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婕
- 作品数:96 被引量:4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艾滋病重大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被引量:61
- 2020年
- 1前言全球艾滋病(AIDS)快速蔓延趋势已得到遏制,但部分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危险行为人群中的HIV防控形势仍然严峻[1]。近年来全球及我国HIV传播途径均以性传播为主[1-2]。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是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3]。基于全球多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4-6],在HIV高风险人群中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前预防,可在公共卫生层面有效遏制HIV的传播[7]。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发布指南,建议在HIV新发感染率超过3/100人年的易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中开展PrEP[3]。
- 徐俊杰黄晓婕黄晓婕刘昕超陈耀凯陈耀凯王辉张福杰吴昊李太生韩孟杰赵方段君义盛根深尚红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分析被引量:43
- 2007年
- 目的探讨 HIV/AIDS 患者机会性感染疾病谱及其与 CD_4^+及 CD_8^+ T 细胞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防治机会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2002-2005年收治的181例HIV/AIDS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1例患者中,有104例发生了机会性感染,部分患者同时有多种机会性感染。本组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2.9%),其他依次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31.7%)、结核(21.2%)、食管或肠道真菌感染(15.4%)、疱疹病毒感染(12.5%)及肺部感染(6.7%)等;各种机会性感染中,结核组与 PCP 组间 CD_4/CD_8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同时伴有机会性感染的种类数分组,机会性感染各组的平均 CD_4^+、CD_8^+T 细胞计数及 CD_4/CD_8比值均显著低于无机会性感染组;随着机会性感染种类的增加,CD_4^+ T 细胞数逐渐降低,CD_4/CD_8比值亦逐渐降低。结论 HIV/AIDS 患者机会性感染多见于消化和呼吸系统,发生频率与 CD_4^+ T 细胞计数及 CD_4/CD_8比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CD_4^+ T 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CD_4/CD_8比值小于0.20,机会性感染明显增加,且随着病情进展同时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几率也明显增加,此可作为开展机会性感染预防的参照指标。
- 汪习成黄晓婕张彤梁连春焦艳梅张宏伟吴昊
- 关键词:HIV-1CD4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 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国产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吸毒成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的疗效及对治疗时机的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随访2004~2007年在北京佑安医院确诊并经抗病毒治疗的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114例,按照疾病进展将随访对象分成艾滋病组(AIDS)和HIV感染组(freeofAIDS),所有患者均用3种抗病毒药物(奈韦拉平+司他夫定+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常规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CD4+T淋巴细胞数,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测定病毒载量。结果114例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CD4细胞数平均增加(182.39±90.70)个/mm3;其中35例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中85.71%病毒载量下降至50copies/ml以下,下降2.5个Log数;艾滋病组与HIV感染组治疗后3、6、9和12个月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IV感染组病毒载量下降趋势较艾滋病组明显,但治疗12个月后HIV感染组病毒载量较艾滋病组有反弹现象。结论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选用国产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奈韦拉平+司他夫定+拉米夫定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对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好于HIV感染者。
- 马丽萍吴昊黄晓婕李海英张彤
- 关键词:吸毒成瘾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Ⅲ型干扰素表达的调控机制
- 2011年
- 目前,人们对Ⅲ型IFN(IFNλ)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的了解还不完全。Ⅲ型IFN的表达方式和生物学效应与工型IFN非常相似,所以很有可能其调控表达的机制也与I型IFN相同。虽然最开始人们普遍认为I型IFN只有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才会表达,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胞内的细菌和寄生虫也可以促进其表达。工型和Ⅲ型IFN调控机制是否相同,是否同时表达等问题目前还无法准确回答。此文对Ⅲ型IFN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李威黄晓婕吴昊
- 关键词:干扰素类基因表达
- 基于案例推理在艾滋病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相似性与抗病毒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艾滋病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且治疗后免疫重建良好的648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基于欧氏距离的患者相似性,以最相似的前10%患者治疗方案作为推荐方案,实现基于案例推理的治疗方案推荐,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呈现基于案例推理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基于患者相似性推荐的治疗方案与实际初始治疗方案的一致率达到83.3%。结论根据患者相似性推荐的治疗方案与实际的治疗方案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实了基于案例推理和聚类分析在艾滋病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艾滋病领域的精准医疗研究提供了参考。
