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市520名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2014年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以进一步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2014年10月选取绵阳市某全日制公立小学520名在校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市男女儿童体格发育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各项测量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男女体重、身高无统计学差别(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体重、身高与我国卫生部推荐2005年九市标准值接近。结论:我市城区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 任丹赵荣香谢坚余静陈竹
- 关键词:儿童
- 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肠内早期营养支持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胃肠功能障碍(AGD)患儿给予肠内早期营养支持(EEN)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78~90分同时发生AGD的患儿10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EEN组即发生AGD 24h或48h内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50例(延迟肠内营养组即发生AGD 48h后7d内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消失时间、入住ICU时间、住ICU期间感染率、肠外营养治疗费用等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住院时间、住ICU营养不良发生率等比较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对于重症患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于24h或48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缩短入住ICU时间,减少住ICU期间感染率,降低肠外营养治疗费用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荣香任丹余静吴培陈竹
-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多系统功能障碍
- PICU重症脑炎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脑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分析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该院PICU收治的72例重症脑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定为Ⅰ组,未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定为Ⅱ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主要辅助检查及预后,分析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Ⅰ组抽搐发生率高、意识障碍严重、颅内压增高明显、血糖显著增高、低钠血症明显、病死率较高,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两组患儿的发热、头痛呕吐、病理征、脑脊液细胞数、血液白细胞、脑电图及头颅MRI病灶等与发生呼吸衰竭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症脑炎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频繁抽搐、昏迷、应激性高血糖、低钠血症、颅内压增高等,要及时识别这些高危因素,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
- 赵荣香任丹闫晓玲
- 关键词:重症脑炎呼吸衰竭
-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临床防治办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0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22例低出生体重儿基本信息,根据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分为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1.08%,其中临床表现以腹胀和胃内咖啡样物质最为突出,发生率分别为11.26%(25/222)和9.46%(21/2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不耐受组和喂养耐受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体重、胎龄、开奶时间及窒息、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呼吸暂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和HIE与胃肠不耐受有相关性。讨论:小胎龄和发育不成熟是喂养不耐受的根本原因,胃肠动力受中枢和肠道神经系统双重控制,HIE可直接或间接抑制胃肠中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影响胃肠功能。总结: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纠正患儿缺氧状态,预防HIE发生,同时给予早期干预如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及适当药物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 任丹余静管利荣江南胡煜魏丽蓉侯怡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儿在给予综合治疗,在惊厥持续状态无效时,对照组实施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实施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的惊厥持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惊厥持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32.26%(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咪达唑仑治疗的疗效显著,预后较好,康复较快。
- 陈竹赵荣香任丹姜雪莹
- 关键词:咪达唑仑婴幼儿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MA、h-FABP水平变化及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并分析血清IMA、h-FABP水平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54例)和重症组(42例)。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血清IMA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FABP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MA、h-FABP水平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MA、h-FAB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重症组血清IMA、h-FABP水平较轻症组高(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为(0.26±0.12)ng/ml。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MA、h-FABP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呈正相关(r=0.803和0.851,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血清IMA、h-FABP的高表达,血清IMA、h-FABP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具有良好的临床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
- 焦书丽易庆军任丹
- 关键词:病毒性疾病
- 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肠内早期营养支持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肠功能障碍(AGD)患儿给予肠内早期营养支持(EEN)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4年3月-2015年10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78分~90分同时发生AGD的患儿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2组患儿的AGD症状消失时间、治疗优良率、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入住P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住PICU期间感染率、住PICU营养不良发生率、是否增加肠外营养治疗费用等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AGD症状消失时间、入住PICU时间、住PICU期间感染率、肠外营养治疗费用等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住院时间、住PICU营养不良发生率等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于24 h或48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缩短入住PICU时间,减少住PICU期间感染率,降低肠外营养治疗费用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荣香任丹余静吴培陈竹
-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多系统功能障碍
- PICU重症脑炎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脑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分析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PICU 收治的72例重症脑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赵荣香任丹吴培闫晓玲
- 关键词:PICU重症脑炎呼吸衰竭
-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 2016年
-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发生、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病原菌全部为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5.71%.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4.29%,其中以大肠埃希杆菌占比最多为42.86%;革兰氏阴性杆菌以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等药物;革兰氏阳性球菌以万古霉素最为敏感。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等药物;出现败血症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均小于O.5x10^9/L,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初期有所提高,其中死亡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和c反应蛋白增高幅度均高于存活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与c反应蛋白增多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密切相关,可以选用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作为前期经验性抗菌治疗的药物。
- 胡陶谢坚赵凤华任丹郭军陈竹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败血症
- 绵阳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2019年学龄前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绵阳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2019年学龄前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特点,并探究其及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取绵阳市某三甲医院儿科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39例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流感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资料,探究儿童流感病毒发展趋势,并围绕其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6年-2018年以甲型H3N2型及乙型Y型为主,2019年以甲型H3N2型及乙型V为主;流感患儿主要临床特征为咳嗽,发热及流涕(P<0.05);患儿性别患流感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布来看,<5岁患儿偏多,占76.6%(P<0.05);从流感分布季节来看,冬季及春季占比分别为42.0%及37.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绵阳市2016年-2019年流感病毒分型主要以甲型H3N2及乙型Y为主,乙型流感患儿病例逐渐增多;咳嗽及发热依旧是各种类型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年龄小于5岁儿童更加容易感染流感,且冬季及春季发病率远高于夏季及秋季。
- 任丹吴荻刘福焦书丽王敏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