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美光

作品数:15 被引量:7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髋关节
  • 8篇关节
  • 5篇等速测试
  • 4篇等速运动
  • 3篇康复
  • 2篇屈曲
  • 2篇髋关节屈曲
  • 2篇力矩
  • 2篇疗法
  • 2篇肌力
  • 2篇肥胖
  • 2篇测试程序
  • 1篇等速测力
  • 1篇动功
  • 1篇心钠素
  • 1篇心钠素含量
  • 1篇运动康复
  • 1篇运动康复疗法
  • 1篇运动疗法
  • 1篇正常人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黄美光
  • 11篇徐军
  • 1篇李信玉
  • 1篇翁长水
  • 1篇沈定国

传媒

  • 7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气功...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肥胖症的运动康复疗法被引量:2
1993年
人到老年,生活水平相对提高。营养改善,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以及生理上的发展规律,脂肪在体内过度积聚,易引起脂肪代谢障碍而形成肥胖症。肥胖症常并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因此人到老年,如何防治肥胖症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老年性肥胖症的起因及应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的效果、作用、
黄美光
关键词:肥胖症老年人康复
运动疗法治疗偏瘫的探讨(附6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报导了62例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42例应用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疗法组),20例无运动疗法(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通过对肌力、行路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测定和综合评估,其结果为运动疗法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100%,优良率为76.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优良率只有15%,两组对比,经统计学Ridit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运动疗法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李信玉黄美光翁长水
关键词:偏瘫运动疗法肌力康复
不同角速度下正常人髋关节屈曲、伸展等速测试结果的比较被引量:23
1995年
借助Kin-con等速装置,以60°/s、180°/s两种角速度对30名男性、30名女性的髋关节屈曲、伸展力量进行测定,获得了相应的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力矩峰值。对不同角速度下力矩值、拮抗肌比、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比、峰值/均值比、同名肌群缺失百分比等有关比值及性别间力量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伴随角速度增大,一般表现为向心收缩力矩值降低,离心收缩力距值增高,并可出现显著性差异。可能的原因为收缩机制、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介入运动的肌纤维类型及受试者平素运动水平等因素。由此使得拮抗肌比、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比、峰值/均值比等有关比值也相应变化。左右侧同名肌群力矩缺失百分比随角速度增大而降低,原有的左右侧同名肌群间显著性差异消失。不同角速度下性别间差异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运动水平在性别差异中所占有的角色。
徐军黄美光徐民
关键词:等速运动角速度髋关节向心收缩离心收缩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髋、膝运动功能分析被引量:7
1994年
应用Kin-Com等速装置被动程序,对22例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时髋关节屈曲、伸展,膝关节屈曲、伸展功能肌群进行了肌力测定,获得上述功能肌群在60°/s、180°/s角速度下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的平均力矩值。左右同名肌群t检验结果中,60°/s髓伸离心收缩、膝屈向心收缩有显著性差异,缺失百分比达30%以上,表明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可有不对称损害,并由此可产生新的运动损伤,屈曲/伸展拮抗肌比值增大,其中有大部分>1,说明选择性伸肌群受累程度高。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比中,60°/s时左右膝伸及右膝屈比值>1,说明该年龄组患儿已有肌腱挛缩。两种角速度下产生的力矩值比较,结果间接反映快肌纤维的损害程度可能不同,多方面评价表明膝关节功能肌群,特别是股四头肌受损严重。上述结果对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有指导意义。
