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盐岩
  • 7篇碳酸盐岩
  • 6篇油藏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油藏
  • 4篇注水
  • 4篇缝洞
  • 4篇缝洞型
  • 4篇缝洞型碳酸盐...
  • 4篇缝洞型碳酸盐...
  • 3篇油田
  • 3篇塔河油田
  • 2篇注水替油
  • 2篇不稳定注水
  • 1篇压差
  • 1篇油层
  • 1篇油井
  • 1篇有效功
  • 1篇有效功率

机构

  • 7篇中国石化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9篇任文博
  • 1篇宋正聪
  • 1篇陈民锋
  • 1篇李金宜
  • 1篇涂兴万
  • 1篇宋红伟
  • 1篇杨志
  • 1篇许克亮
  • 1篇姜汉桥
  • 1篇李俊键
  • 1篇陈小凡
  • 1篇李浩
  • 1篇张智
  • 1篇袁波
  • 1篇刘玉国

传媒

  • 2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注水失效井综合治理研究
随着塔河油田开发规模的扩大和采出程度的增加,地层能量不断下降,尤其是塔河十二区和托甫台区的深入开发,单井注水规模不断扩大,注水轮次不断增加,近井地带原油采出程度加大,部分井注水效果逐渐变差,目前有165口注水替油井失效。...
任文博
关键词:碳酸盐岩注水开发
文献传递
杆式泵泄压工具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塔河油田大规模采用杆式泵深抽配合注N_2三次采油工艺,随着该工艺大规模应用,部分油井易出现腐蚀卡泵、泵筒蹩压、拆卸困难等问题。泵况出现异常进行维护作业时,为查明检泵原因需对杆式泵进行拆卸,目前常规做法是人工使用管钳对杆式泵进行现场拆卸,缺乏安全专业的泄压工具辅助拆泵,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为此,专门研制了杆式泵泄压工具,该工具通过旋转衬套,带动顶杆顶开阀球,将泵体内高压气体或高压液体从泄压孔中排出,消除拆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工具能安全、简单、快捷地泄压和拆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任文博宋正聪汪沪亮
关键词:杆式泵泄压塔河油田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替油失效井治理方法研究
本文在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多轮次注水替油失效井失效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失效因素油井提出不同的治理思路和方法,主要有:实施“水力扩容”释放“阁楼油”;通过酸化或小规模酸压解除近井储层污染;通过大型酸压沟通远端储集体;...
程洪任文博王幼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故障处理采收率
文献传递
碳酸盐岩油层注水替油效果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1
2012年
筛选单井注水替油的依据是油田的注水替油选井主要评判标准和影响因素,计算所有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确定所选油井注水替油适宜度。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方法,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模糊评判标准。根据实际生产资料,对13口典型井分别选取对应的评价指标参数,给出分别对应的开发效果等级(好、较好、中、较差、差)。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方法确定了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单井注水替油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注水替油井的选井方法,对单井注水替油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任文博许克亮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塔河油田注水替油吞吐进入高轮次以后,油水界面不断升高,注水替油效果不断变差,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起伏的高部位,此类剩余油俗称"阁楼油"。国外利用氮气及天然气驱工艺开采"阁楼油"的技术已成熟。为了进一步提高塔河油田的开发效果,开展了对注N2开采裂缝-溶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可行性的研究。针对塔河该类油藏的地质及生产特点,分析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及有利地质条件;在井筒多相流及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论证了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对注气量、闷井时间、注气采油方式、注气速度等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塔河碳酸盐岩油藏一定工艺技术保障下,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是可行的,预计采收率提高10%左右。
李金宜姜汉桥李俊键陈民锋涂兴万任文博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可行性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对称不稳定注水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非对称不稳定注水广泛应用于强非均质和裂缝型砂岩油藏中,但由于大尺度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地质构造和流体流动规律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大尺度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运用较少。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周期性注水理论、注水机理和影响因素、吸入过程非平衡状态、砂岩油藏中非对称不稳定注水理论及示踪剂监测技术等基础上,从非对称不稳定注水作用机理出发,结合碳酸盐岩缝洞油藏地质构造的特殊性,针对由于地质、流体参数难以有效获取而导致的不能确切计算合理的注水参数的难题,先后对注入量和注水周期和示踪剂监测的原理和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对称不稳定注水,在注水初期可利用示踪剂监测峰值及衰竭时间来近似确定合理的停注时间,并进一步判断水窜风险;在注水后期,结合示踪剂突破时间和受效井生产动态进行动态调整可取的良好的效果。最后笔者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非对称不稳定注水对大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有很好的适应性。
任文博陈小凡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法计算储量探讨被引量:10
2012年
油藏工程的物质平衡方法不需要考虑储层内部的复杂结构,仅根据储层内压力变化和累计注、采量就可以计算出缝洞单元的储量,运用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储层内压力的变化。针对塔河油田实施的注水替油这种特殊开采方式,根据注水阶段的注入量和井口压力的响应特征,由井口压力折算井底流压,再根据井底流压变化计算地层压力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注采单元的单井控制储量。同时,分析该方法的参数及计算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可能产生的误差,研究结果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计算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宋红伟张智任文博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计算
掺稀稠油井系统效率计算方法改进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塔河油田掺稀稠油井系统效率测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Y/T 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中抽油井系统效率测算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了现行抽油井系统效率计算标准不适合稠油井的原因,即未考虑抽油泵克服泵出口至井口的流动摩阻做功,导致稠油井有效功率和系统效率被低估。基于此认识,推导了考虑环空与油管内流体密度差、泵出口以上油管内摩阻和掺稀泵影响的有效功率与系统效率计算新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该方法适用于稀油井、普通稠油井及掺稀稠油井,便于系统效率的横向对比,对于科学客观评价普通稠油井和掺稀稠油井的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刘玉国任文博袁波李浩杨志
关键词:有效功率抽油泵
流势调控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水稳油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为解决缝洞型油藏因见水和含水上升导致的产量递减,在现有常规砂岩油藏流势表征的基础上,根据缝洞型油藏的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流势表征新方法,并通过计算和模拟,明确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势主要由位能和压能构成。基于流势是控制地下流体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通过改变生产压差实现流势调控从而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控水技术策略,形成了与水侵方向和水体强弱相关的选井和调整设计等流势调控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流势调控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水稳油的一种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在塔河油田已经实施13单元,11单元有效,累计增油近10万t。
任文博
关键词:生产压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