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世伟

作品数:33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盆地
  • 7篇油田
  • 6篇须家河组
  • 6篇三叠
  • 5篇三叠统
  • 5篇上三叠统
  • 5篇上三叠统须家...
  • 5篇克拉玛依油田
  • 5篇储层
  • 4篇地质
  • 4篇油藏
  • 4篇油层
  • 4篇四川盆地
  • 4篇松辽盆地
  • 4篇松辽盆地北部
  • 4篇北部
  • 4篇稠油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西南石油学院
  • 10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港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宝石机械成都...

作者

  • 33篇黄世伟
  • 22篇张廷山
  • 15篇姜照勇
  • 10篇董同武
  • 8篇谢刚平
  • 7篇霍进
  • 6篇胡东风
  • 4篇王顺玉
  • 4篇蓝光志
  • 3篇师永民
  • 3篇吴海波
  • 2篇车明光
  • 2篇王萌
  • 2篇陈晓慧
  • 2篇兰光志
  • 2篇武海燕
  • 2篇郭振华
  • 2篇付小平
  • 2篇苏维强
  • 2篇林铁锋

传媒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沉积学报
  • 3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河南石油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微生物开采在新疆油田的现场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益,与新疆油田合作开展了稠油微生物开采的现场试验.试验优选了混源采油菌组合,采用单井吞吐的生产方式,分两批对21口稠油开发井进行了微生物开采现场试验.经采油菌作用,作业区的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在停止注蒸汽的情况下,大多数试验井都能达到经济产能,试验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采油菌组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作用效果显著,所以说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值得在新疆油田的稠油开发中推广应用.
黄世伟张廷山霍进姜照勇董同武武海燕
关键词:新疆油田稠油
赤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含气性初探
<正> 研究了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地层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及天然气来源特征等,初步探讨了须家河组气藏的成藏特征,并分别就不同方面分析了区内须家河组与四川盆地其它地区的异同。在地层沉积特征研究中,通过分析...
黄世伟张廷山王顺玉陈晓慧姜照勇董同武
文献传递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成因被引量:8
2005年
克拉玛依九区南齐古组稠油油藏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沉积相变快,岩性复杂。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和生产资料,分析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所处的地质环境,对该区低电阻率稠油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岩性偏细、泥质胶结、微孔、微裂缝的大量存在、粘土附加导电性、黄铁矿等骨架导电性、微幅度构造以及较高地层水矿化度都是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测井解释方法,以成功地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董同武张廷山霍进黄世伟姜照勇
关键词:克拉玛依油田低电阻率岩性地质环境测井解释方法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2012年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具备形成大面积连续致密砂岩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即具有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大、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大面积叠置分布等特点。由于青山口组即是良好的烃源岩层又是储层良好的封隔层,烃源岩与储集层呈互层紧密接触有利于烃源岩内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砂岩油藏的油源条件、储层特征、超压分析、油藏特征等与美国典型致密油藏相比,指出了青山口组致密储层发育在优质烃源岩之内或紧邻之,且地层普遍具有超压,致密储层多发育孔隙和裂缝双重孔隙体系,由于油水分布不受重力分异作用影响,致密油藏具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特征,与局部构造裂缝发育区匹配可富集为"甜点"。
张庆石黄世伟张金友
关键词:致密油藏青山口组松辽盆地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的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南地区四方台组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随着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沉积相精细研究,以弄清沉积物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精确识别储集砂体的类型及规模。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南地区四方台组为例,探讨了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究来恢复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方法。在把握工区曲流河沉积背景的基础上,优选了能较好反映沉积物展布特征的相干体地震属性,进行了沿四方台组中部的地震数据密集采样与属性切片提取,并用以解释其沉积时期的环境变化。研究发现其间河道等砂质沉积环境逐渐减少,泛滥平原等泥质沉积环境随之增加,反映了湖侵-沉积基准面上升的过程。结果表明,参照区域及单井沉积相划分成果,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能直接用于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究,用以分析沉积物与古环境的演化,其特点是:井问预测能力强;可实现三维空间的连续评价,重塑沉积环境的演化史;可编制薄层段大比例尺沉积相图。
