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周

作品数:24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股东
  • 4篇诉讼
  • 4篇诉讼时效
  • 4篇法律
  • 3篇债权
  • 3篇权利
  • 3篇交易
  • 3篇股权
  • 2篇社会责任
  • 2篇时效制度
  • 2篇司法
  • 2篇侵权
  • 2篇人格否认
  • 2篇物权
  • 2篇逻辑
  • 2篇民事
  • 2篇酒后
  • 2篇酒后驾车
  • 2篇驾车
  • 2篇交易成本

机构

  • 19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济宁市人民检...

作者

  • 24篇高永周
  • 2篇杨遂全
  • 1篇陈科

传媒

  • 2篇河北法学
  • 2篇法学杂志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对外经...
  • 1篇当代法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人民司法
  • 1篇昌吉学院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冶金科技...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北方法学
  • 1篇私法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物权公示公信的法律结构被引量:8
2021年
以可占有财产为客体的物权,占有公示乃物权之物的自然属性,登记系占有公示的替代方式。物权公示公信是法律对作为自然属性的物的公示予以规制的结果。以有权处分为前提的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物权变动公示是物权支配权的内在要求,亦是受让人的物权支配权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基础,具有绝对的公信力;以"假"当"真"之物权公示的公信力则是"指导"无权处分情形下物权变动的理论根据,在该情形下同样存在物权变动公示。由此,该两种物权公示及其公信力居于不同层次,呈现出了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结合占有或登记的公示方式,占有公示的对象或内容是所有权,不论基于何种原因而占有;登记公示的对象或内容当以登记簿的记载为准。虽然物权公示公信指向的对象及其法律意义有别,但在产权保护及其经济效率上具有了一致性。
高永周
关键词:物权变动法律结构交易成本
论民事权利的剥夺被引量:3
2006年
以我国现实事实剥夺民事权利的现象为例,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普通人和罪犯哪些民事权利可以剥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民事权利剥夺的程序保障和被非法剥夺时相应的司法救济程序。笔者认为:普通公民必须经司法判决才能剥夺民事权利、被判处监禁时的某些民事权利的当然剥夺、在押期间经司法裁判才能恢复被当然剥夺的各种民事权利。
杨遂全高永周
关键词:民事权利
海运单实践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海运单与实践结合是国际贸易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海运单的使用可以快速放货,解决无单放货问题;海运单较好地适应了EDI的发展,在EDI方式下用海运单代替提单将是顺理成章的事;FAC、CPT、CIP等三种新的交货术语可以充分体现海运单的优点。
高永周张建丽
关键词:海运单无单放货EDI贸易术语
论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被引量:4
2011年
权利受到具体损害的具体方式决定了法律的救济措施,具体的救济措施充实了权利的真正意涵。缔约过失损害方式,表现为非过失方为与相对方订立合同所产生的费用支出,或非过失方因相对方违背"诚实"原则丧失与第三人缔约的机会损失。该损害方式与其损害的生成期间密切相关,又与过失内容相辅相成。损害方式和过失内容将缔约过失损害赔偿限于信赖利益损失。在缔约过失中发生的人身损害、不符合费用支出的财产损失及商业秘密损害应适用侵权责任或不当得利或恢复原状而非缔约过失责任。
高永周
关键词:缔约过失信赖利益
论诚实信用与诉讼时效
2005年
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帝王条款”,它的精神必然要贯穿到诉讼时效制度中。诉讼时效的基础及其本旨和诚实信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国民事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应加以完善 ,体现诚实信用的价值理念。
高永周陈科
关键词:诚实信用诉讼时效制度一致性民法
认而不缴何以生成股东权利?被引量:1
2016年
目次一、认而不缴背离股权产权的生成逻辑二、比较法上的考察三、认而不缴导致公司制度的混乱四、结语:改革的可能方向为了营造宽松便捷的经商环境,降低公司设立门槛,鼓励投资自由,我国于2013年12月28日修改了《公司法》,将原来普通公司中可分期缴纳的法定资本制修改为认缴资本制;同时,为配合该制度的实施,废除了验资制度。
高永周
共饮人的酒后驾车劝阻责任被引量:3
2009年
共同饮酒人的酒后驾车劝阻责任应在共同侵权的框架下解决。但共同过错并不是这种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这并没有贬降过错本身在共同侵权行为中的作用,并扩张侵权行为的适用范围。建议在民法典侵权责任一编单独规定,与司机共饮者对司机负有相应的驾车劝阻责任。是否尽到该义务,实行加害人举证责任倒置。
高永周杨遂全
关键词:共同侵权
论物权行为的法律构造被引量:2
2022年
先“物”后“权”、“物”量度“权”是物权的结构性特征,决定了“物”与“权”协同联动之物权变动理论才可能是符合法理的。物权之“物”以及该物的拟受领人及其该物权的拟取得人是债权行为指向的对象,而物权行为理论仅关涉物权之“权”的变动。受领/登记是对债务人物权行为之效果意思的确定,法律据此确定物权发生变动。物权形式主义与意思主义之物权变动并存的根本原因似乎是,立法对物权行为之效果意思确定方式之不同选择:物权形式主义以受领或登记为准,意思主义则以合同生效时间为准。由此形成了生效主义与对抗主义之物权变动公示效力。债权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意味着受领/登记在法律上不复存在,无法维系给付人物权行为之效果意思,物权行为消灭,物权不生变动,物权行为之无因性不能成立。
高永周
关键词:物权行为债权行为物权行为无因性
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产权逻辑被引量:13
2015年
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基于股东对其出资产权的稳定预期,并为了维护该预期而内生的重复博弈规则。作为出资产权实现形式的股权转让权是激活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启动装置。循此,在逻辑序列和时间序列上,以"股权转让权"为中心建构股东优先购买权符合产权逻辑的自然过程,从而使得股权能够自由转让,产权预期得以实现,第三人的契约自由获得保障,实现了帕累托效率的改进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一个多赢共存的利益格局。而以"内部人特权"为中心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必然导致激励过度、参与不足,牺牲了转让股东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妨碍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应以"股权转让权"为中心重构股东优先购买权。
高永周
关键词:产权股东优先购买权
论诉讼时效制度的二元价值关怀——兼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缺失被引量:1
2008年
公益和私权是诉讼时效制度应关注的二元价值。对公益的关注和私权的保护主要是通过科学设计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合理规定短期时效的适用范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过短及其短期时效期间的适用范围不当,不利于对私权的保护。
高永周
关键词:诉讼时效公益私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