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雪娟

作品数:48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单殖吸虫
  • 20篇鱼类
  • 13篇中国新记录
  • 10篇鱼类单殖吸虫
  • 9篇新记录种
  • 9篇寄生
  • 9篇记录种
  • 8篇中国海
  • 7篇中国海洋
  • 6篇指环虫
  • 5篇水鱼
  • 5篇类寄生
  • 5篇海水鱼
  • 5篇海水鱼类
  • 4篇中国新记录种
  • 3篇血蓝蛋白
  • 3篇养殖
  • 3篇养殖鱼
  • 3篇鱼类寄生
  • 3篇杂色鲍

机构

  • 44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常德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海洋研究...
  • 1篇广东省水生动...

作者

  • 48篇丁雪娟
  • 11篇张剑英
  • 6篇胡盼
  • 6篇杨长平
  • 6篇刘琳
  • 4篇廖翔华
  • 4篇熊向英
  • 4篇袁凯
  • 4篇杨芳
  • 3篇彭文
  • 3篇孟杨杨
  • 3篇肖智
  • 3篇宋兰
  • 3篇王江勇
  • 3篇蔡星
  • 2篇曹姗妹
  • 2篇张成生
  • 2篇王琳
  • 2篇徐向明
  • 2篇李安兴

传媒

  • 12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动物分类学报
  • 7篇寄生虫与医学...
  • 6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利渔业
  • 1篇鱼类病害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渔业
  • 1篇南方水产
  • 1篇水产太空育种...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扁鮀鲣寄生墨杯虫属单殖吸虫—中国新记录种被引量:2
2012年
2011年11月14日,作者在广东省汕尾进行野生海水鱼类寄生单殖吸虫调查,于扁蛇鲣Auxis thazard thazard(Laeepède,1800)鳃上检获1种分室科单殖吸虫,经研究鉴定属于分室亚科(Capsalinae)墨杯虫属(Caballerocotyla)的群居墨杯虫(cgregalis)。该种在我国未曾报道,为1中国新记录种,扁蛇鲣为宿主新记录[1-3]。
杨长平胡盼丁雪娟张剑英
关键词:单殖吸虫中国新记录种
单殖吸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5年
单殖吸虫为一类主要寄生于水生脊椎动物体外的蠕虫,已报道30 0 0余种。本文回顾了单殖吸虫传统分类学研究概况,并从目标基因的选择、分子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3个方面概述了单殖吸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进而对分子系统学与传统形态分类学的关系及其研究前景进行了阐述。
丁雪娟廖翔华李安兴张剑英
关键词:单殖吸虫分子系统学形态分类学分子分类
南海鱼类单殖吸虫之单杯科二新记录种
2018年
记述采自海南文昌清澜港的尖吻魟Telatrygon zugei鼻腔的长旋分盘虫Merizocotyle macrostrobus Chisholm&Whittington,2012和广东汕尾的何氏鳐Okamejei hollandi泄殖腔的澳洲小杯虫Calicotyle australis Johnston,1934。所获标本与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仅个别量度略有差异:长旋分盘虫的中央大钩比原始描述长;澳洲小杯虫的雄性交接器较原始描述短。小杯虫亚科为中国新记录亚科,长旋分盘虫与澳洲小杯虫为我国新记录种,尖吻魟与何氏鳐分别为二者的宿主新记录。
周形杨芳丁雪娟
关键词:单殖吸虫中国新记录
一种孟氏虫Menziesia sp.的扫描电镜观察
2005年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孟氏虫呈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具1对吸盘样前吸器,前吸器之后为口咽,生殖孔在虫体左侧边缘处.后吸器盘状,无柄,内具3对中央大钩和7对边缘小钩,边缘膜由柱状细胞组成.体表皮褶不明显,腹面体表具感觉乳突和体棘;背面体表密布颗粒状突起.
徐向明丁雪娟
关键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组成生殖孔体表虫体
中国海洋鱼类单殖吸虫研究ⅩⅪ.拟八铗虫科一新记录
2011年
记述采自广东汕尾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 Bleeker,1851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拟八铗虫属Pseudodi-clidophora Yamaguti,与1965之圆鲹拟八铗虫Pseudodiclidophora decapterus Yamaguti,1965.所获标本与Yamaguti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吸铗形态、两侧吸铗及卵的大小上略有差异.拟八铗虫属及圆鲹拟八铗虫均为中国新记录,长体圆鲹是宿主新记录.
孟杨杨熊向英丁雪娟
关键词:单殖吸虫中国新记录
中国海弯水虱属(等足目,纺锤水虱科)一新纪录种被引量:3
2007年
记述寄生于鱼类鳃腔的纺锤水虱科Aegidae海弯水虱属Alitropus中国1新纪录种,典型海弯水虱Alitropus typus Milne-Edwards,1840。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于海燕丁雪娟张剑英
关键词:等足目新纪录种
鲶肤孢虫病和小瓜虫病的比较研究
1996年
对鲶苗(种)的肤孢虫病与小瓜虫病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瓜虫仅在鲶体表形成孢囊,而肤孢虫则可深入皮下及肌间组织,并伴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张成生丁雪娟
关键词:多子小瓜虫病
华南两栖类寄生单殖吸虫种类组成
2006年3月-2008年9月,对华南地区两栖类寄生单殖吸虫进行了调查研究,检获多盘科单殖吸虫8种(表1),均为华南地区首次记录,其中4种拟定为新种。对相关虫种的形态学、幼虫发育及ITS1与28S 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
丁雪娟宋兰曹姗妹肖智刘琳张剑英
关键词:单殖吸虫两栖类
文献传递
南海轮盘虫属(单殖吸虫,分室科)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
2017年
记述采自中国南海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鳃上的单殖吸虫1新种:红娘鱼轮盘虫(Trochopus lepidotrigla sp.nov.),以及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鳃上的1中国新记录种:戈尔韦轮盘虫(Trochopus gaillimhe Little,1929)。新种红娘鱼轮盘虫以其后吸器上3对锚钩特殊的形态大小而区别于该属的近似种。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杨长平胡盼丁雪娟
关键词:单殖吸虫新记录种
鲈鱼寄生逆转指环虫的分类地位被引量:5
2004年
采用单个虫体PCR扩增、序列测定与分析的方法 ,对寄生于鲈鱼及鲤科鱼类的 4种指环虫的核糖体 2 8SrRNA基因 5′端部分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 1(ITS1)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PAUP软件中的最大简约法 (mostparsimo ny,MP)和邻接法 (neighborjoining ,NJ)构建了 2 8SrDNA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 ,逆转指环虫明显地嵌合于其它 3种指环虫之间 ,不宜将其从指环虫属中移出另立似小突虫属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逆转指环虫的分类地位。
丁雪娟廖翔华
关键词:指环虫鲈鱼虫体鲤科鱼类PCR扩增RRNA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