黄世伟黄薇林铁锋吴海波陈艳陈果
关键词:三维地震碎屑岩古地理沉积相松辽盆地
贵州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储集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05年
赤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主要为一套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相对较高的河流相碎屑岩,厚度为270~500m。其岩石类型视不同层位分别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或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辫状河和曲流河的心滩、边滩等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主要相位;成岩作用是控制本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中,压实与压溶作用对破坏储集性和降低孔隙度起着重要作用,自生矿物及其胶结作用也是破坏储集性的因素之一,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贡献不大;受物性影响,本区砂岩主要为一套特低孔、特低渗砂岩,其储集空间以裂缝—(微)孔隙为主,储集条件较差。
陈晓慧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黄世伟兰光志
关键词:储层储集特征影响因素须家河组
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岩相单元对比——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被引量:8
2005年
岩相单元是比小层更细、更能体现油藏地质特征的单油砂体。通过对岩相单元的细分与对比,可以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掘剩余油潜力的需要。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遵循等时对比的原则,利用电测、岩心资料,以标准井为基础,作连井拉平沉积剖面图,从标志层、沉积旋回、沉积微相、砂体(油层)连通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完成了区块的对比及统层。认为五2西克下组S7层属扇三角洲沉积,主力油层为S47;该层北部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较广,连通性好,向南向西则逐渐变薄,面积变小,连通性变差,横向变化大,分布零散。
苏维强张廷山胡新平师永民黄世伟董同武姜照勇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后期克下组
贵州赤水地区下侏罗统沉积特征
2009年
为了弄清四川盆地东南部赤水地区侏罗系下统地层的沉积特征,评价其潜在的含油气性,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及相关室内研究。通过对野外露头和井下资料的系统研究,运用录井、测井及岩石薄片等宏观-微观分析手段,分析了区内下侏罗统的地层划分、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等,认为下侏罗统主要属湖泊沉积环境,河流-冲积环境次之。湖泊相可划分为滨湖砂滩相、滨浅湖泥坪相、浅湖碳酸盐岩相和半深-深湖相。大安寨组半深-深湖相暗色泥页岩则是潜在的烃源岩;綦江组-马鞍山组滨湖砂滩相砂岩、东岳庙组浅湖碳酸盐岩相生屑灰岩为潜在的油气储层;珍珠冲组-大安寨组泥页岩可以作为有效区域盖层。认为下侏罗统的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又发育潜在的生储盖组合,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吴海波黄世伟张廷山谢刚平张思萍
关键词:下侏罗统四川盆地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四级层序划分及界面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单井沉积旋回对比,结合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本文将青山口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8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界面主要有:1)河道冲蚀底界,表现为砾石层或砂砾岩层、内碎屑泥砾、钙砾或生物成因的灰质河道滞留物,测井曲线多为钟形;2)地表暴露面,表现为根土岩、古土壤层、紫红色泥岩或杂色泥岩、岩相突变带以及钙质结核层,测井曲线多为漏斗形;3)沉积物卸载区和滨岸带,出现钙质砂岩层、介形虫层等特殊沉积,测井曲线多具指形特征。层序界面的地震响应特征有:1)近物源的上坡折区,地震波组表现为削截或冲刷充填;2)坡折带发育区,地震波组表现为上超,亦见下超和顶超;3)强振幅反射同相轴所示的上、下地层的截然差异;4)地震波阻抗反演剖面波组上、下的截然差异等。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的四级层序的划分及界面识别,为进一步建立四级层序格架奠定了基础。
林铁锋黄世伟王占国孙海雷吴海波王雅峰
关键词:高台子油层青山口组松辽盆地北部
新疆油田稠油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益,与新疆油田合作,优选了混源采油菌组合,采用单井吞吐的生产方式,分2批对21口稠油开发井进行了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采油菌组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作用效果显著,经采油菌作用,作业区的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在停止注蒸汽的情况下,大多数试验井都能达到经济产能,试验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认为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值得在新疆油田的稠油开发中加以推广。
黄世伟张廷山霍进姜照勇董同武武海燕
关键词:新疆油田油藏稠油矿场试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