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峰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 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medal disease,PAD)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常主诉行走后疼痛,也称之为间隙性跛行,约四分之一外周血管病患者因为下肢缺血加重表现为静息痛、足趾溃疡或坏疽等症...
- 吴安乐黄求理宋侃侃柴小民施建国余峰居洁勤
- 关键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
- 文献传递
- 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慢性下肢缺血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材料与方法 15例经多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行经皮腔内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通过术后血管造影及临床症...
- 吴安乐黄求理宋侃侃柴小民施建国余峰居洁勤
- 文献传递
-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慢性下肢缺血通过髂-股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5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经皮腔内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通过术后血管造影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来评价治疗效果。PTA术后病变段血管残余狭窄<30%被认为技术成功;按照Fontaine分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1级或1级以上被认为临床成功。结果经同侧逆行PTA及支架植入术5例,共计6段同侧髂动脉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3枚、3段髂动脉行PTA术;跨主动脉对侧髂-股动脉PTA及支架植入术10例,共计20支病变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5枚、股浅动脉支架5枚、10支股动脉行PTA术。髂股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重复血管造影证实所有病变段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血管夹层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临床随访2~24个月,平均11.9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臂指数测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1)。术后6个月Fontaine分型提高1、2和3级的患者分别有7、5和3例,所有患者均未施行截肢(趾)术,随访期间临床有效率为10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早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状况,为中长期保肢提供较好途径。
- 吴安乐黄求理宋侃侃柴小民施建国余峰居洁勤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