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云玲

作品数:95 被引量:786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8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气候
  • 20篇城市
  • 12篇建筑
  • 12篇建筑物
  • 10篇气候变化
  • 9篇植被
  • 9篇气温
  • 7篇城市化
  • 6篇生态
  • 6篇纵向岭谷
  • 6篇纵向岭谷区
  • 6篇降雨
  • 6篇表面温度
  • 5篇生态环境
  • 5篇侵蚀力
  • 5篇热力
  • 5篇热流量
  • 5篇降雨侵蚀
  • 5篇降雨侵蚀力
  • 4篇植被覆盖

机构

  • 69篇云南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宜宾学院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省气象局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四川省教育厅
  • 1篇云南省林业和...

作者

  • 95篇何云玲
  • 38篇张一平
  • 21篇刘玉洪
  • 18篇窦军霞
  • 18篇马友鑫
  • 14篇李佑荣
  • 12篇郭萍
  • 6篇刘雪莲
  • 5篇张林艳
  • 5篇郭宗锋
  • 5篇张淑洁
  • 3篇杨根灿
  • 3篇付保红
  • 3篇张会宁
  • 3篇邓福英
  • 3篇吴志杰
  • 2篇庞勇
  • 2篇周跃
  • 2篇彭贵芬
  • 2篇伍自力

传媒

  • 7篇山地学报
  • 5篇地理科学
  • 5篇云南地理环境...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生态科学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高原气象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创新教育研究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绿色发展能力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构建的3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TOPSIS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方法,对比评价云南省各个市(州)的绿色发展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16个市州的绿色发展能力随时间呈现逐渐提高的总体趋势。从整体上看云南省绿色发展能力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滇中以及滇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能力较好,而滇西、滇西南以及滇东沿线的绿色发展能力较差。影响云南省绿色发展能力的障碍因子主要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独立研究和开发机构人员数。
陈彦君何云玲
关键词:指标体系
中国内陆热带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64
2007年
用西双版纳6个气象站40余年观测资料,探讨中国内陆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总体上呈逐年增暖的趋势,其中平均气温上升率0.016 5~0.033 4℃/a,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率0.008 6~0.038 7℃/a,平均最高气温上升率-0.001 4~0.018 6℃/a;降水长期变化特征则较复杂,规律不如气温明显,但总体趋势减少,年降水量变化主要决定于雨季降水量变化;相对湿度呈现逐年降低趋势。说明该地区气候向干热型转变。
何云玲张一平杨小波
关键词:气候变化区域气候
昆明城市热岛效应立体分布特征
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城内外垂直观测资料,探讨了低纬高原城市的城市气候立体分布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果:昆明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在地面附近存在,而且在城市上空也存在;其城市热岛效应为夜间强、影响高度高(>50m)...
张一平何云玲马友鑫刘玉洪李佑荣窦军霞郭萍
关键词:热岛效应
基于SPEI的云南中部区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云南中部地区1961~201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历史旱情资料验证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SPEI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在时空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验证了SPEI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2)SPEI指数与历史旱情资料比较吻合,能够有效地反映云南中部区域的干旱特征;(3)年均SPEI呈波动下降趋势,干季SPEI降低趋势明显。年均SPEI存在着24a的主周期和9a的次周期,并于1977年发生了突变,此后开始降低,在整体上呈现出干旱化的趋势;(4)从SPEI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其在整体上受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影响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而在区域内部则表现出东南-西北(干热河谷)的反向结构差异。
吴志杰何云玲
关键词:干旱经验正交函数
城市区域下垫面性质和位置差异对太阳辐射平衡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4月、8月、12月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性质和位置差异的辐射平衡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4月的太阳辐射各分量均较高,而多云天气的8月太阳辐射分量较小;屋顶的总辐射量和净辐射量均维持较高的数值,而受周围环境、建筑物遮蔽等影响的草地和球场则数值变化较大;随时间和下垫面的不同,反射辐射呈现较大差异;有效辐射则在多云天的8月呈现较小值(分配率趋于0)。所得结果可为探讨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张一平何云玲刘玉洪马友鑫李佑荣窦军霞郭萍
关键词:城市下垫面
昆明城市建筑物外壁表面热力效应研究——不同季节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04年
文章利用不同季节城市建筑物不同朝向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垂直观测资料,分析了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立体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城市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立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朝向、高度和时间差异;温度极值出现的位置、时刻随季节和朝向不同而各异;导致温度日较差呈现显著的变化;而昼、夜平均温度的垂直变化同样呈现较大的季节、朝向和位置的分异性。
张一平何云玲刘玉洪马友鑫李佑荣窦军霞
昆明城市气候研究
张一平何云玲张会宁马友鑫刘玉洪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急剧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已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城市环境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使人们能够生活于舒适的城市环境中,城市气候的研究是必不...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气候建筑物热力
昆明南北朝向室内壁面热流量变化特征
2005年
以昆明城市区域内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南北朝向室内壁面热流量实测资料,对各壁面的热流量进行了分析.得出:南北朝向房屋不同壁面热流量存在显著的时间和季节变化.12月室内壁面热流量变化受房屋朝向影响十分显著,而在4月和8月房屋朝向对室内壁面热流量传递影响较小.昼间南向室内4方位壁面热流量多为正值,热量从室内向壁面传递;夜间则反之;北向室内壁面热流量数值和传递方向随季节变化较大.考虑房屋壁面热流总量时,12月室内壁面热流总量的南北朝向呈现较大差异,而4月与8月,房屋朝向对室内壁面热流总量的影响较弱.
张一平何云玲白学文刘玉洪马友鑫李佑荣窦军霞郭萍
关键词:建筑物壁面热流量
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振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为研究乡村振兴发展能否有效拉近城乡收入差距,以2013~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对象,利用CRITIC权重法和泰尔指数测度核心变量,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 乡村振兴能有效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 乡村经济增长在乡村振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3) 乡村振兴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门槛效应;(4) 乡村振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区域异质性特征。最后,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In order to study whethe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effectively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from 2013 to 2022 is taken as the object, the CRITIC method and Theil index are used to measure core variables, and the benchmark regression model,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and panel threshold model are used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Rural revitaliz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narrowing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2) Rural economic growth plays a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impa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3)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a single threshold effe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4) The impa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characterized by regional heterogeneit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张明媛陈心恬连军瑜汪竞航何云玲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昆明城市气候水平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8
2002年
以昆明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西南东北剖线的实测资料比较研究,从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方面分析了昆明城市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及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表明:在昆明存在热岛效应,以夜间最为明显,其最强效应可达5.0℃,出现时刻(3时)与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傍晚)有所不同;昆明城市昼间呈现明显的干岛效应。所得结论可为探讨昆明城市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建筑规划、设计等提供依据。
何云玲张一平刘玉洪马友鑫李佑荣窦军霞郭萍
关键词:城市气候气象要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