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华伟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创面
  • 2篇血小板
  • 2篇异体
  • 2篇愈合
  • 2篇同种异体
  • 2篇凝胶
  • 2篇凝胶治疗
  • 2篇缺损
  • 2篇富血小板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 1篇带蒂皮瓣修复
  • 1篇蒂皮瓣
  • 1篇多手指
  • 1篇血浆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机构

  • 8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川北医学院第...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9篇高华伟
  • 5篇刘鸿雁
  • 5篇雷英
  • 2篇肖文明
  • 2篇肖文明
  • 2篇田超
  • 2篇李凌云
  • 1篇张沥文
  • 1篇张兴安
  • 1篇蒋婷
  • 1篇许尔长
  • 1篇张兰芳
  • 1篇徐海
  • 1篇游晓波
  • 1篇田超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对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再生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对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再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参照《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同种异体血库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一般情况、创面情况、炎症因子、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3%(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5.08±3.19 vs 17.38±4.02)d及住院时间(16.12±4.03 vs 18.27±5.11)d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hs-CRP(4.25±0.39 vs 4.10±0.41)mg/L、TNF-α(5.70±1.29 vs 5.81±1.33)μg/L、IL-6(96.38±24.02 vs 99.64±25.17)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2.35±0.50 vs 2.83±0.44)mg/L、TNF-α(3.15±0.82 vs 4.02±1.07)μg/L、IL-6(50.82±18.54 vs 72.93±20.25)mg/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GF-β1(5.66±1.25 vs 5.81±1.31)ng/L、VEGF(11.03±3.62 vs 10.83±3.72)μg/L及HA(71.19±20.84 vs 70.82±21.03)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F-β1(17.29±4.09 vs 14.03±3.72)ng/L、VEGF(43.03±14.17 vs 37.04±11.05)及HA(177.96±39.08 vs 151.94±36.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同种异体血库浓缩血小板APG较单独使用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创面疗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TGF-β1、VEGF及HA有关。
刘鸿雁黄文炼李竺憬雷英高华伟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愈合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75例C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对其进行随访。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5例CM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65/75)和57.3%(43/7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HR=1.495,95%CI:1.059~2.111)、年龄>60岁(HR=1.471,95%CI:1.069~2.025)及Clark病理Ⅴ级(HR=1.496,95%CI:1.068~2.096)为CMM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病理类型为浅表扩散型(HR=0.676,95%CI:0.485~0.941)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CMM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其预后主要受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病理类型及Clark病理分级的影响。
雷英刘鸿雁高华伟石伟天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参数预后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llogeneic platelet-rich plasma gel,APG)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清创、负压引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AP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情况、炎症指标,以及血清透明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感染控制、适宜植皮、住院及创面愈合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患者创面渗液pH及PUSH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患者创面温度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PG较常规治疗可有效地缓解炎症程度及提高血清透明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降低创面渗液pH值及PUSH评分,升高创面温度并缩短了感染控制时间、适宜植皮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刘鸿雁黄文炼李竺憬雷英高华伟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炎症指标
自体耳甲软骨游离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软骨与固体硅胶假体联合植入进行隆鼻的方法。方法:取适当的耳甲软骨,固定在L形硅胶假体鼻尖部,置入鼻背筋膜下,进行隆鼻。结果:本组86例,术后随访6月-2年,鼻部外形自然,没有发生假体下滑、移位、脱出,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耳甲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可以增加鼻尖部自体组织的厚度,从而可避免假体移位、下滑以及外露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兰芳张兴安高华伟
关键词:软骨硅胶假体隆鼻术
老年慢性创面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创面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接诊的老年慢性创面患者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单位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性别、年龄、职业、创面类型、科室分布、治疗方式、临床转归、痊愈情况等资料。结果调查期间共有住院患者44162例,筛选出老年慢性创面住院患者198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45%;其中男性123例(62.12%),女性75例(37.88%);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1.08±5.11)岁;创面类型以术后未愈创面(41.41%)、糖尿病性创面(22.73%)及创伤性创面(16.16%)最为常见。不同类型老年慢性创面住院患者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老年慢性创面住院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以术后未愈创面及创伤性创面较常见,70~79岁患者以术后未愈创面及感染性创面更多,≥80岁以糖尿病性创面及术后未愈创面较常见。198例患者治疗后出院时有效188例,总有效率94.95%。不同科室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有效率最低,仅为83.33%(P<0.05)。结论老年慢性创面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普遍较大,创面主要以术后未愈创面、糖尿病性创面及创伤性创面为主,不同治疗方式对慢性创面的有效率差异较大,保守治疗有效率最低。
雷英高华伟刘鸿雁李竺憬
关键词:老年慢性创面流行病学
人工真皮联合金扶宁对指腹皮肤愈合及细菌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人工真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金扶宁)对皮肤缺损愈合及细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110例手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彻底清创后直接进行人工真皮修复,观察组在清创后先给予重组人GM-CSF凝胶涂布创面,然后再进行人工真皮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炎症情况和细菌检出率、炎症因子表达、随访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7、14、21、28 d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1,P=0.000;t=14.895,P=0.000;t=25.346,P=0.000;t=8.247,P=0.000)。观察组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7,P=0.000)。观察组各时间点创面炎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30 5);两组的检出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真菌等。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IL-1β、TNF-αIOD值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人工真皮联合金扶宁能够促进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还能有效抑制创面细菌感染,能够消炎、杀菌、减轻炎症感染,降低细菌检出率。
刘鸿雁蒋婷黄文炼肖文明雷英高华伟
关键词:人工真皮软组织缺损细菌检出率
连续邻指带蒂皮瓣修复多手指末节皮肤缺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连续邻指带蒂皮瓣修复多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时9例(18指)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应用邻指带指固有动脉背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结果9例18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感觉恢复:S0级2块,Sl级12块,S2级4块。手功能评定:优8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邻指带指固有动脉背支皮瓣修复多个指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田超田超游晓波肖文明高华伟
关键词:带蒂皮瓣指损伤皮肤缺损
多个小切口灌洗引流结合VSD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多个小切口灌洗引流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NF)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科2008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较为典型的急性NF合并中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案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多个小切口灌洗引流结合VSD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广泛切开引流联合换药传统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肉芽生长速度、创口上皮化率、创面愈合率、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个小切口灌洗引流结合VSD治疗下肢NF疗效明显。
许尔长田超张沥文高华伟肖文明
关键词:灌洗引流术
莫匹罗星联合贝复新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新)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分两组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30例)用莫匹罗星软膏和贝复新凝胶治疗,对照组(30例)用聚维酮碘纱布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率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76.5%(13/17),对照组为12.5%(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54±5.12)d,对照组为(30.13±7.25)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和贝复新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既能有效地清除残余创面感染,又能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超高华伟肖文明徐海李凌云
关键词:烧伤药物疗法莫匹罗星烧伤残余创面创面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