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露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固定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骨骨折49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肋骨带外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肋骨带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骨痂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6%(48/49),对照组为85.71%(42/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VAS评分、CT骨痂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2.04%(1/49),对照组为16.32%(8/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行肋骨带外固定联合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促进肋骨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 任露邓江北徐海侠代艳
- 关键词:肋骨骨折复元活血汤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一年随访骨密度及体质成分特征分析
- 2023年
- COVID-19虽以肺部表现为主,但该病除累及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多个系统,其中尤以对骨肌系统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纳入33例有入院、出院及1年后随访胸部CT资料的COVID-19患者,分析其骨及体质成分特征,共纳入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各2、8、19和4人,无危重型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29.5±9.6)d,平均随访时间为(423.0±53.6)d。入院、出院及1年后胸椎骨密度未见明显变化;胸12~腰1椎间隙层面腹部皮下脂肪、腹腔内脂肪及腹部总脂肪面积亦未见明显变化。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组患者入院及1年随访胸1~胸12平均BMD高于普通型及重型组;普通型及重型组患者入院及1年后随访腹腔内脂肪面积及腹部总脂肪面积大于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组。本研究首次探索COVID-19对骨肌系统的影响,提示感染COVID-19一年后,并未导致患者胸椎骨密度和腹部脂肪发生明显变化。
- 管文敏魏璇孙婧魏巍张婷婷颜颖宋丽君千虎胜王大宁刘广红乔美琴任露杨正汉徐岩王振常
- 关键词:骨密度
-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正常人群臀肌的定量研究
- 2024年
-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正常人群臀肌进行纤维束三维成像和DTI参数定量分析,为研究臀肌挛缩症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收集42例正常臀肌志愿者(男性组21例,女性组21例),通过常规MRI及DTI技术获取其双侧臀肌纤维束成像,测量臀大、中、小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ADC值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I DTI可三维观察臀肌纤维束结构,并获得臀肌相关定量分析参数ADC值和FA值,为后续臀肌挛缩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徐海侠任露周俊杰彭小倩罗昕玥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
-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与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对比研究,评价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27例经手术或病理诊断为肠结核的患者的腹部MSCT及结肠镜检查结果,比较二者对肠结核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或病理诊断为肠结核的27例患者中,MSCT准确诊断26例(96.3%),结肠镜准确诊断23例(85.2%)。二者对肠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T结合结肠镜能够有效的提高肠结核的诊断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 代艳任露王丽英张亚林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结肠镜肠结
- 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后骨软骨损伤的MRI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后骨软骨损伤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对41例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FSE序列扫描,分析骨软骨损伤的特点。结果急性髌骨脱位后,41例青少年有37例(90.2%)出现骨软骨损伤,其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骨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5%、12.2%、24.5%、52.6%。青少年髌骨侧、股骨侧、髌骨-股骨骨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2.4%、13.5%、54.0%。结论青少年骨软骨损伤以Ⅲ级、Ⅳ级多见,损伤部位以髌骨侧及多部位损伤常见。
- 罗伟张亚林任露
- 关键词:髌骨脱位骨软骨磁共振成像
- 多排螺旋CT对弥漫性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癌的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影像表现,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9例弥漫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探讨MSCT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弥漫性肺癌有相对典型的cT表现,MSCT准确诊断27例(93.1%),是很好的辅助检查方法。结论:MSCT能够准确有效诊断弥漫性肺癌及其侵犯范围,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 代艳任露黄艳芳张亚林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
- 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结合三维重建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本实验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08月~2014年10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42例经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以及其中同时行结肠镜检查且有手术...
- 任露
- 关键词:肠梗阻64排螺旋CT
- 文献传递
- CT对腹盆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 2023年
- 目的 探讨CT对腹盆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诊治的49例腹盆部外伤患者的腹盆部CT平扫+增强的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确诊结果相比较,来分析评价CT对腹盆部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49例患者中,有28例CT诊断单纯性腹盆部脏器损伤(57.1%),20例复合性腹盆部脏器损伤(40.8%),1例CT未找到明确病因(2.0%);有27例经外科手术确诊为单纯性腹盆部脏器损伤(55.1%),22例复合性腹盆部脏器损伤(44.9%);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平扫+增强对腹盆部外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腹盆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有利于早期指导治疗,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任露徐海侠张亚林姚景江
- 关键词:CT
- HR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薄层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及三维(3D)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或CT确诊为视神经管骨折患者的眼眶常规CT、视神经HRCT及三维重建后处理结果,分别比较常规CT和HRCT以及HRCT和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显示率。结果 41例患者经常规CT扫描发现视神经管骨折11例(26.8%);HRCT扫描发现视神经管骨折32例(78.0%);三维重建后处理发现视神经管骨折39例(95.1%)。前组图像二者对骨折显示率有明显差异(P<0.05),后组图像二者对骨折显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RCT结合三维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
- 任露张亚林
- 关键词:三维重建常规CT视神经管骨折
- 结肠癌并腹膜转移误诊为肠结核1例
- 2014年
-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1]。结肠癌以腹部肿块、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肠结核以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二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近期长沙市中心医院将1例结肠癌并腹膜转移误诊为肠结核,现报告如下。
- 任露张亚林
- 关键词:结肠癌误诊肠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