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冀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TNFA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讨TNFA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148例HBV自限性感染者和207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对TNFA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238G/A、-308G/A、-857C/T、-863C/A和-1031T/C进行基因型分型,用EPI和EH等统计学软件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单倍型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TNFA基因-238位GG基因型在慢性肝炎组的频率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P=0.02),-857TT基因型的频率在慢性肝炎组显著低于自限性感染组(P=0.02)。TNFA基因-238/-308/-857/-863/-1031组成的单倍型GGCCT的频率在慢性肝炎组显著低于自限性感染组(P=0.03),单倍型GGCAT与GGTAT在慢性肝炎组的频率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P=0.0001,P=0.004)。结论TNFA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显著关联。
- 刘英郭新会都特李俊红朱席琳高冀荣卢亮平勾春燕李卓李辉
- 关键词: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感染
-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相关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213例HBV自限性感染者和42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用EPI和SPSS软件分析DQA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DQA1*0102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HBV自限性感染组(15.47%比较20.42%,P<0.05),而DQA1*0201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HBV自限性感染组(10.48%比较6.10%,P<0.05)。调整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影响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HLA-DQA1其他等位基因相比,携带DQA1*0102者降低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P<0.05,OR=0.69,95%C I:0.49-0.96),而携带DQA1*0201者增加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P<0.05,OR=1.77,95%C I:1.09-2.87)。结论HLA-DQA1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宿主遗传因素。
- 陈冬梅高冀荣都特郭新会李卓刘英李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HLA-DQA1基因多态性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18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05名无症状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分析VDR基因第2外显子FokⅠ位点、第9外显子TaqⅠ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okⅠ位点FF基因型在慢性乙肝组的频率44.6%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组的31.7%(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作用后,结果仍然显示FF基因型在慢性乙肝组与无症状HBV携带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1.95,P<0·05)。FokⅠ位点与TaqⅠ位点组成的FT单倍型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组(OR=1.45,P<0.05),fT单倍型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无症状HBV携带组(OR=0.72,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
- 李俊红陈冬梅李卓刘英高冀荣曾宪嘉钟崇芳朱席林勾春燕潘利单晶郭新会李辉
-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乙型肝炎遗传多态性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无症状感染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中分布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征集300例无症状感染者、66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在无症状携带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2·7%、91·0%和50·0%。无症状携带组HBV基因分布分别为B型28·1%、C型68·8%和混合型3·1%。慢性乙型肝炎为B型20·9%、C型72·0%和BC混合型7·1%。肝硬化组为B型11·1%、C型83·3%和混合型5·6%。不同组别的HBV病毒基因型构成比不同(χ2=9·981,P=0·041)。结论HBV病毒基因型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因素。
- 李洪权李卓张作文李俊红刘英高冀荣勾春艳郭新惠李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疾病感染慢性乙肝
- 单纯性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外周血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60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A组),单纯性肥胖组40例(B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0例(C组)、单纯性肥胖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组40例(D组);检测各组血脂和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PN)的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Leptin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联素(APN)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指标在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D组的TC、TG水平均较B组、C组明显升高(P〈0.05),且LDL水平也高于B组(P〈0.05);D组的Leptin水平较B组上升更明显,APN水平较B组、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细胞因子与单纯性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其可能参与了单纯性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李俊红高冀荣张剑王作梅王蕻馨朱海燕郭丽丽
- 关键词:肥胖症细胞活素类
- 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在传染病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深入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现状,探索传染病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开展双语教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涉及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和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2010年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98名学生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达78.8%,调查显示78.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传染病学双语教学,78.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增加了专业课程学习的难度,66.8%的学生对传染病学双语教学整体效果感觉满意或十分满意,分别有78.8%、64.6%、60.6%的学生认为目前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学时比例、课件英文比例、课堂讲解英语比例安排合理;81.8%学生认为传染病双语教学对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有所帮助,61.1%的学生认为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是专业词汇量。结论在临床医学生传染病学部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使用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 董培玲郑俊福程香普高冀荣丁惠国
- 关键词:传染病双语教学
-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FokⅠ单核苷酸多态与HBV感染结局关联探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T/C和FokⅠC/T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12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44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VDR基因TaqⅠ和FokⅠ基因进行分型测定。结果慢性乙肝组VDR-FokⅠC等位基因频率为45.8%,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的38.2%(X2=6.43,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VDR-FokⅠ的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7%、47.1%和22.2%,与自限性感染组的基因型频率41.0%、41.5%和1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P=0.03)。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CC/CT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后,增加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OR=1.57,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性别的混杂作用后,携带FokⅠCC/CT基因型者发生慢性乙肝的风险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1.7倍(OR=1.70,P=0.021)。未发现VDR-TaqⅠT/C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存在显著关联。单体型分析显示,TaqⅠT-Fok C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2.3080%,显著高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0.5391%(X2=6.08,P=0.01);TaqⅠT-FokⅠT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1.5283%,显著低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3.7061%(X2=5.65,P=0.02)和显著低于HBV携带组的3.4820%(X2=5.12,P=0.02)。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因素之一。
- 李俊红李洪权李卓刘英高冀荣曾宪嘉勾春燕朱席林郭新会潘利李辉
- 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T/C-、863C/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44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12例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C/T、-863C/A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自限性感染者携带-238 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低于HBsAg携带者(P=0.04)和慢性乙肝患者(P=0.047);慢性乙肝患者携带TNF-α-857C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P=0.0008)和自限性感染者(P=0.03);慢性乙肝者TNF-α-863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P=0.02)。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慢性乙肝患者与HBV自限性感染者比较,TNF-α-857CC和TNF-α-238 GA与慢性乙肝显著关联(OR=1.53,P=0.044;OR=2.11,P=0.045);慢性乙肝患者与HBsAg携带者比较,TNF-α-857CC与慢性乙肝显著关联(OR=1.92,P=0.004);HBsAg携带者与HBV自限性感染者比较,TNF-α-238GA与HBsAg携带者显著关联(OR=2.34,P=0.020)。结论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 勾春燕李洪权李卓刘英李俊红曾宪嘉高冀荣潘利郭新会单晶李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TNF-Α基因单体型