徐军黄美光沈定国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症髋关节膝关节儿童
应用kin-Com等速装置进行髋关节内旋测试的可靠性被引量:9
1995年
本实验应用kin-Com等速装置,对16名男性受试者髋关节内旋功能进行向心收缩-离心收缩交互的测试,以分析其测试的可靠性。通过不同往复运动次数(4次和6次)、实验后重复实验及具体收缩力量的分析等方式测试,结果为不同往复次数所测的力矩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重复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第1收缩环力量最低,第2次收缩环力量最高,其中第1收缩环向心收缩平均值与其余收缩环的向心收缩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则无显著性差异。由此表明,kin-Com等速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运用平均峰值、平均平均值表示测试结果时,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运动往复次数不致于对其可靠性造成显著的影响。在以向心收缩-离心收缩交互的测试中,牵张反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矩值大小。
徐军黄美光徐民
关键词:等速测试可靠性髋关节
重力因素对髋关节屈曲、伸展等速力矩值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本实验应用Kin-Com等速装置,以60°/sec、180°/sec角速度对34名成年受试者(男18、女16)的髋屈、髋伸功能动作进行等速测试,并运用肢体称重和重力补偿程序对所获力矩进行重力校正和未重力校正处理,以分析重力因素对抗重力位等速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校正后,不论性别、测试速度、收缩形式、峰均值,均以伸展力矩值显著降低、屈曲力矩值显著增高,其中伸展的向心收缩、屈曲的离心收缩力矩值改变程度相对更大。重力校正后屈伸拮抗肌比值相应增大;但随测试角速度增大,拮抗肌比值改变的趋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明确。上述结果提示在等速测试过程中应考虑重力因素的影响,在抗重力位以及不同收缩形式测试时,应较好地利用肢体称重及重力补偿程序进行重力校正,以使测试力矩值及拮抗肌比值更接近实际情况。临床工作中,重力梭正对某些病人的力量测试和训练有一定意义。
徐军黄美光徐民
关键词:髋关节屈曲等速测试
测试体位对髋关节功能运动等速测力结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1996年
本实验应用kin-Com等速装置,通过对不同卧位、头的不同位置、关节不同功能位及手的摆放等形式以探讨测试体位的改变对等速力矩值的影响。36名男性成年人参加了本实验,并随机分为2组,在60°/sec角速度下进行了仰卧位、俯卧位髋伸;头正中位、同侧转动、对侧转动时髋屈、髋伸;髋屈90°、膝屈90°坐位、髋零位、膝屈90°仰卧位髋内、外旋及手抓测试平台两侧、手不抓测试平台两侧时髋屈90°、膝屈90°坐位髋外旋。结果表明:俯卧位髋伸主要由于该体位时髋伸肌处于较佳的长度而使力矩值显著地大于仰卧位髋伸力矩值。头部的转动造成机体紧张性反射而使髋屈力量大小依次为头转向对侧、头正中位、头转向同侧,髋伸力量大小依次为头转向同侧、头正中位、头转向对侧,但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髋屈90°、膝屈90°坐位时,髋内、外旋力量均比髋零位、膝屈90°仰卧位时要大,其中能内旋力量在两种体位下尚存有显著性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解剖方面的因素。手抓测试平台两边与否不致于产生髋外旋力量显著性的差异,其在稳定躯干、骨盆、大腿,使运动轴心相对恒定上有意义。离心收缩力量在测试体位改变时与向心收缩力量有相类似的表现。上述结果有益于等速测试和训?
徐军黄美光徐民
关键词:等速测试力矩体位髋关节
应用等速测力方法对正常青壮年髋关节运动功能的初步评价被引量:5
1996年
应用Kin-Com等速装置,以60°/s角速度对60名正常青壮年髋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外旋、内旋6个功能动作的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力量进行测定。通过对4组髋关节正常运动组合总力矩的计算及左右侧的比较,评价正常青壮年髋关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论性别、收缩形式、肢体,均以屈曲、外展、内旋和伸展、外展、内旋总力矩为大,表明该2组运动组合力量大小与髋关节稳定性关系密切,尤其是外展肌群。运动组合中左右有显著性差异的为男性离心收缩,相差高于5%,正常运动组合总力矩的比较对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和进一步康复训练可能有价值。
徐军黄美光徐民
关键词:等速运动力矩髋关节
气功外气结合自我练功治疗瘫痪的研究
黄美光
关键词:劳宫肌张力动功按摩疗法(中医)气功
等速测试程序被引量:17
1998年
等速测试自1969年Hislop和Peric率先应用以来,迄今已近30年。虽然大量的研究已为等速运动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创造了运动功能评估的客观手段,但是等速测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仍存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等速...
徐军黄美光
关键词:等速测试肌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