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春林
- 作品数:44 被引量:89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长期施肥对褐土及玉米籽粒中Hg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土壤中重金属Hg污染的现状,为研究北方半湿润偏旱区褐土农田Hg元素的长期变化规律,对连续进行22年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试验0-40 cm农田土壤及2013年玉米籽粒中的H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长期施肥条件下褐土Hg元素的盈亏状况、年际变化和剖面特征及对玉米籽粒中H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土壤Hg含量有所亏缺,其他施肥处理Hg含量均有盈余;随着施肥年限的增长,土壤Hg呈下降趋势,比基础土样降低了29.3%-74.2%;高量施肥均可能会引起表层Hg含量的向下迁移,导致20-40 cm土壤Hg含量升高。2013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Hg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处理间土壤Hg含量差异影响不显著;2013年玉米籽粒中Hg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未造成土壤Hg污染。
- 李媛珍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关春林
- 关键词:长期施肥褐土重金属春玉米
-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与土壤氨挥发
- 采用通气法,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方武、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同秋季深施肥结合,可以大幅度减少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试验测定期间,春施肥各处理,田间土壤氨挥发总量较大且处理...
- 周怀平关春林李红梅杨治平
- 关键词:氨挥发春玉米
- 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效果被引量:53
- 2013年
-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秸秆还田量小且配秸秆腐熟剂玉米产量较还田量大处理高;采用粉碎还田配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增产效果较整秆沟埋配秸秆腐熟剂显著;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促进秸秆较快腐解,减轻和防止多量秸秆还田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可稳定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 杨振兴周怀平关春林解文艳车丽
- 关键词:秸秆还田微生物玉米
- 旱地谷子水肥高效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2年
- 谷子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的旱作农田中,干旱缺水和肥力低下是限制旱作农田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旱作农田谷子水肥的高效调控,是旱作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国内多种旱作谷子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调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多技术融合、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 王洋周怀平关春林解文艳杨振兴
- 关键词:旱地谷子水肥调控
- 内陆干旱型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 陈明昌张强王立志周怀平牛青山郑普山胡全才谷晓滨聂督关春林程滨杨治平郜春花刘平丁玉川郭珺李磊卢朝东董云中郝保平赵亚伟曹秋芬梁韶莉李荫藩冯高刘根科杨忠李春凤牛山根陈黎忠贾俊峰
- 1、在大同盆地设置了5个水盐动态监测点,系统研究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土周年水盐运动规律,建立了盐分运移模型,提出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地水盐运动调控模式,实现了旱季有灌、雨季有排、积盐期脱盐、其他时期排盐的目标。2、采用以井灌井排...
- 关键词:
- 关键词:盐碱地脱硫石膏改良剂
- 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6年
-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早地玉米土壤(NO3^--N)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可不同程度造成0~500cm土层NO3^--N的累积,且对0~300cm土层NO3^--N的累积影响较大。秋施肥秸秆覆盖还田处理产量最高,且土壤NO3^--N累积量较低,所造成的环境风险也小,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适宜施肥措施。
- 杨治平周怀平张强关春林程滨
- 关键词:旱地玉米施肥措施
- 咪鲜胺与戊唑醇及混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毒力测定
- 2016年
- 采用病菌毒力测定法,测定了咪鲜胺与戊唑醇及其混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与戊唑醇混配比为1∶4、1∶1时表现为增效作用,4∶1、1∶3、3∶1时为拮抗作用,其中咪鲜胺与戊唑醇以1∶1混合后,其共毒系数最高,为184.13,其LC50为0.2728ug/ml.
- 关春林石玉星
- 关键词:咪鲜胺戊唑醇苹果斑点落叶病毒力测定
- 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在我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的山西省寿阳旱农试验区,经过长达10a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是不施肥处理的2.25倍;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受生育期降水量和播前土壤贮水量两个因素的影响。干旱年份,玉米产量的提高更依赖于土壤水分、养分的协调供应,施肥的增产效果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限制,合理施肥、培肥土壤、保蓄水分,可增强旱地玉米抵御干旱的能力;丰水年份和正常年份,肥料的增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丰水年份应注意蓄水保墒。
-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 关键词:施肥旱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 长期氮磷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褐土钾素平衡及不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通过连续20 a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褐土耕层土壤钾素平衡、各形态钾素含量及其在全钾中的比例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化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地上部对土壤钾素的吸收;土壤钾素除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所盈余外,其余处理都表现为亏缺,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钾素的亏缺量减少;只施用氮磷化肥处理,随着氮磷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钾素形态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钾、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钾素各种形态含量以及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和特殊吸附钾比例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矿物钾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非交换性钾变化规律不明显。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可以减缓土壤全钾含量的消耗。
- 路慧英周怀平杨振兴关春林解文艳
- 关键词:长期施肥褐土钾素平衡钾素形态
- 长期施肥褐土土壤磷素变化规律研究
- 褐土是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山西省的主要耕作土壤中有286.1万公顷是褐土,占耕地面积的54.9%,是山西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由于自然环境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弊端以及中低肥力耕地面积大,无法发挥褐土最...
- 关春林
- 关键词:长期施肥褐土理化性状土壤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