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满生

作品数:151 被引量:5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0篇冶金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高炉
  • 49篇球团
  • 41篇铁矿
  • 40篇炼铁
  • 28篇含碳球团
  • 26篇热压含碳球团
  • 25篇钒钛
  • 25篇磁铁矿
  • 24篇钛磁铁矿
  • 24篇钒钛磁铁矿
  • 19篇氧化球团
  • 19篇高炉炼铁
  • 12篇竖炉
  • 11篇烧结矿
  • 11篇炼铁原料
  • 10篇压强度
  • 10篇冶金
  • 10篇铁精矿
  • 10篇精矿
  • 10篇抗压

机构

  • 139篇东北大学
  • 6篇安阳钢铁集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攀钢集团研究...
  • 1篇首钢集团
  • 1篇新余钢铁集团...
  • 1篇昆明钢铁集团...
  • 1篇内蒙古包钢钢...
  • 1篇金策工业综合...
  • 1篇山西太钢不锈...
  • 1篇鞍钢新轧钢股...

作者

  • 142篇储满生
  • 58篇柳政根
  • 34篇王兆才
  • 33篇唐珏
  • 24篇沈峰满
  • 24篇赵庆杰
  • 13篇郭同来
  • 12篇薛向欣
  • 10篇艾名星
  • 10篇付小佼
  • 9篇陈双印
  • 9篇赵凯
  • 8篇李光森
  • 8篇金明芳
  • 8篇王宏涛
  • 7篇冯聪
  • 7篇张伟
  • 7篇姜鑫
  • 7篇赵伟
  • 6篇付磊

