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皮瓣
  • 5篇肿瘤
  • 4篇口腔
  • 3篇胸三角皮瓣
  • 3篇修复术
  • 3篇三角皮瓣
  • 3篇组织学
  • 3篇颈部
  • 2篇血管
  • 2篇粘膜
  • 2篇粘膜缺损
  • 2篇舌肿瘤
  • 2篇食管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缺损
  • 2篇腱膜
  • 2篇瘢痕
  • 2篇外科
  • 2篇显微解剖
  • 2篇鳞癌

机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人民医...
  • 3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3篇兰行简
  • 13篇王玉新
  • 9篇王绪凯
  • 8篇李瑞武
  • 3篇葛淑芬
  • 3篇刘纯义
  • 3篇高景恒
  • 2篇李俊林
  • 2篇傅素静
  • 2篇卢利
  • 2篇刘强
  • 2篇王佐林
  • 1篇刘瑞德
  • 1篇李吉
  • 1篇王兆元
  • 1篇王稚英
  • 1篇李俊林
  • 1篇钟鸣
  • 1篇孙长伏
  • 1篇李中林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医学美容...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3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颈皮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后衬里上皮的组织学研究
1998年
选用6只2月龄同胎长白仔猪,重7~10kg。一侧颈部设计5cm×2.5cm的颈皮肌肌皮瓣,另一侧制作去上皮的颈皮肌肌皮瓣修复同侧颊粘膜缺损。分别取活检标本,进行常规HE梁色,Malory特殊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研究结果表明:颈皮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后,仍保持其皮肤的内在固有特性。
王稚英兰行简李曦光李瑞武
关键词:组织学口腔粘膜缺损
向颈、肩、背扩展的胸三角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1995年
在30例成人新鲜尸体上,采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钼钯 X 线照像、碳素墨汁动脉灌注等方法,调查向颈、肩、背扩展的胸三角皮瓣的皮动脉来源及其分支的外径、长度、走行方向,及该皮瓣各皮动脉之间吻合支的外径、数目。并通过临床实践,讨论了该皮瓣的实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王佐林兰行简王玉新王绪凯段坤昌李吉
关键词:胸三角皮瓣动脉
胸三角皮瓣在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及一点新的发展
兰行简李瑞武王绪凯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食管胸肌修复术
皮瓣延迟后对皮瓣预制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为了探寻缩短皮瓣预制时间的新方法,作者设计了两组皮瓣预制方法进行比较。A组为皮瓣延迟实验组,B组为正常皮瓣预制对照组。皮瓣预制后2周进行血管灌注检查和皮瓣移植。结果:A组皮瓣成活范围大,植入血管与原皮瓣之间血管吻合支多;B组皮瓣成活面积小,血管网形成范围小,吻合支少。结论:皮瓣延迟后皮瓣预制时间可大大缩短,从而缩短了手术周期。
王绪凯刘强兰行简王玉新陈亚飞
关键词:皮肤移植
单侧唇裂修复新方法的探讨
1990年
通过对传统唇裂修复方法的深入研究,将Millard及Ten-nision手术方法的有关原则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克服其弊病,发扬其长处,探索一种围绕口轮匝肌功能修复及近于正常解剖形态的鼻唇修复的新方法。在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
王玉新刘强韩思源兰行简
关键词:唇裂
甘草甜素对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细胞株,通过细胞生长状态检测、光电镜水平的形态学观察、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观察甘草甜素对纤维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甘草甜素600mg/L以上浓度能抑制纤维肉瘤细胞的增殖,且随其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越显著;甘草甜素可引起纤维肉瘤细胞形态学改变,可使纤维肉瘤细胞G1期向S期移行受阻。结论甘草甜素抑制纤维肉瘤细胞增殖的最低有效浓度为600mg/L以上;甘草甜素的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G1期细胞的某些代谢或/和阻碍DNA合成的启动来实现的。
葛淑芬兰行简
关键词:甘草甜素纤维肉瘤颌下腺肿瘤肿瘤抑制
44例口腔鳞癌年轻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作者回顾分析了8年来收治的40岁以下口腔鳞癌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男女之比为1.93∶1;发病年龄大多在30~40岁,占90.90%,最小年龄3岁;发病部位多在舌部,共21例,占65.90%;分化程度以高、中分化为主,占81.82%;临床分期早、晚期就诊病例约各半,而舌癌晚期就诊者高达61.90%;患者对治疗合作性差,只有少部分能完成严格意义上的综合治疗。治疗复发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关晓峰李瑞武王玉新王绪凯葛淑芬李俊林兰行简钟宝民
关键词:口腔鳞癌
面颌部洞穿缺损的双皮瓣及肌皮瓣修复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为解决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问题。方法采用两个带蒂的组织瓣搭配使用修复面颌部洞穿缺损45例,共用组织瓣90个。其中胸三角皮瓣58个(占64%),依次是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结果45例洞穿性缺损所用90个组织瓣中全部成活及绝大部分成活者87个,成活率达97%,全部或大部分坏死的3个(占3%)。结论面颌部洞穿性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修复洞穿缺损有多种皮瓣、肌皮瓣可供选择;提出胸三角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等是修复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优质组织瓣。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功能与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王玉新兰行简李瑞武王绪凯卢力
关键词:皮瓣肌皮瓣
同时应用两个组织瓣修复面颊部洞穿缺损
<正>目的:为解决由于肿瘤切除,特殊感染及各种损伤所致的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恢复患者的功能及面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材料与方法:本组45例患者,其中因外伤所致的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电击伤3例,动物咬伤2例,枪伤1...
王玉新兰行简李瑞武王绪凯卢力
关键词:搭配使用颈阔肌肌皮瓣组织瓣面颊部
文献传递
鼻唇沟区域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对颌面整形美容外科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侧成人新鲜尸头行10%福尔马林血管灌注固定后,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①首次对少数国人与鼻唇沟区域相关的各表情肌逐块进行长、宽、厚的显微解剖测量。②测得鼻唇沟内侧脂肪厚度为1.3mm,外侧为4.5mm。③鼻唇沟内侧真皮层有肌纤维附着,外侧也有稀少肌束附着。④面部表浅肌肉之间不但存在腱膜,还由筋膜、肌肉、腱膜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网状结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有关SMAS 中央腱的理论假说。
傅素静兰行简高景恒刘纯义
关键词:显微解剖表情肌SMAS解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