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静
-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调节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比较其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差别。方法23例能配合检查的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负球镜翻转法分别测量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并与同期就诊的12例(24只眼)正视儿童作对照比较。结果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分别为(15.43±1.33)D和(6.45±2.19)次/min,与正视儿童眼无明显差别(t=0.781,P=0.451;f=1.072,P=0.293)。弱视眼的调节幅度为(13.22±1.61)D,与正视儿童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20,P=0.006),弱视眼的调节灵活度为(6.36±1.40)次/min,与正视儿童眼无明显差别(f=1.542,P=0.137)。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与弱视眼调节幅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32),调节灵活度的比较无明显差别(t=1.286,P=0.212)。结论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调节幅度明显低于非弱视眼及同龄正视儿童,其非弱视眼的调节幅度与同龄正视儿童无明显差别。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调节灵活度无明显差别。
- 李丹李军陈光鲁静赵越叶红
- 关键词:屈光参差弱视远视
- CTTM教学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2
- 2020年
- 探索CTTM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设计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上、课下3个环节:课前以微课形式呈现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课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典型临床案例,并将分析问题的临床思维、眼科检查的操作方法等内容穿插其中,在多媒体教学结束后进行案例相关疾病的模拟诊疗及检查操作;课后以必查作业形式再次归纳知识点,以可选作业形式拓展知识面。见习评价由课上的案例分析与临床操作、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两环节的评分组成。CTTM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临床理论与实践结合等诸多方面有明显优势。该方法为眼科临床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
- 陈光梁璐周金娜李丹鲁静
- 关键词:眼科学临床见习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 PBL与L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 2020年
- 针对PBL与L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医学系学生共453人,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分成20个见习小组,将其分为PBL教学组与LBL教学组,分别对其进行PBL与LBL教学。对比其教学效果及测试成绩。结果:PBL组学习热情(2.12±0.5)、学习兴趣(0.78±0.25)、教学满意度(2.99±0.5);LBL组学习热情(1.98±0.5);学习兴趣(0.69±0.25);教学满意度(1.88±0.5);PBL组测试成绩(89.21±0.5);LBL组测试成绩为(72.36±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测试成绩。值得在医学教学中推广。
- 李坤玲李丹赵越彭新明鲁静
- 关键词:PBL教学LBL教学
- 玻璃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对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背景:将玻璃酸钠制作成由壳聚糖纳米粒包裹而成的药物,可以使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烧伤角膜。目的:验证玻璃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对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实验组制备碱烧伤角膜模型,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实验组在造模后2周后滴注玻璃酸钠壳聚糖纳米粒悬液治疗,1次/d,10μL/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4周后,裂隙灯观察眼角膜新生血管动态生长情况;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病理学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血管内皮因子和环氧化酶2 mRNA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水平显著降低(P<0.05);(2)模型组眼角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及新生血管产生,实验组仅有少量炎性细胞存在;(3)结果表明,玻璃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可抑制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 鲁静武士科陈光赵越李丹
- 关键词:壳聚糖角膜纳米材料玻璃酸钠血管生长
- 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眼调节功能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比较其与正视儿童调节功能的差别。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21例能配合检查的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非弱视儿童(1.0D≤双眼等效球镜差〈2.5D),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负球镜翻转法分别测量单眼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以及双眼调节灵活度,并与同期就诊的20例正视儿童作对照比较。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的单眼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分别为(16.54±1.33)D和(6.95±2.19)次/min,正视儿童的单眼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分别为(16.26±1.97)D和(6.74±1.98)次/min,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9、2.276,P=0.028/0.108,P〉0.05)。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双眼的调节灵活度(4.45±2.09)次/min,正视儿童双眼的调节灵活度(5.95±1.97)次/min,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0,P=0.006,P〈0.05)。结论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儿童双眼调节灵活度明显低于正视儿童,单眼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与同龄正视儿童无明显差别。
- 李丹鲁静陈光赵越赵桁邱丽
- 关键词:屈光参差近视
- 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患者腺垂体生殖激素水平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李军彭新明鲁静赵越陈建英
- 关键词:干眼症患者激素水平观察绝经期女性腺垂体生殖分泌异常
- CTTM与LBL教学法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比较CTTM与LBL两种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24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CTTM教学组和LBL教学组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分别以技能操作测验和病例分析测验两种方法进行见习教学效果评估,同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以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期末考试。结果理论考试成绩方面,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习评价方面,CTTM组病例分析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高于LBL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评分,CTTM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LBL组。结论 CTTM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临床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有明显优势。
- 陈光周金娜梁璐彭新明鲁静
- 关键词:眼科学临床见习
- 拔管时间对顺向泪道置管术疗效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顺向泪道置管术后不同的拔管时间对于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单肓对照临床试验。对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连续纳入诊断为原发性泪道阻塞(包括上泪道阻塞和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泪道成形联合顺向泪道置管手术。将术后患者用数字法随机分配至两个组:A组术后1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B组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拔管后6个月随访并统计手术成功率。结果最终完成随访的患者为248例(256只眼)。手术总有效率73.44%(188/256),A组和B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67.48%(83/123)、78.95%(105/133)(x^2=2.706,P=0.100)。上泪道阻塞的患者中,术后1个月与3个月拔管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64.44%(29/45)、87.76%(4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0,P=0.008),鼻泪管阻塞的患者中,术后1个月与3个月拔管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69.23%(54/78)、73.81%(62/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7,P=0.518)。泪道炎症、拔管困难等并发症B组较A组更多见。结论顺向泪道置管手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的安全、有效的术式。对于治疗上泪道阻塞而言,3个月拔管较1个月拔管手术有效率提高,对于治疗鼻泪管阻塞而言,不同的拔管时间对手术有效率无明显影响。长时间戴管可能带来更多的并发症。
- 陈光鲁静李丹彭新明赵越
- 关键词:泪道阻塞有效率并发症
- 无明显视力下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黄斑中心OCT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无明显视力下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和黄斑中心容积的变化。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无明显视力下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38例,行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记录黄斑中心厚度和中心容积,取两眼平均值,并与正常妊娠者的黄斑中心厚度和黄斑中心容积进行比较。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的黄斑中心厚度和黄斑中心容积均大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即使无明显视力损害,也已经存在轻微的眼底形态学的改变,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早发现妊高征患者的眼底改变,为其早期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 鲁静赵越陈光李丹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载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修复角膜上皮损伤
- 2017年
- 背景:研究发现甲壳素是一种比较好的生物材料,但关于甲壳素载角膜上皮细胞混合膜修复兔角膜上皮损伤的研究不多。目的:观察载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对兔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左眼角膜上皮损伤模型,随机分2组,实验组于角膜上皮损伤处植入载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对照组植入甲壳素曲率混合膜。植入后1,3,7 d,观察角膜上皮损伤面积、眼角膜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1角膜上皮损伤面积:实验组植入后1,3 d的角膜损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入后7 d的角膜损伤均全完愈合;2眼角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植入后7 d,实验组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连接紧密,有6层左右上皮细胞层,修复完整,结构整齐,最外层平整光滑;对照组角膜上皮层也和基质层连接紧密,有6层左右上皮细胞层,修复完整,但上皮层层次紊乱,最外层表面不平整;3眼角膜超微结构:植入后7 d,实验组角膜上皮细胞细胞为六边形,排列较紧密,细胞表面平整;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也为六边形,表面不平整,细胞之间有间隙;4结果表明:载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可促进大白兔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
- 鲁静武士科陈光赵越李丹
- 关键词:多糖类甲壳素角膜上皮细胞组织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