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瑛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冷轧
  • 4篇润滑
  • 4篇摩擦学
  • 4篇摩擦学性能
  • 3篇乳化液
  • 3篇添加剂
  • 3篇冷轧乳化液
  • 3篇板带
  • 2篇动力学
  • 2篇铜板带
  • 2篇工艺润滑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形貌
  • 1篇压下率
  • 1篇原位制备
  • 1篇皂化
  • 1篇皂化值
  • 1篇轧制油

机构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黄瑛
  • 11篇孙建林
  • 4篇熊孝经
  • 3篇朱广平
  • 2篇么文静
  • 2篇王一助
  • 2篇武迪
  • 1篇王士庭
  • 1篇臧勇
  • 1篇成晓举
  • 1篇刘乐民
  • 1篇姜伟

传媒

  • 3篇润滑与密封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摩擦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材轧制油摩擦学特征及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结构依赖性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从宏观和微观尺度揭示了分子结构对铝材轧制基础油摩擦学性能和铝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分别以异构烷烃煤制油(CTL)和正构烷烃白油(D100)为基础油,制备含不同浓度亚磷酸二丁酯(DP)的铝材轧制油,并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表征其摩擦学性能;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CTL、D100和DP的分子结构特征、吸附反应活性及在铝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对于理化性能相近的CTL与D100,CTL的油膜强度(88 N)低于D100的(98 N),但CTL对DP极压剂的敏感性更好。在同等DP浓度下,以CTL为基础油时,铝材轧制油具有更高的油膜强度,最大值为1050 N;而以D100为基础油时,油膜强度仅为981 N。理论研究表明:CTL和D100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分布相同,均分布于整个分子碳链,但二者的最低空轨道(LUMO)分布不同,前者位于分子支链侧末端,而后者位于分子中心。CTL和D100分子均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且二者化学稳定性的差异较小;CTL和DP分子具有协同吸附作用,二者复配能显著促进轧制油体系在铝表面的吸附,并提高吸附膜稳定性。
唐华杰孙建林韩钊黄瑛苏道昕
关键词:煤制油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
原位制备CaCO_(3)微纳米流体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2023年
选用菜籽油、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Span 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7)、正丁醇制备W/O型微乳液,并将其作为微反应器原位合成CaCO_(3)微纳米粒子。对CaCO_(3)粒子形貌的表征表明,随含水量增加,CaCO_(3)粒子由球形转变为梭形薄片状,CaCO_(3)粒子尺寸也可受含水量控制。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CaCO_(3)微纳米流体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微乳液体系相较于基础油的摩擦因数降低了约55.74%,CaCO_(3)粒子使微乳液P_(B)值提高了约10.88%,摩擦面粗糙度降低了约16.01%。在摩擦过程中,胶团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平行吸附于摩擦面且易于剪切,实现优异的减摩效果;梭形薄片状的CaCO_(3)微纳米粒子可以抑制表面微凸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黏着磨损与磨粒磨损,从而发挥极压作用并显著改善表面质量。
苏道昕孙建林黄瑛唐华杰贺佳琪
关键词:微乳液摩擦学性能
磷系极压剂在铜板带冷轧乳化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分别考察亚磷酸二正丁酯(T304)、磷酸三甲酚酯(T306)和硫代磷酸三苯酯(T309)3种磷系极压剂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通过铜板带冷轧制实验研究其在乳化液中的润滑作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含磷添加剂均使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地提高,其中T304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其最佳添加量为0.5%~1.5%(质量分数),T306和T309效果较差,且限于中高或中低载荷下工作;T304较T306和T309具有更优异的润滑性能,在轧制过程中有效改善轧制过程特征参数和提高轧件质量,可作为铜板带轧制液高性能的极压抗磨剂。
熊孝经孙建林黄瑛朱广平
