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动脉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1篇对比剂
  • 1篇对比剂肾病
  • 1篇造影术后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肾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4篇高珊
  • 1篇詹俊鲲
  • 1篇刘幼硕
  • 1篇付桂香
  • 1篇贺彭婷
  • 1篇廖跃平
  • 1篇张湘瑜
  • 1篇胡信群
  • 1篇王翼
  • 1篇王艳姣
  • 1篇张景昌

传媒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对比剂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高珊刘幼硕张湘瑜张景昌胡信群詹俊鲲王艳姣王翼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安全性、成功率及护理经验。方法观察72例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成功率、安全性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CAG成功率为90.3%,并发症发生率1.4%。结论选择适当的老年病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付桂香高珊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老年患者CAG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方法观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甘露醇、蓖麻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科肠道镜检肠道准备的效果、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门诊及同期住院进行肠镜检查的93例老年病人(分为甘露醇组31例,蓖麻油组3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30例),对肠道准备过程中清洁肠道的效果、病人的耐受性和胃肠道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甘露醇组、蓖麻油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发生肠胃肠道反应者分别为7例、12例和3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与前两组比较,p<0.05;不能耐受者甘露醇组、蓖麻油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分别为7例、9例和1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与前两组比较,p<0.05;肠道清洁度Ⅰ+Ⅱ级者甘露醇组、蓖麻油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分别为12例、11例和28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明显优于前2组,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明显的泻下作用,病人耐受性好,胃肠道反应少而轻,清洁肠道效果明显优于甘露醇和蓖麻油。
贺彭婷廖跃平高珊
关键词:肠道准备老年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蓖麻油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征象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2023年2—4月手术后慢速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102例。根据术前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临床转移组(n=13)与临床非转移组(n=89);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转移组(n=43)与病理非转移组(n=59)。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超声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开展回顾性分析,比较超声征象特征,分析其与颈部淋巴结病理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彩超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2.75%,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2.16%。病理转移组的结节直径(≥1.5 cm)、钙化(是否发生)的超声征象特征与病理非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边界(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纵横比(≥1)、回声质地(是否均匀)、内部血供丰富、距被膜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结节直径、钙化为甲状腺颈部淋巴结病理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其超声征象特征来评估颈部淋巴结发生病理转移风险的高低。此文的研究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征象特征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黄珊张准高珊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彩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