- 陈婕卿杨秋英陈卉黄晓婕
- 关键词:基于案例推理聚类分析数据可视化艾滋病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点以及疾病转归。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体重下降8例、皮疹7例、咳嗽6例、淋巴结肿大7例、肝脾肿大7例。11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μl。马尔尼菲青霉菌血培养阳性6例,皮肤活检或皮损渗液培养阳性3例,骨髓培养阳性3例,肠黏膜活检培养阳性1例,腹水培养阳性1例,痰培养阳性1例,培养阳性时间2~7d。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治疗8例,伊曲康唑单药治疗2例,1例未抗真菌治疗。最终治愈9例,死亡2例。结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以发热、消瘦、皮疹、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好发于既往有该菌流行地区旅居史的AIDS晚期患者,皮肤活检及骨髓培养阳性率高达100%。两性霉素B是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较好疗效,但如延误治疗预后较差。
- 刘昕超索小英汪雯郭娜牟丹蕾张彤吴昊黄晓婕
-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4日期间收治的COVID-19合并CV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和转归情况,最后随访日期为3月5日。结果:普通型11例,重型9例,危重型1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6~94岁,平均年龄(71.1±13.2)岁,危重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普通型及重型患者(P<0.05)。40.0%的患者至少存在一种基础疾病,危重组患者合并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型及重型患者(P均<0.05)。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本组病例肌肉酸痛、鼻塞流涕症状较少。实验室检查80.0%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计数(L)减少,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蛋白(ALB)下降、C反应蛋白(CRP)升高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下降,危重型患者L、动脉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PO 2)显著低于普通型患者,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RP、心肌酶谱则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P均<0.05)。本组30例患者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休克5例。重型、危重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白蛋白治疗以及各种合并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普通型患者(P均<0.05)。截止2020年3月5日治愈出院23例,在院3例,死亡4例。死亡组患者年龄、NLR、血钠(Na)、肌钙蛋白I(TNI)以及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急性心肌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结论:COVID-19合并CVD病情重、预后欠佳,高龄、高NLR、高钠血症和合并症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李爱新梁连春李侗曾潘闻黄晓婕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403例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门诊403例UU阳性患者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敏试验中,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及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6.28%,95.53%,95.53%和90.82%,对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9.85%,18.11%,12.66%和10.92%。结论治疗UU感染,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用药,可以首选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及交沙霉素。
- 刘翠娥孙丽君王玉江李群辉武彦宁刘安孙欣黄晓婕魏虹娟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
- 90例猴痘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猴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的90例猴痘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研究中90例猴痘患者全部为男男性接触者,潜伏期为1~30 d,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中位值是0.12 mg/m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中位值是22.3 mg/L,均高于正常值。死亡2例。结论 猴痘患者以男男性接触人群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患者可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 张美彭芳丁基龙卢亚奇阎本永房媛贾琳贾寒郑璐瑶汪雯黄晓婕刘志英张彤
- 关键词:猴痘男男性接触者皮疹
- 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HIV/HCV共感染患者,男51例(55.4%),女41例(44.6%)。年龄9~62岁,平均(39.5±9.4)岁。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肝损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肝损害组20例(33.9%)有抗结核治疗史,39例(66.1%)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37例(62.7%)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无肝损害组患者4例(12.1%)有抗结核治疗史,13例(39.4%)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14例(42.4%)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等于0.023、0.013、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李在村代丽丽高艳青李海英黄晓婕汪雯郭彩萍张彤吴昊
- 关键词:HIV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