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政

作品数:36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出血
  • 13篇脑出血
  • 11篇手术
  • 9篇高血压
  • 6篇血肿
  • 6篇高血压脑出血
  • 5篇微创
  • 5篇疗效
  • 5篇颅脑
  • 4篇血压
  • 4篇引流
  • 4篇预后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外科
  • 4篇微创穿刺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4篇穿刺
  • 3篇引流术
  • 3篇硬膜

机构

  • 36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作者

  • 36篇余政
  • 29篇王剑波
  • 24篇田劲
  • 24篇张入丹
  • 21篇邓超
  • 12篇李中林
  • 10篇吴小波
  • 9篇耿保伟
  • 9篇王良池
  • 9篇廖鹏
  • 7篇张轶行
  • 5篇叶群林
  • 5篇罗代伟
  • 3篇蒋敏
  • 2篇徐金明
  • 1篇蒋敏
  • 1篇冯华
  • 1篇孙晓川
  • 1篇张礼均
  • 1篇刘明冬

传媒

  • 9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三维塑形与手工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本组总结了我院5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颅骨修补状况,对手工塑形和计算机三维塑形两种不同的塑形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资料完整、符合设计要求的病例58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16~60岁,
张入丹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李中林吴小波张轶行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
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3.4%~38%[1],按照临床分级,≥7.0 cm的巨大脑膜瘤相对少见,且因其常与矢状窦、中央静脉等关系密切,手术切除难度大。我科于2002年至2009年收治18例最大径在8.0 cm以上的巨大脑膜瘤,经手术和放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
余政张入丹王剑波田劲邓超李中林叶群林吴小波
关键词:脑膜瘤
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碎吸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经穿刺碎吸术治疗25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4.8%。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术后有2例再出血;因术前血压较高(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10 mmHg),术后有3例再出血;术中因抽吸用力过大,致术后1例再出血;术后因躁动不安,持续性、阵发性剧烈咳嗽,术后有3例再出血;其余3例再出血原因不明。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有关解剖知识,定位准确,按规范进行各项操作,有效地控制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碎吸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张入丹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李中林叶群林吴小波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25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体会,探讨如何全切肿瘤并避免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害。方法对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型听神经瘤25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保留20例;依据House-Brackmann大型听神经瘤评定法评定面神经术后功能,其中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8例,Ⅴ~Ⅵ级5例。本组无1例死亡。结论根据术前和术中的策略,选择好手术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切除率、面神经功能保护率及减少手术并发症。
张入丹余政王剑波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疗效并发症
呼吸机在救治急性头胸部多发伤和复合伤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头胸部多发伤和复合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5例头胸部多发伤和复合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入院即使用呼吸机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案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伤后2个月Glasgow评分及死亡人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地使用呼吸机能明显改善重型头胸部多发伤和复合伤患者低氧血症,改善全身的缺氧状况,对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有明显的效果。
王良池余政王剑波邓超田劲张入丹李中林
关键词:呼吸机多发伤复合伤
105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20~60mm长度合适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105例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清除术治疗,术后对血肿量、手术时机和再出血进行分析。结果:105例均穿刺成功,存活85例,死亡20例,其中17例血肿量>80ml,3例手术后再出血死亡;血肿量在30~60ml,手术时间在发病后6~12h的35例恢复良好。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越大疗效越差;超早期穿刺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几率越高,手术时间在发病后6~12h内进行穿刺较为适宜。
张入丹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王良池罗代伟李中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
不同外科减压方式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减压方式对中重型颅脑损伤(TBI)脑组织氧分压(P_(bt)O_2)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中重型TBI患者29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常规理化指标(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小板、体温和血糖),以及P_(bt)O_2监测结果及其变化规律。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在术前及术后1、3、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P_(bt)O_2均低于5mm Hg,多表现为重度缺氧状态,而预后良好组P_(bt)O_2在15mm Hg以上,多表现为轻中度缺氧或正常。预后不良组术后P_(bt)O_2改变(-0.47±0.37)mm Hg,预后良好组术后P_(bt)O_2改变(1.73±2.15)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_(bt)O_2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脑缺氧,对早期判断患者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骨瓣减压在中重型TBI患者救治中更能改善其P_(bt)O_2。
张礼均刘明冬余政冯华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组织氧分压预后
四种方法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根据丘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出血量、脑室积血程度、中线移位程度、患者或家属意愿,分别选择保守治疗、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术、CT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术和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20例患者共死亡33例,其中保守治疗7例、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6例、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术+CT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8例、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2例,不同治疗方式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丘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量、脑组织受损范围等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有益于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
张入丹余政王剑波邓超李中林吴小波张轶行耿保伟
关键词:脑出血丘脑神经外科手术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监测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病原类型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防治提供有效指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12月就诊的41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感染情况,用K-B法对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用PCR扩增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结果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8株,革兰阳性菌46株,真菌14株。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20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大肠埃希菌10株,其他革兰阴性菌12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表皮葡萄球菌12株,肺炎链球菌9株,其他革兰阳性菌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0.00%、20.00%、65.00%、50.00%、0%、10.00%、25.00%,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14.29%、14.29%、71.43%、71.43%、0%、0%、50.0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为50.00%、41.67%、58.33%、58.33%、16.67%、16.67%、41.6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6.47%、64.71%、52.94%、0%、17.65%、47.06%、58.82%,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分别为75.00%、16.67%、50.00%、0%、25.00%、50.00%、16.67%,肺炎链球菌耐药率分别为66.67%、22.22%、33.33%、0%、0%、44.44%、0%。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ecA基因检出率为76.47%(13/17),qacA基因检出率为52.94%(9/17),ermB基因检出率为47.06%(8/17),aac(6')/aph(2")基因检出率为29.41%(5/17)。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可优选万古霉素和利福平,革兰阴性菌可优选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程度较高,耐药基因携带率也较高。
耿保伟原茹艳廖鹏余政王剑波田颈邓超张入丹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耐药性
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分为标准组140例,改良组100例。改良组采用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血肿清除术,标准组采用亚低温联合标准大骨瓣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Barthel(BI)指数。结果:改良组血肿清除率高于标准组(P<0.05);术中脑膨出、术后迟发血肿及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标准组(P<0.05)。改良组GO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标准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安全。
耿保伟原茹艳廖鹏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张入丹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亚低温血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