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芬芬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慢性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3篇中医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病毒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学术思想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名老中医
  • 2篇老中医
  • 2篇肝硬化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介质

机构

  • 9篇广西中医药大...
  • 9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黎芬芬
  • 8篇邓鑫
  • 5篇文彬
  • 3篇李福英
  • 2篇陈然
  • 1篇刘振威
  • 1篇姜枫
  • 1篇李璇
  • 1篇杨瑞春
  • 1篇刘慧婷
  • 1篇张亚萍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针刺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医针刺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血清炎性介质IL-2、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6%(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杨瑞春黎芬芬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针刺炎性介质
清毒胶囊对HIV感染者常用一线HAART方案所致相关不良反应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前1个月常用一线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相关不良反应,并观察清毒胶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分析380例HIV感染者常用一线HAART方案,即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依非韦伦(EFV)前1个月内所致的相关不良反应,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HAART+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清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HIV生存质量量表、卡氏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方案(3TC+TDF+EFV)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以消化道症状(24.5%)、药疹(20.5%)、中枢神经毒性(3.1%)、肝功能损害(25.3%)、肾功能损害(19.5%)为主。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换药率为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换药率为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肠道症状、药疹、肾功能损害等毒性不良反应,观察组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损害、中枢神经毒性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清毒胶囊能够有效减少HAART方案(3TC+TDF+EFV)所致的胃肠道症状、药疹及肾功能损害等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福英文彬黎芬芬邓碧云姜枫刘振威李璇张亚萍邓鑫
关键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生活质量安全性
茵陈蒿汤用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具有明确的抗病毒效应,在护肝、抗炎、调节免疫、改善症状等方面亦显现出很好的综合治疗特色。这彰显了我国应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优势,因此不断得到广泛的关注并投入大力的研究。近10年来,茵陈蒿汤应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抗炎与保肝护肝、调节免疫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黎芬芬邓鑫文彬
关键词:茵陈蒿汤病毒性肝炎
蓝青强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要素分析和临床应用
一.蓝青强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要素分析  目的:  为了学习、继承蓝青强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通过统计分析、频率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蓝青强教授治疗慢乙肝的处方用药规律。  ...
黎芬芬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学术思想处方用药
文献传递
核苷类药物联合中成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目前西医临床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多采用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措施治疗,核苷类药物为其常用药物,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认同,但乙肝病毒( HBV )基因突变耐药、疗程较长、费用高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中药以其费用低、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逐渐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现就核苷类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现状作一综述。
李福英陈然黎芬芬彭佩纯文彬邓鑫
关键词:核苷类药物肝硬化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人体感染肝炎病毒后,因机体的免疫状态、病毒及宿主基因型、病毒量等的不同可以出现迥异的结局,其预后可能是治愈或慢性化,或并发肝衰竭、腹水、肝肾综合征、肝硬化、肝癌等。研究病毒性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不仅有利于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还益于科研抗病毒新药、基因治疗的研发及中医药的扩展应用。
黎芬芬邓鑫文彬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预后
补肺纳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补肺纳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肺纳肾汤,疗程均为半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炎症介质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l/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纳肾汤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细胞(IL-6、hs-CRP)释放,对临床具有指导价值。
蒋劲柏黎芬芬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名老中医经验思想传承的思考被引量:5
2016年
名老中医作为中医学成就的标杆,承载在他们肩上的是广大民众的医疗保健,以及新一代优秀名医的栽培。中医界人士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方法、模式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逐步取得成果。并逐步取得成果。随着传承工作的研究进展,新型传承研究平台不断开发运用,但是关于名老中医传人、中医药的保护、中药质量等关键性问题凸显,需要我们重视并思考。只有各方面工作同时开展好,传承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黎芬芬邓鑫陈然
关键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运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试验(329名患者),4个试验对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了评定,4个试验对治疗后乙肝HBV-DNA病毒定量分析进行了评定。4个试验治疗后肝功能ALT改善情况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MD=-1.70,95%CI(-2.40,-1.00)];4个试验HBV-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OR=3.29,95%CI(1.86,5.82)]。[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杨义维刘慧婷黎芬芬邓鑫
关键词:小柴胡汤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META分析
活血化瘀法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归属于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臌胀"范畴,气滞、血瘀和水停为其主要病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之有病,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气主行血之功失常,终血滞或血溢脉外而成瘀。《内经》有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能够调和气血,使血行水亦行。
黎芬芬文彬李福英邓鑫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活血化瘀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