌地尔50mg,每日2次,共1个月。1个月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1)心力衰竭患者血TNF-α、IL-1、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A组和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TNF-α、IL-1、IL-6均显著降低;(3)B组治疗后和A组治疗后比较,TNF-α进一步降低(P<0.05),NYHA分级进一步改善P<0.05),而IL-1、IL-6水平下降和LVEF提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4)LVEF与TNF-α、IL-6呈负相关(P<0.05)。结论TNF-α、IL-1、IL-6可能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萘哌地尔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TNF-α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
蒲艳冉迅吴立荣
关键词:心力衰竭细胞因子萘哌地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