关键词:乳化液极压抗磨剂摩擦学性能
铝材轧制工艺润滑现状及发展趋势
阐述了铝材轧制过程中工艺润滑的现状特点,提出了铝材轧制润滑发展趋势,结合环保,重点提出绿色润滑。
黄瑛熊孝经朱广平孙建林王一助
关键词:环保
文献传递
纳米粒子对冷轧乳化液性能的影响研究探索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探索了纳米粒子添加剂对冷轧乳化液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含纳米粒子的新型冷轧乳化液与传统冷轧乳化液的区别。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添加纳米粒子的冷轧乳化液的摩擦学性能和轧制润滑效果均优于传统冷轧乳化液。
朱广平王士庭黄瑛孙建林王一助
关键词:乳化液冷轧
文献传递
铜铝复合板轧制油润滑性能实验研究
2022年
以矿物油为基础油,以醇和酯为主添加剂,制备铜铝复合板轧制油,旨在通过工艺润滑改善铜铝复合板的表面质量。结合摩擦学实验和冷轧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轧后复合板表面、界面进行分析,研究轧制油的摩擦学行为和轧制润滑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黏度基础油与醇酯复合添加剂的轧制油表现出较佳的减摩性能,复合板的轧制厚度明显减薄,最小可轧厚度仅为0.136mm;进一步观察轧后表面形貌和铜铝界面发现,复合板表面的轧痕、粘着等缺陷明显减少,且铜铝变形更加协调,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
葛成林孟二超孙建林黄瑛姜伟
关键词:轧制油
铝板带冷轧过程中磨损影响因素及磨损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轧后铝材表面磨损量是影响铝材轧制过程的重要因素,脱落的铝粉恶化产品表面质量、影响轧制效率.本文选用不同的添加剂配制轧制油,对铝板材进行冷轧试验,重点研究添加剂种类、铝材原始表面质量、轧制压下率三方面对铝材表面磨损性能及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组分添加剂轧制油中油性剂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犁削磨损现象较无润滑和纯基础油轧制有明显改善,轧后铝材表面磨损量小;轧件轧前表面粗糙度大,轧辊对轧件微凸体的碾压作用加剧,被碾压下来的大量铝粉成为轧辊和轧件外的"第三体",造成磨粒磨损加剧;化学磨损和犁削磨损同时存在于轧制过程中,油膜厚度较大时,前者是主要磨损机制;反之,后者起主导作用.
黄瑛孙建林么文静武迪
关键词:磨损添加剂粗糙度压下率
铝材轧制油摩擦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摩擦学实验,从微观与宏观尺度分别对含亚磷酸二正丁酯(T304)、硫代磷酸复酯铵(T307)以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DDE)的铝材轧制油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铝材轧制油的分子吸附能与限制剪切摩擦因数;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轧制油的极压性能;利用万能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轧制油的减摩性能;进行轧制实验并通过EDS对铝板的轧后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添加剂均可以使铝材轧制油获得优异的极压性能与减摩性能,其中,添加T304后轧制油性能最佳。在基础油中添加1%(质量分数)T304时,获得的铝材轧制油油膜强度达到1117 N,相比于基础油,其油膜强度提高235%,摩擦因数减小41%,轧后铝板表面质量大幅度提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可预测铝材轧制油的极压、减摩等使用性能,并在微观尺度分析其作用机理,且模拟数据准确可靠,满足高效制备优异性能的铝材轧制油需求。
韩钊孙建林唐华杰黄瑛曹士宏
关键词:添加剂分子动力学模拟摩擦学性能
铜板带冷轧乳化液配方的优化研究
根据油水平衡理论以及添加剂复配理论,通过合理选择基础油和乳化剂等各种添加剂,得到以N32矿物油和棕榈油作为基础油、Span80和TWeen60作为乳化剂、油酸和三乙醇胺作为分散剂的乳化油;将不同乳化油配成5%的乳化液作了...
熊孝经成晓举孙建林黄瑛
关键词:基础油乳化剂最小可轧厚度
文献传递
添加剂皂化值对铝材轧制油工艺润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将皂化值不同的两种添加剂加入到基础油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铝材轧制油,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考查添加剂的皂化值对轧制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四辊冷轧实验对轧制油轧制工艺润滑效果进行测试,结合退火清洁性实验对两种皂化值不同的添加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皂化值较高的添加剂配制的轧制油表现出较好的抗磨减摩效果;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极性分子在铝材表面的吸附量增大,轧制油的摩擦学性能增强,极压抗磨性能增强,且出现饱和吸附,添加剂皂化值越高,达到饱和吸附的速度越快;皂化值较高的添加剂对轧后铝材退火清洁性影响较小。
孙建林黄瑛熊孝经么文静武迪
关键词:添加剂皂化值摩擦学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