传媒

  • 30篇东北大学学报...
  • 11篇中国冶金
  • 11篇钢铁
  • 7篇中国金属学会...
  • 6篇第七届中国钢...
  • 4篇材料与冶金学...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2007年中...
  • 2篇炼铁
  • 2篇工业加热
  • 2篇河南冶金
  • 2篇钢铁研究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2006年中...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五届宝钢学...
  • 2篇中国金属学会...
  • 2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1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0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焦混装对钒钛矿综合炉料软熔滴落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提高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水平,系统研究了矿焦混装对高炉综合炉料软熔滴落性能和V、Cr在渣铁中迁移规律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过程中烧结矿和球团矿所占比例不变。研究表明,矿焦混装对高炉综合炉料的软化区间、熔化区间、滴落率和透气性等软熔滴落性能参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混装率提高,软化区间t40-t4稍微变宽;熔化区间tD-tS逐渐变窄,软熔带变薄且位置下移;熔滴性能总特征值明显减小,综合炉料透气性能显著改善;渣铁滴落率先增加后减少;V、Cr在初铁中的收得率先升高后降低。因此,一定程度的矿焦混装有利于改善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综合炉料的软熔滴落性能,其混装率以25%为宜。
陈立杰柳政根付小佼于洪翔唐珏储满生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高炉炼铁矿焦混装V
热压含碳球团应用于炼铁新工艺的研究
热压含碳球团是一种利用铁精矿和煤粉热压而成的新型炼铁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热压含碳球团的制备工艺及冶金性能。重点研究了热压含碳球团应用于传统高炉炼铁和新开发的竖炉熔融还原炼铁工艺。首先,检测了热压含碳球团的冶金性能...
郭鹏辉柳政根唐珏王思源储满生赵庆杰
关键词:炼铁原料热压含碳球团熔融还原
热压含碳球团高温冶金性能的实验研究
热压含碳球团是一种利用煤的热塑性来提高强度的新型炼铁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本文对碱度1.2 和 FC/O 比1.0的未热处理和热处理热压含碳球团,分别检验其低温还原粉化、还原膨胀、还原冷却后强度等高温特性,并与其它炼铁原...
储满生赵庆杰赵凯张伟付磊
关键词:热压含碳球团低温还原粉化
文献传递
高炉炉料配加热压含碳球团软熔滴落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常用的炼铁原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配加不同比例的热压含碳球团对高炉炉料的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配加热压含碳球团对高炉综合炉料的软化区间、熔化区间、滴落率和透气性等软熔滴落性能参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热压含碳球团配比的增加,软化区间t40-t4逐渐变宽;熔化区间tD-tS逐渐变窄,熔化开始温度tS逐渐升高,滴落温度tD逐渐降低;滴落率先增加后降低,当配比为40%时,滴落率最高,为67.10%;最高压差先下降后升高,但在配加热压含碳球团条件下,炉料的最高压差都有所降低。从综合炉料的软熔滴落性能综合考虑,高炉炉料配加热压含碳球团的适宜配比应为40%~50%。
储满生柳政根王兆才赵凯郭同来
关键词:高炉炉料炼铁热压含碳球团
基于热压块的不锈钢粉尘还原实验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从不锈钢粉尘中回收利用Fe,Cr和Ni等,对不锈钢粉尘热压块制备及其自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热压温度为200℃,热压压力为35 MPa条件下,抗压强度达到900 N/个以上.高温条件下,煤热解产生的挥发分可参与不锈钢粉尘还原反应,当还原温度为1 400,1 450℃时,挥发分还原作用率达到0.4.据XRD分析和热力学计算,自还原过程中含铬物质的物相转变顺序为Fe Cr2O4,Cr2O3,Cr7C3,[Cr]Fe-Cr-Ni-C.当还原温度为1 450℃,烟煤中固定碳与粉尘中可去除氧的物质量的比(xc/xo)为0.72时,不锈钢粉尘热压块不能完全还原;当xc/xo大于0.8,还原20 min时,不锈钢粉尘热压块能完全还原.
李晰哲储满生李花兵罗主现
关键词:不锈钢粉尘挥发分
高还原性炼铁原料-热压含碳球团
来,为了强化高炉生产,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消耗,降低环境负荷及减少CO,排放,高炉使用高还原性炉料等一些革新炼铁技术被提出。近来,热压含碳球团作为一种具有高还原性和高高温强度的优质铁矿石含碳团块深受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
储满生赵庆杰沈峰满艾名星
关键词:热压含碳球团
凤城含硼铁精矿硼铁分离新工艺
本文介绍了硼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现有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提出了“直接还原一电炉熔分”新工艺,并进行了相应的可行性分析。我国硼铁矿资源丰富,围绕硼铁矿资源利用,有关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但由于技术和...
李壮年储满生王兆才柳政根
关键词:硼铁矿综合利用
文献传递
炉渣熔化性温度标准化的探讨被引量:10
2011年
以Visual Basic.NET 2008为平台,经计算机模拟试验对熔化性温度计算方法的标准化提出合理的建议。并提出,炉渣熔化性温度合理定义的关键在于合理斜率准数的确定,当K=50时得出的熔化性温度值符合行业的经验总结,证明了新定义的合理性。
张伟赵凯饶家庭付卫国储满生
关键词:炉渣熔化性温度VB.NET
50%CO_(2)+50%CO气氛下金属化炉料非等温反应动力学被引量:3
2023年
高炉使用金属化炉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碳炼铁技术为高炉炼铁过程深度降碳提供了新的可能。由于金属化炉料的易再氧化性,装入高炉炉顶中的金属化炉料是否能被炉顶煤气中的CO_(2)再氧化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对70%金属化率炉料在体积分数为50%CO_(2)+50%CO气体混合物中的非等温反应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KAS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了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机理,分析了反应过程的特征温度。结果表明,70%金属化率炉料在50%CO_(2)+50%CO混合气氛中的非等温反应过程表现为单步反应行为,反应的最佳机理模型为化学反应控制的A_(1)模型。金属化炉料低温下反应需要克服较大的反应能垒,主要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为114.22 kJ/mol,指前因子为2785/s。金属化炉料反应过程随加热速率增大存在滞后现象,加热速率从5 K/min增大到20 K/min时,反应开始温度从1045 K增加至1140 K,快速反应温度从1267 K增加到1470 K,而实际高炉炉顶温度远低于1045 K,因此金属化炉料在高炉顶部不会被煤气中的CO_(2)再氧化。
闫瑞军储满生储满生刘培军
关键词:高炉表观活化能反应机理
基于多流体理论的高炉数学模型及其求解被引量:12
2007年
数学模型可用于更好地理解、控制和改进高炉炼铁过程.作为全高炉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较新研究成果之一,多流体高炉模型被成功开发.该模型基于多流体理论、反应动力学、冶金传输原理及计算流体力学等理论,充分考虑了多相多组分之间的同时相互作用.实际应用表明,多流体模型是一个复杂全面的高炉过程模拟仿真系统,可对炉内主要现象进行多维数学模拟解析,并能较精确地预测高炉在指定条件下的操作指标.
储满生郭宪臻沈峰满八木顺一郎
关键词:高炉数学模型炼铁计算流体力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