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天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360例,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17.2%;肿瘤直径>2cm、肿瘤侵及黏膜下层、脉管浸润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加(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浸润进入以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大小,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可分为低危组(肿瘤≤2cm且位于黏膜层),中危组(肿瘤>2cm且位于黏膜层或肿瘤≤2cm且位于黏膜下层)和高危组(肿瘤>2cm且位于黏膜下层)。结论:肿瘤>2cm、黏膜下层侵犯、脉管浸润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危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可考虑行内镜下治疗。
- 黄晓天张勇马冰杜晓辉刘洲禄
-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未分化癌
- 机器人经肛切除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一例
- 2022年
-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经肛局部全层切除术(full-thickness local excision, FTLE)治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 NCRT)后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cCR)的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NCRT后cCR的直肠癌患者一例,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绝对手术禁忌,实施达芬奇机器人经肛FTLE。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180 min,术中出血量约10 ml,术后3 d出院,术后病理分期ypT0N0M0,随访4周无不适。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经肛FTLE治疗NCRT后cCR的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更多证据尚需大规模临床研究。
- 邹贵军袁新普马冰宋舟黄晓天曹震王麦换张朝军
-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
- Da Vinci机器人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腺瘤或早期直肠癌3例报告被引量:2
- 2023年
- 经肛门局部全层切除术是治疗直肠良性肿瘤、早期直肠癌这一特殊类型直肠肿瘤的理想方法[1-3]。常采用的方法有经肛门微创手术(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aMIS)、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常规经肛门直视下切除术等[4-10]。但不论是直视下抑或在腔镜下进行局部切除术,都会受到视野、缝合等诸多限制,不能达到满意效果[10]。
- 邹贵军袁新普马冰宋舟黄晓天曹震王麦换张朝军
- 关键词: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直肠腺瘤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40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2月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并同期处理腹腔内伴随其他疾病。结果 40例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阑尾切除术,其中肥胖患者26例(BMI≥30),14例伴有不同程度其他疾病,手术时间20-65min,平均30min,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出血、肠漏、残株炎、trocar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5d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3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未发生与腹腔镜和手术本身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切口感染率低,对肥胖患者优势更明显,将逐步取代传统手术。
- 马冰田文杜晓辉夏绍友刘培发黄晓天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肥胖
- 腹腔镜辅助下结肠脾曲癌根治术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结肠脾曲游离的方法及根治要点。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21例结肠脾曲或近脾曲结肠癌病人实施手术治疗。以腹主动脉表面为中间入路的切入点,游离Toldt间隙,于胃网膜血管弓下离断胃结肠韧带,于胰腺下缘离断横结肠系膜根部,结扎相应血管,清扫No253和No223淋巴结。并通过左上腹部小切口在腹腔外进行切除,并行肠管端端吻合术。结果20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操作,1例因肿瘤侵及胃大弯侧,腹腔镜下完成大部分操作,切除部分胃壁时中转开腹。腹腔镜平均时间(65.4±6.1)分钟;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0.6±3.1)枚;术中平均出血量(30.7±6.2)ml;辅助切口平均长度(8.5±1.5)cm;术后住院(6.8±0.9)天。无其他切口或穿刺口并发症发生,无肠漏及腹腔感染等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的规范化、No253和No223淋巴结清扫目的及技巧的掌握,使腹腔镜下结肠脾曲癌的治疗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 马冰杜晓辉黄晓天侯文宇刘培发
- 关键词: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 损伤控制理论配合护理干预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理论配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腹部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疗106例急诊腹部外伤患者的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取普通急诊护理,研究组53例采用损伤控制性结合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研究组治疗后体温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损伤严重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损伤控制理论配合护理干预在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中的救治中,能有效纠正内环境紊乱,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祝伟秀黄晓天汪建华
- 关键词:护理干预腹部外伤急诊
- 腹腔镜下无腹部辅助切口直肠癌前切除术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无切口新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5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无切口的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长短期并发症。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长短期并发症。结论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节约手术费用。
- 郑伟王宇黄晓天吴欣王宁胡晓东陈凛李荣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 小肠系膜根部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0例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根部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普通外科20例升结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2~70岁,平均52岁。结果 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肿瘤大小3~5 cm。腹腔镜手术时间55~70 min,平均时间60 min。手术清扫淋巴结12~25枚,平均18枚。术中出血15~50 ml,平均30 ml。辅助切口平均长5 cm。平均术后住院7 d。无其他切口或穿刺口并发症发生,无肠瘘及腹腔感染等发生。术后TNM分期:ⅡA期5例、ⅡB期10例、ⅢA期5例。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2例、黏液腺癌2例。结论小肠系膜根部腹腔镜入路结合开腹手术,使得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更易掌握。
- 黄晓天马冰杜晓辉夏绍友刘培发
-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 梨状窝甲状腺腺瘤一例并文献综述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一例梨状窝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先天性甲状腺异常作文献综述。方法经临床和影像检查发现1例左侧梨状窝肿物,其正常部位同侧甲状腺正常,右侧甲状腺良性结节,梨状窝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甲状腺癌”,采用颈侧及咽侧切开手术,切除左侧部分甲状软骨板后部,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肿瘤病理确诊为甲状腺腺瘤,否定了活检病理诊断;术后1年随访肿瘤无复发,正常部位甲状腺无新病变,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有症状及肿瘤表现的异常甲状腺应行手术切除,先天性甲状腺异常命名应规范,无症状、非肿瘤、有功能者可保留并随访观察;功能低下者可替代治疗。
- 黄晓天马冰刘明波张勇黄德亮陈凛
- 关键词:梨状窝甲状腺腺瘤
- 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27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2月—202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273例,其中男90例、女183例,年龄15~78(50.7±13.5)岁,病程0.2~216.0(20.8±34.3)个月。患者均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前后主要生化指标变化、手术及随访结果(肿瘤部位、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1)临床表现:273例患者中,118例(43.2%)患者无临床症状;其余155例(56.8%)患者主要表现为胸腹痛、腰背痛、全身骨痛、肌痛、关节痛、上下肢痛等,无特异性表现。(2)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异常者占99.2%(256/258);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甲状旁腺放射性异常浓聚者占94.5%(172/182);颈部及腹部CT检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物和泌尿系结石者占94.1%(128/136);颈部MR检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物者占92.9%(13/14);颅骨、四肢骨、脊柱骨和骨盆骨X线检查,骨质病变者占83.9%(52/62);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者占84.6%(33/39)。(3)生化指标变化:术后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手术前后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及随访结果:27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确定肿瘤部位,甲状腺左、右叶外下各占34.4%(94/273),甲状腺左、右叶外上分别占9.5%(26/273)和12.5%(34/273),其他9.2%(25/273)。术后24 h出现低钙症状36例。术后189例患者获随访1~13(6.3±2.4)年,其中,因低钙麻木、抽搐7例,声嘶、呛咳5例,腺瘤复发3例,7例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无症状、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超过40%患者无症状,可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其主要治疗方式�
- 黄晓天张永侠马冰邹贵军赵建东纵亮杜晓辉刘明波
- 关键词:甲状旁腺肿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