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手术
  • 2篇丙泊酚
  • 1篇医生
  • 1篇异基因
  • 1篇镇痛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生理
  • 1篇生理机能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疼痛
  • 1篇七氟醚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身麻醉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检查
  • 1篇胃镜检查术
  • 1篇无痛胃镜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高彩燕
  • 2篇聂焱
  • 1篇李恩有
  • 1篇李月鹏
  • 1篇韩大勇
  • 1篇齐玉华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健康之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于骨科麻醉的几点常识
2023年
为了保证骨科手术顺利进行,往往先要对患者进行麻醉。那么,骨科麻醉相关常识大家是否知道呢?麻醉医生会进行哪些工作为了切实保障麻醉效果,麻醉医生会从患者现行生理机能和实际病情为切入点,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麻醉期间,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当出现异常时,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患者做完手术后,麻醉医生会及时调整多种麻醉药物,确保患者在摆脱麻醉状态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知觉。
高彩燕
关键词:麻醉状态麻醉医生麻醉方案骨科手术麻醉药物生理机能
高乌甲素用于妇科腹腔镜的术后镇痛
2008年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三组,Ⅰ组高乌甲素0.15mg/kg,Ⅱ组高乌甲素0.10mg/kg,Ⅲ组空白对照。每组药液均为20 ml,气腹开始时以1ml/min持续静脉泵入。术后0、2、4、8、12、24小时各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内脏、肩部、腹壁切口和咳嗽时的镇痛效果,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价镇静效果,并记录各生命体征的变化,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0、2、4、8、12小时内脏,腹壁切口,咳嗽时的VAS评分Ⅰ组低于Ⅱ组,Ⅱ组低于Ⅲ组(P(0.05或P(0.01)。术后24小时VAS评分Ⅰ、Ⅱ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低于Ⅲ组(P(0.05)。肩部痛:术后8、12、24小时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1)。Ⅰ组比Ⅱ、Ⅲ组下床活动时间早(P(0.01),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P(0.05)。结论两组LA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且大剂量组镇痛效果更好。
高彩燕齐玉华
关键词:高乌甲素妇科腹腔镜疼痛镇痛
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胶质瘤切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为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其中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中唤醒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麻醉唤醒时脑电双频指数,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氧分压)。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中麻醉唤醒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aCO_(2))、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唤醒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麻醉质量、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_(2))高于对照组,麻醉结束后的苏醒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选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提高术中唤醒麻醉效果,改善麻醉质量和苏醒质量,并减少唤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高彩燕韩大勇聂焱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脑胶质瘤切除术唤醒麻醉
应用基因芯片筛选七氟醚和丙泊酚的诱导下胃黏膜表达差异基因
2014年
目的:本文对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胃黏膜组织芯片表达谱进行分析,分别利用吸入性麻醉剂七氟醚和静脉麻醉剂丙泊酚麻醉,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种类的麻醉剂诱导下表达发生显著改变的基因,从功能方向筛选麻醉剂保护胃黏膜细胞的分子靶标以及保护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编号为GSE4386的基因芯片,数据为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胃黏膜组织芯片表达谱数据,共40个样本,平均分成了两个组:吸入性七氟醚麻醉和静脉麻醉剂丙泊酚,每组20个样本,分别为手术麻醉剂处理之前和经过麻醉剂手术后的胃黏膜组织表达谱.采用R软件包对表达谱做数据预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筛选到的差异基因将进一步生物信息分析.首先比较两个组中筛选得到的麻醉剂处理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两种麻醉剂刺激下诱导表达变化的基因,并做各组间的表达值比较;然后通过BLASTX对差异表达基因产物蛋白进行比对后进行COG功能分类注释;再用WebGestalt寻找差异表达基因所在的相互作用功能模块;最后利用DAVID搜索模块中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在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中分别占差异基因数目的百分比为31.3%(275/879)和94.8%(275/290).且从功能注释分类及同在一个模块中差异基因的功能结果,两种麻醉剂诱导影响的表达变异基因倾向于一致.共同表达差异基因,异丙酚诱导的差异基因和七氟醚诱导的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细胞转录和分化的过程.结论:吸入性麻醉剂七氟醚和静脉麻醉剂丙泊酚在保护胃黏膜作用中具有协同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吸入性麻醉剂七氟醚和静脉麻醉剂丙泊酚两种方式的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可能会具有更好保护胃黏膜细胞作用.
李月鹏高彩燕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术功能注释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2
2015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后继续泵注维持量0.5μg/(kg·h),对照组则微量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均采用舒芬太尼0.003μg/(kg·min)和丙泊酚2~12 mg/(kg·h)范围内泵注,并根据术中情况调节用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诱导前、插管后、切头皮时、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两组麻醉药的泵注总量,血管活性药的应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Pa CO2)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毕后的躁动呛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HR、MAP、SBP、DB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自主呼吸恢复时的HR、MAP、SBP、DBP均小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丙泊酚泵注总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没有明显差距(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在术毕发生呛咳、躁动反应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心率,可减少麻醉用药量,减轻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呼吸抑制小,安全可靠。
高彩燕李恩有聂焱赵秀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全身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